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氛围、创设情景,导学为主,互动推进,相互激励、相互作用,通过目标教学法、兴趣培养法、联系实际法、设疑引导法、实物演示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服装教学 双主互动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服装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服装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单靠粉笔、直尺、剪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授式教学,对提高服装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很难的。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提高服装教学效果,保证服装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1.“双主”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指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受教育者的能力资源;二是指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优路线,教其知,授其法,以法求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学习、认识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性。
2.“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服装教学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统一过程,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的过程。因此,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的种种努力、引导、示范、启发、督促、检查等,都是使学生知道怎么学,主动学,从“学会”到“会学”,逐渐达到无师自通的目的。
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1.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精讲点拨,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求得之。
2.营造氛围。导者和谐渗透,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
3.创设情景。导者为了学者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过程。
4.导学民主。导者在民主气氛中进行教学,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三、“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单调的、规定的程式化,较生硬死板。“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体现启发诱导,灵活机动,以“导”激“学”,因“学”论“导”,导学结合。主要有目标教学法、兴趣培养法、联系实际法、设疑引导法、实物演示法。
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教学与活动的指向,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把宏观目标行为化,设计目标全面具体,既有总目标,又有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目标。注意个性化目标,既考虑“教”的目标,又重视“学”的目标,以“学”的目标来设计“教”的过程。
2.兴趣培养法,兴趣是人获得情感满足的心理倾向。兴趣培养法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手段使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以兴奋的思维状态去接受知识和技能技巧。例如,服装工艺课和结构制图课都属于实践课,频繁而枯燥的动手操作极易使学生的身心产生疲劳感,进而产生厌倦心理。
3.联系实际法,服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关联,在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能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如在讲授“翻折领结构原理”一节时,先要学生观察周围人们服装的领型,并搜集几种展现于课堂上,创造一个翻折衣领的“物质环境”供大家一起讨论。
4.设疑引导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有目的地设置疑问,以吸引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如讲述“裙装的结构变化”一节内容时,先利用人台展示直裙、斜裙、节裙的裙样,根据这三大类裙型的特点归纳,然后设疑引导,怎样把它们相互组合和配用,同时采用各种的分割线条和造型,变化出无穷无尽的裙装款式,教师列举实例并把结构图绘制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从例子中概括出裙装剪接变化的种类,并做成相应的结构图。
5.实物演示法,这是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创造直观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方法。用实物进行教学,学生印象最为深刻,体验最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主动位置,直接接触实物,记忆下来的东西将难以遗忘,产生的教学效果更好。如“常见上装疵病”这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和难讲透。如果教师只是课堂上讲,学生跟着制图,由于缺乏直观性,学生只会按理论知识来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不会好。为增加直观效果,应把有疵病的上衣展现在人台上,让学生找毛病,毛病找出后讨论如何改正。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内含“目标教学法、兴趣培养法、联系实际法、设疑引导法、实物演示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动手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服装业对服装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服装教学 双主互动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服装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服装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单靠粉笔、直尺、剪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授式教学,对提高服装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很难的。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提高服装教学效果,保证服装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1.“双主”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指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受教育者的能力资源;二是指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优路线,教其知,授其法,以法求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学习、认识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性。
2.“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服装教学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统一过程,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的过程。因此,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的种种努力、引导、示范、启发、督促、检查等,都是使学生知道怎么学,主动学,从“学会”到“会学”,逐渐达到无师自通的目的。
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1.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精讲点拨,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求得之。
2.营造氛围。导者和谐渗透,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
3.创设情景。导者为了学者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过程。
4.导学民主。导者在民主气氛中进行教学,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三、“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单调的、规定的程式化,较生硬死板。“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体现启发诱导,灵活机动,以“导”激“学”,因“学”论“导”,导学结合。主要有目标教学法、兴趣培养法、联系实际法、设疑引导法、实物演示法。
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教学与活动的指向,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把宏观目标行为化,设计目标全面具体,既有总目标,又有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目标。注意个性化目标,既考虑“教”的目标,又重视“学”的目标,以“学”的目标来设计“教”的过程。
2.兴趣培养法,兴趣是人获得情感满足的心理倾向。兴趣培养法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手段使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以兴奋的思维状态去接受知识和技能技巧。例如,服装工艺课和结构制图课都属于实践课,频繁而枯燥的动手操作极易使学生的身心产生疲劳感,进而产生厌倦心理。
3.联系实际法,服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关联,在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能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如在讲授“翻折领结构原理”一节时,先要学生观察周围人们服装的领型,并搜集几种展现于课堂上,创造一个翻折衣领的“物质环境”供大家一起讨论。
4.设疑引导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有目的地设置疑问,以吸引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如讲述“裙装的结构变化”一节内容时,先利用人台展示直裙、斜裙、节裙的裙样,根据这三大类裙型的特点归纳,然后设疑引导,怎样把它们相互组合和配用,同时采用各种的分割线条和造型,变化出无穷无尽的裙装款式,教师列举实例并把结构图绘制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从例子中概括出裙装剪接变化的种类,并做成相应的结构图。
5.实物演示法,这是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创造直观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方法。用实物进行教学,学生印象最为深刻,体验最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主动位置,直接接触实物,记忆下来的东西将难以遗忘,产生的教学效果更好。如“常见上装疵病”这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和难讲透。如果教师只是课堂上讲,学生跟着制图,由于缺乏直观性,学生只会按理论知识来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不会好。为增加直观效果,应把有疵病的上衣展现在人台上,让学生找毛病,毛病找出后讨论如何改正。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内含“目标教学法、兴趣培养法、联系实际法、设疑引导法、实物演示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动手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服装业对服装人才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