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顽童”变“宅童”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君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本是调侃网友的一句戏言,却成了网络流行语。其实,倒退几十年,这句戏言一点也不“戏”,它正是妈妈们唤贪玩孩子吃饭的家常话。而今这句家常话已成了句“闲言”,因为无需呼唤,孩子就在家里。
  时下,“宅男”“宅女”的称呼已经不新鲜,甚至许多孩子也自愿加入其中,以“宅童”自居。宅童的作息跟大人很相似,早上一睁眼就忙着上课,回家要“加班”写作业。好不容易赶上周六日或是假期,都要美美地补补觉,休养几日,在家当“猪”。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旦这种天性被戴上“紧箍咒”或被扭曲、磨灭,无疑是件悲哀的事。“顽童”变成“宅童”,代价是孩子越来越胆小孤僻,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越来越缺少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
  变“宅”原因:学习太累
  
  晶晶每天4点50放学,5点10分左右到家。国家的第一件事是拉小提琴。妈妈规定她每天都要练习1个小时。六点半吃饭,吃完饭可以看会儿电视。七点半写作业,一般要写到九点。晶晶很羡慕小区里撒欢乱跑的孩子,可妈妈告诫她,期末考试快到了,小提琴又该考级了,得加把劲儿!
  
  建议
  有调查显示,相比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80、90后的安全感明显偏低,他们更缺乏追求理想的勇气,抗挫折能力比较低,也不容易信任别人。这无疑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联。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能力与成绩是王,但也容易用能力与成绩置换自我。父母在一遍遍地向孩子传达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时,其实孩子已经被学业控制了。这样的孩子不是想“宅”,而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宅”。
  许多家长意识不到,玩也是一种学习,孩子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更容易进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会“玩”的孩子,通常会更专注,更能实现自我。但焦虑的家长往往放不下“有形”成绩的提升,而忽视“无形”身心的成长。这种焦虑一旦传染给孩子,孩子会永远在焦虑中生活,这是很可悲的。学业也好,特长也罢,聪明的父母,都会特别在意孩子学习时是否快乐,勤学苦练的确能创造好成绩,但和失去健康快乐的身心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案例
  变“宅”原因:父母太忙
  
  十一长假到了,守着一桌子零食的彤彤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本来她的爸爸妈妈计划长假要陪她去旅游的,结果同在一个单位上班的夫妻俩却同时被派往外地进行项目招商,彤彤只好和前来照顾她的外婆呆在家里,父母为了表达歉意,买了好多零食给她。
  
  建议
  为了自己的升迁、事业成就而忽视对子女的陪伴,是一种比较自私的做法,却也是现实情况下许多父母的无奈。但无视子女的需求与力不从心又是两回事。有的父母认为,带孩子很简单,孩子有人照看,不出现危险就行。这样的父母通常会在孩子青春期时,明显感觉到孩子对自己的叛逆,哪怕自己真心想与孩子交流时,也会遭到孩子冷冷的拒绝。
  带孩子不简单,孩子代表了一份责任,要尽可能多的陪孩子,理解和重视孩子的需要。不搪塞孩子,真心与孩子交流。哪怕违约,也不只是给孩子物质补偿,而要从内心真切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其实工作与照顾孩子问不是不可兼得,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面对问题的习惯,孩子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事做,就不会特别黏着父母。而善解人意、懂得为别人着想的孩子,也一定不会因为父母无意的违约而生气哭闹。
  
  案例
  变“宅”原因:迷恋电脑
  
  “妈妈,我的菜快熟了,别让人偷了!”刚满六岁的乐乐近日迷上了偷菜游戏,自从十一放假后,每天总是一本正经地坐在电脑前做“菜农”,甚至叫她出去和小朋友玩,她也一动不动的。
  
  建议
  孩子喜欢电脑游戏,多跟家长对电脑的使用习惯有关,家长首先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在这个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的时代,父母或许应该设想,假如没有电脑,生活会如何?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
  如果父母找到了比待在电脑旁更有意义的事,不妨带上孩子,跟你一起体会。父母言行一致,认为电脑只有在用于工作时才有意义,那么相信孩子也会有同样的价值观。
  尽管没受父母的影响,孩子还是对电脑很痴迷,此时一定要作出干预。规定他们用电脑的时间,惩罚他们的过激行为。需要提醒的,家长的这种干预应该是帮助性的,而非简单的惩罚。要帮孩子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帮孩子找到更有益身心的爱好,启发孩子找到更高的追求。
  
