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队伍中,对学生一生中影响关系最大的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的总设计师。可以说,一个班级建设得成功与否,取决于班主任是否能够统筹安排、精雕细琢。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班主任的师德有着教书育人的特殊功效。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向师性”,使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班主任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以身作则;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
二、集众所长,出谋划策
班级的管理,班主任一定不要孤军奋战,自己当大班长,注意协调好各种关系,同时,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独立工作,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支持他们“按自己的意见干”。
班主任要懂得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能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主人,积极主动支持班级工作,团结合作想方设法去争取成功。
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遇到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更要鼓励学生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提意见,即使错了,也不要立即反驳。教师听不到不同观点和互相冲突的意见,就没有选择最佳方案的可能性,工作失败的可能性必然增大。
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但是要把握住“度”不能一味地轻松,那样学生会钻空子。对生活小事和普通同学宽一些,对原则问题和干部要严些。宽到别让学生出事,学生还能克制自己;严到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知道什么是正确和错误。要尊重学生的特点,不要干涉过细或放任自流。
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以爱护为前提,严是为了保证班级的协调和统一。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要指定限度,让学生明白在一定情境中许可的限度。有经验的教师都允许学生自由,任其正常发展,而同时又对他们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加以限制。因为有限制的自由环境比过分迁就或控制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但要注意只下命令不去说服,只是压制没有引导劝告,势必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和不信赖心理。当然宽、严的尺度是很难把握的,在实施管理时一定要采取机智、灵活、有效的方式,选择的语言态度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之能确信教师的规章而愿意接受。
我想,严厉的批评教育和春风化雨般的谈心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这个班级,学生曾在日记中评价我这个班主任,说看我的脸就是看两种电影:喜剧片和恐怖片。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四、以爱育爱,以情促行
泰戈尔曾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用爱去理解学生,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爱,在理解中相容,用爱去感受、体会、寻找,这是老师成功的开始。
1. 特殊学生,“特别”的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认知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留守儿童的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不得不面对、关注、研究这些“特别”学生,我们应该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她)。
2. “特别”保密
虽然社会已经相当开明,人们已经相当开放,离婚率逐年攀升,但离婚的毕竟是少数,“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当替他们“保密”,这样可以避免了年龄尚小。不谙世事、容易冲动的同学有意无意地伤害“单亲家庭学生”“再婚家庭学生”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的花朵”,给予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
3. “格外”同等
“特别”的他(她)生活在“与众不同”的家庭中,但他(她)将来会走向“与众相同”的社会,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他(她)成为普通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特殊”的学生不能给予过多的关照,让他们忘记自己的特殊家庭背景,牢记他(她)的普通学生身份,一视同仁,使他(她)们身心正常发展。
4. 尤其“严格”
父母离异,受伤害最大是孩子,所以太多的人对待“单亲家庭学生”是一味偏袒,十分呵护,无原则地宽容,在“宽松”的生活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霸道”“娇气”“懒散”等性格。我们班主任则一定要理智,不仅不能宽容,反而要“尤其”严格地对待,使他(她)们正视自我、正视他人、正视人生、正视社会,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
5. 重点帮扶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大量呈现,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管理和庇护呈现了空白,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这样,“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了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大挑战。
对待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要确立重点帮扶对象。经常与留守学生交流、沟通,掌握其思想、生活情况,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当老师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光荣的、最幸福的。当你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时候,你获得的欣慰是任何人也理解不了的。” 霍懋征老师的话,说出了我们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声。是的,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它会让人感到其乐无穷!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素养.
[2]天才班主任的绝招.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向师性”,使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班主任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以身作则;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
二、集众所长,出谋划策
班级的管理,班主任一定不要孤军奋战,自己当大班长,注意协调好各种关系,同时,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独立工作,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支持他们“按自己的意见干”。
班主任要懂得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能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主人,积极主动支持班级工作,团结合作想方设法去争取成功。
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遇到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更要鼓励学生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提意见,即使错了,也不要立即反驳。教师听不到不同观点和互相冲突的意见,就没有选择最佳方案的可能性,工作失败的可能性必然增大。
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但是要把握住“度”不能一味地轻松,那样学生会钻空子。对生活小事和普通同学宽一些,对原则问题和干部要严些。宽到别让学生出事,学生还能克制自己;严到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知道什么是正确和错误。要尊重学生的特点,不要干涉过细或放任自流。
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以爱护为前提,严是为了保证班级的协调和统一。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要指定限度,让学生明白在一定情境中许可的限度。有经验的教师都允许学生自由,任其正常发展,而同时又对他们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加以限制。因为有限制的自由环境比过分迁就或控制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但要注意只下命令不去说服,只是压制没有引导劝告,势必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和不信赖心理。当然宽、严的尺度是很难把握的,在实施管理时一定要采取机智、灵活、有效的方式,选择的语言态度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之能确信教师的规章而愿意接受。
我想,严厉的批评教育和春风化雨般的谈心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这个班级,学生曾在日记中评价我这个班主任,说看我的脸就是看两种电影:喜剧片和恐怖片。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四、以爱育爱,以情促行
泰戈尔曾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用爱去理解学生,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爱,在理解中相容,用爱去感受、体会、寻找,这是老师成功的开始。
1. 特殊学生,“特别”的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认知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留守儿童的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不得不面对、关注、研究这些“特别”学生,我们应该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她)。
2. “特别”保密
虽然社会已经相当开明,人们已经相当开放,离婚率逐年攀升,但离婚的毕竟是少数,“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当替他们“保密”,这样可以避免了年龄尚小。不谙世事、容易冲动的同学有意无意地伤害“单亲家庭学生”“再婚家庭学生”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的花朵”,给予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
3. “格外”同等
“特别”的他(她)生活在“与众不同”的家庭中,但他(她)将来会走向“与众相同”的社会,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他(她)成为普通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特殊”的学生不能给予过多的关照,让他们忘记自己的特殊家庭背景,牢记他(她)的普通学生身份,一视同仁,使他(她)们身心正常发展。
4. 尤其“严格”
父母离异,受伤害最大是孩子,所以太多的人对待“单亲家庭学生”是一味偏袒,十分呵护,无原则地宽容,在“宽松”的生活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霸道”“娇气”“懒散”等性格。我们班主任则一定要理智,不仅不能宽容,反而要“尤其”严格地对待,使他(她)们正视自我、正视他人、正视人生、正视社会,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
5. 重点帮扶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大量呈现,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管理和庇护呈现了空白,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这样,“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了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大挑战。
对待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要确立重点帮扶对象。经常与留守学生交流、沟通,掌握其思想、生活情况,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当老师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光荣的、最幸福的。当你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时候,你获得的欣慰是任何人也理解不了的。” 霍懋征老师的话,说出了我们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声。是的,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它会让人感到其乐无穷!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素养.
[2]天才班主任的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