苏南模式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江苏,特别是处于长三角周边的那些江南水乡,曾经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充当着“排头兵”、“样板间”的作用。他们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开了个好头。无论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还是灵活机智的思维方式,都可谓是江苏成为当时改革弄潮儿的重要前提,而其中形成的并为后人称颂和效仿的苏南模式更是功不可没。
  如今,这里的另一项改革成果——围绕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的体育课改,同样在苏南地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经验和成功案例也同样值得业内同行借鉴、学习。江苏的文化教育历史上就让世人惊叹,特别是鱼米富饶的苏南水乡,无论引无数豪客竞折腰的山水风情,还是文人墨客为此而留下的文化古迹,莫不让后人称颂。今天,新一轮的课改进程中,这里也一如既往地走在了前头。其中,体育课改更如满园花草中的那朵茉莉花,谁也香不过它。
  江苏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一,应当说就是它的苏南模式,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当地数以万计并各具特色的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依据自身的优势、条件,发展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而行业之间、同行之间既有良性的竞争,又逐步形成了聚集效益,最终成为行业、区域的领头羊。这些可以归纳为区域特色发展。
  同样,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的江苏体育课改,也具有类似的发展特点。我们课改万里行调研采访组走访无锡、南通、常州三地,感受最深的就是江南水乡花相似,各地各校色有异。即便是同一地方的不同学校也看到了各自的多样色彩。无锡市中心的百年老校连元街小学,虽占地面积有限,但依然采取多样的运动项目换取着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每个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在这里成为了可能。还有处于城乡接合部的育红小学,校园条件较好,于是采取空间换时间的策略,“365天天健康”计划应势而出。当我们在无锡一中看到“体育课程超市”时,疑似来到了某高校,学生在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谋求着“科学与生活”、“健康与运动”的高度统一。
  太多了,走进苏南水乡,收获着体育课改的累累硕果,很难用一两句把这些特色体育课改概括。随后在南通看到的“教体结合”、常州的“阳光体育校本化”其实都是很值得费一番笔墨的,但怎样的笔墨才能将课改十余年来的成果淋漓?又怎能将这块土地上千余年的积淀尽致?只好还是借用苏南模式冠以这里的体育课改成就吧,也愿我们学校体育的苏南模式能够为这一轮的体育课改推波助澜、锦上添花。
  “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每当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在耳边想起时,就会联想到那片江南水乡。随着张艺谋将此元素加入到奥运,还有刚刚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它所表达的委婉中带刚,细腻中含劲,飘逸中蕴坚,更加让世人品味出,《茉莉花》的故乡——中国江苏在深厚积淀的传统中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头。也正如这首美妙乐曲在奥运、在世博中所展现的内涵一样,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的江苏体育课改所取得的成就——苏南模式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乃至一面旗帜。
其他文献
子曾经曰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被我们后人经常引用,而且适用的范围和时机越来越广、越来越频繁。比如,磨刀不误砍柴工了,事半功倍了等等,都可以说是这句话的引申
“课改万里行”调研活动回到北京,可谓收官之笔。而首都北京的体育课改给我们展现出的确实很有些不同凡响之处。无论始于2001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工作,还是2007年以来的高中阶
自去年在古城西安召开的第三次阳光体育推进会之后,以推进会的形式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但并不意味着阳光体育运动告一段落,而是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
站在2011年头,豪情满怀。豪情在于它是近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年头:“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之年,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之年,政府提出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份。如果再从历史的角度展望这一年,更是了得!近代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如此,这样的新年伊始,让我们对2011充满着期待和希望。  期待固然值得期待,希望自然永远都在。但从历
上海是一座很独特的城市,说它独特,主要在于这座城市之于中国,远不能作为代表和具有象征意义,但却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进程中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桥头堡。这一点,无论是让列强用鸦片打开的门户广州,还是同样具有百年中国缩影的香港,甚至八国联军入侵的终极目标地北京也是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经纪中心,似乎都比不了上海在西方人眼里的近现代中国地位。换句话说,在近现代的中国,对外,上海某种意义代表着中国;对内,上海又在某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似乎一直在艰难中摸索着前进。这里面当然有着与西方社会已经提前走过几百年工业化历程的差距在内,造成的起跑线上的落后因素;固然也有着我们在建国以后走了许多弯路等原因,导致我们现在奋起直追会有一些代价需要付出。但这一切都不是我们在追赶世界的步伐里,在现代化进程中,可以用一些沉重的加价作为筹码的理由和借口。  我国的学校体育进程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已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
近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发布了,这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明确摆在了公众面前,尤其是纲要提出了十年后中国教育将要达到的目标,展示了十年后中国教育发展的状况等等,足以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有识之士为之期待。  让我们高兴的并不仅在于征求意见稿直言中国教育当前存在的几大问题,诸如素质教育推进困
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培训活动在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呈现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趋势。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培训也越来越多,无论国家级层面的培训,还是地方一级的培训;当然还包括面向某一群体比如骨干教师培训、西部地区教师培训,甚至还有针对性比较强的新课标培训、具体运动项目培训等等。  这些林林总总的培训项目不可谓不多,国家和地方投入也不可谓不小。当然,
不知从何时起,每一次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都有一个主题鲜明的思想内涵,同时围绕着这个主题,会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赛事期间直至赛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或对体育运动本身的发展,或对举办地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促进意义。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奥运会了,从现代奥运会史上有着分水岭性质的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其商业模式为后人留下的奥运经济遗产可谓开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
较之我国福建省的其他地方,山水,抑或风情土特,厦门可能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地方;而就厦门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久负盟名的鼓浪屿了。鼓浪屿的美名远扬绝不仅是因那首妇孺皆知且耳熟能详的《绿岛小夜曲》,也不仅仅是这里独特的美丽海岛风光,当然它辈出的江山历代人物也不是唯一固素,也许还有由此而带来的人文积淀、社会变迁。所以当鼓浪屿决定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时,以怎样的主题申报竟成了一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