  案例
  变“宅”原因:外面太乱
  
  琳琳今年已经7岁了,父母还是不放心她自己出去玩,除非是到同小区的同学家。上周班里有个同学过生日,想在一家餐厅聚会。那家餐厅离琳琳家不远,本来妈妈已经同意她乘公交车去了,但最后还是不放心,还是亲自把她送了过去。父母的担心,使得琳琳除了上学外很少出门,她甚至都没独自去过小区外的超市。
  
  建议
  在做人身安全与独立能力两者的“选择题”时,很多父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安全是底线,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在安全问题上,父母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出现一点闪失。但安全并不等于对孩子过度保护,出于安全的考虑,过于限制孩子的行为,表面上是对子女的保护与不放心,实际上是不承认孩子的成长。孩子总是倚仗父母给予安全感,就会逐渐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在许多危情时刻孩子能否保证自己安全的关键。
  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时时刻刻担心孩子的安全,不如多让孩子尝试,教给她一些安全常识,让他学会保护自己。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偷偷在一旁观察,看孩子能否独立保护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必定能增长不少这方面的能力。独自走入社会、独立解决问题、独自面对可能遇到的危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一个优秀孩子的最基本品质。
  
  案例
  变“宅”原因:性格内阳
  
  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宜静特别不愿意出门,节假日总喜欢在家里自己玩,同学约她一起玩,她也是推三阻四。爸妈看她太内向,主动带她去亲友家串门,可她到了别人家,总是一言不发,别人问一句,她答一句,还不停地催促爸妈早点回家。
  
  建议
  性格开朗还是内向跟先天气质与禀赋有关,是人力所不及的。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要做的也许不是努力让孩子改变,而是接纳他的性格特点,努力让孩子做到最好的自己。想想看,如果家长总是暗示孩子的性格不好,这种暗示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自信,接纳不了自己,也变不成别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性格内向的孩子的确爱“宅”在家,也许他们并不是不爱出门,而是有比出门更让他们兴奋的事情,比如看书、陪饲养的宠物、研究喜爱玩具等。如果孩子的兴趣是健康积极的,家长应该支持。孩子不喜欢热闹的人群,可以带他多接触大自然;不喜欢运动,可以根据他的爱好,玩些竞技游戏,让他慢慢体会运动的快乐。总之,要因势利导,不要一味否定。
其他文献
未曾立寨先立楼,砌石为坛敬圣母。  鼓楼心脏作枢纽,富贵光明有根由。  ——侗族古歌  跋涉黔东南侗寨,可以切实感受到鼓楼是侗寨的中心。千百年来,村容寨貌变迁,加上行政干预划分,鼓楼这个“中心”也许并非绝对,但它确实是侗族人精神层面的绝对“中心”,侗族的历史、宗教、娱乐、法律、习俗,都与鼓楼紧密相连。  黔东南一带是侗族的祖居地,一般每个村寨会有一个大族姓,通常一寨一座鼓楼。有些村寨虽然为一个姓氏
期刊
期刊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企业党的思想建设rn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企业全体党员,是企业党建的
本文探讨的是译者作为译匠的角色。作者在分析了翻译活动预处理和后处理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译者在正式翻译前进行了SL - - >SL’和TL’ - - >TL的处理工作 ,即扮演了译匠的角
期刊
摘 要: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开始大规模实行“回归历史祖国”运动。自1994年起,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开始出现向哈迁移定居的情况,并呈现增多趋势。本文将就中国哈萨克族迁移哈萨克斯坦的原因、生存状况问题、对我影响及相关对策建议等问题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哈萨克族;回归;移民  哈萨克斯坦独立初期,为强化哈萨克族的主体民族地位,开始大规模实行“回归历史祖国“运动。自1994年起,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开始出
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增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加入WTO,中国企业只有三个选择:主动进行国际化经营、被动应付竞争者的国际化经营、退出竞争。全球化的发展方向迫使我国企业直面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不进则退。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发展战略,寻求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道路。  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中国企
期刊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全国上下党建工作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劳动强度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均为中暑的常见诱因。  衣食住行话防暑  夏日补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此时身体已经缺水了。应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喝水要次多量少,每隔1小时喝水100或150毫升,即使口渴也不要一次猛喝。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淡盐水,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