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多媒体历史课件教学的几点粗浅想法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多媒体技术被逐渐引入中学历史课堂。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增加了历史课堂的信息含量,深化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中学历史也应该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教学不是万能的,也有缺点和不足。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历史课件教学应该注重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新时期历史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多媒体课件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实效性。在备课时,历史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判断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采取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复杂抽象的很难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同时课件内容应通俗易懂,这样重点、难点、才易突破,才能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中学历史教材必修Ⅰ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直观展示,使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在服饰、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而轻松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制作课件时,不能把多媒体课件当成授课的专用模具,一定要注重实效性。
  二、教师应该自己参与课件制作
  近几年来,多媒体课件教学虽已不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历史教师也是一种考验,只有历史教师自己参与课件制作,才能把教材的精髓在课件中体现。要想参与课件制作,教师首先应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的各种辅助软件制作课件,使课件制作效果能达到寓教于乐目的。如果教师不会制作课件,甚至连简单的计算机操作都不熟练,那就无法利用好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比如,常有一些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种课件看似历史教师完成了课件的制作,但体现不出历史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更体现不出课件的互动性、交流性和趣味性,这样的课便是"流水课",达不到课堂教学预期目的,谈何实效呢?若是干脆照搬别人的课件,这更是不可取的。因此,历史教师只有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能和技巧,吃透新课标,熟知需要制作课件的教学内容,真正参与课件制作,当然也可以借鉴别人的课件,取别人之长补已之短,把教学思想精髓体现在课件的设计中,使用时才会得心应手,才能真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效率地教学。
  三、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
  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应用课件教学时,不能只强调教而忽略了学,历史教师应注重课件教学内容的主导性原则,在应用课件教学时,应对每个历史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影响历史变革事件进行串插介绍,便于学生对历史变革事件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面对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一成不变地将学生的思路捆绑在课件设计的既定流程上,势必造成教学课件变成多媒体演示片,发挥不出来多媒体教学独有魅力的互动功能。如果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虽然看似內容丰富,但学生参与的机会却大大减少,思考的余地也不多。这实质上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最终实际效果肯定不符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因此,在对整个课堂教学课件流程设计时,应着重从学生认知性、理解性入手,选择合理的表现方式,为课件设计出最具互动性、趣味性的方案,使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四、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
  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效率高而被认可。在课堂教学内容多,教学压力大情况下,如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活跃性,是任课教师燃眉之急。作为历史教师,我身有体会,学校一方面抓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任课教师教学效率。为了不影响教学质量,全面抓好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在使用课件时,应注重历史事件逻辑性、条理性,切换课件速度的快慢,应考虑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的速度,不能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去看看而已,在重点、难点问题上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调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索,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求知欲。因此,课件的设计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比如在做历史材料解析题时,答案要作成可控制的链接,不需要的时候空出,需要的时候,点一下链接就可以出来答案,供学生验证,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五、应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知识结构丰富化
  近几年来,多媒体课件教学因其功能强大、界面美观被引入课堂,起到了替代传统手写板书的作用,减轻了历史教师的繁重的手写板书负担。多媒体课件教学表现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有着天壤之别,能体现出多样化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知识结构,而传统教学只能体现出生硬的"白加黑"。因此,有的历史教师尝到多媒体教学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代替小黑板与挂图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讲点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比如很多教师因为忽视了重点内容的板书,使学生对授课内容重点、难点区分不开不容易掌握,使部分教学质量下降。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所以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应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所要传递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是为了帮助教师与学生更好的就教学信息进行交流互动,以此辅助教学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课件的制作要紧扣历史教学目标,并且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合理的编辑和加工,更好地表达历史教学要点,将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等信息更好的传递给学生。一切以服务历史教学为宗旨,不能刻意追求课件创作意境和功能,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多媒体课件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作用,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的改革无论从工学结合也好,还是现代学徒制也好,研究它的体制、机制、模式、方法等论文繁多,然而当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结合角度上看,形式还很单一、合作效率低,
期刊
面对“小悦悦”事件,人们除了进行道德上的谴责,还呼吁将见义勇为入法,用法律来惩罚见死不救者.究竟这种做法是否可行,结合国外的“好撒玛利亚人法”,笔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基本组织类型及其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竞技体育主要有职业竞技体育、业余竞技体育、专业竞技体育3种基本组织类型。中国
优秀的企业都有优质的企业文化作为引领,笔者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着力点、目标和策略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构建企业文化,以期能够为企业又好又快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关于孟子性善论的问题学界一直有很大的分歧。本文主要依托徐复观先生的观点,以心善来言性善,不仅是因为人之所异于禽兽的几n希,更重要的在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现实中,由于人
竞走速度是所有关于竞走运动技术和特征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所有竞速项目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2运会男子、女子20km前8名运动员的速
微信网络营销是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网络经济结合的产物,是当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门重要课题。微信来源于网络,经营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没有距离的限制,一旦用户注册微信
摘要:舞蹈教育对培养少儿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少儿舞蹈老师应革新观念,正确定位,为少儿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潜能。  关键词:少儿舞蹈;创新能力;培养  少儿舞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兴趣是培养创造力的动力源泉,如何充分挖掘少儿学习兴趣,创设一个生机勃勃的舞蹈课堂是摆在少儿舞蹈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不应把少儿舞蹈看成艺术,应突出少儿舞蹈的教育
八大山人,名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他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在诗书画印四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堪称一代艺术巨匠.对于八大山人,大多数人只关注于他的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