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政工程已然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获得了飞速发展。而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日益增加。测量技术作为确保市政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测量技术的精准性,加强技术控制,才能有效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基于此,文章对市政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914X(2018)19-0143-01
1 市政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分析
1.1 水准测量技术
在对施工测量环节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所选择的水准点是正确的。部分设计单位对于交桩水准点的位置确定为超出500m,这一点使得施工单位的操作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审查施工场地的外部状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具体准确的规划路线的方向,大致可以确定为200m左右建设一个施工水准点。水准点的埋设工作必须要选择在稳定的位置,而且对于位置的选择一定要做好明确的登记工作,保证记录内容不被丢失。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要通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才可以进行使用,并且,要依照有关测量技术规范中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将测量工作严格的进行。测量过程要实施闭合测量的是两个临近的水准点,并且要对加密的水准点及时进行复测与闭合。对于内部计算水准的要求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点,需要进行测量的预期效果是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而且需要借助闭合计算方法,将水准点进行两两结合计算。第二点,仔细核实相关施工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实际情况。尤其是在本合同段内,主要是审查它的闭合状态是否良好,工作人员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对水准点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设计。
1.2 导线点复测技术
测量人员如果进行复测工作,就是对导线控制网中的平面控制点进行着重检测,导线点坐标的复测标准,步骤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点,对其进行复测操作的时候,有关设计单位一定要为施工单位送上对应的导线控制点的详细文字内容。而技术者则是要根据设计单位详细的文字内容,将可控能力范围内的导线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附合导线观测的目的。对于某些即为特别的位置,就需要操作人员在观测期间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使用的工具,如经纬仪、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等等涉及到严格测量效果的工具,都必须要不定期检查,及时送到安检部门进行检验,确保其在使用期间数据的稳定和准确;第二点,对于大范围的测量误差,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查明原因,做到寻根究底,总的来说,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位移现象、控制点的下降和仪器参数指标地下;第三点,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测量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检验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闭合状态以及闭合差,保证导线要满足导线的精准长度,比如说,保证各项闭合差符合检测满足规定,以此做到导线控制点的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另外,完成计算、整理和上报的工作。
1.3 中线放样技术
在市政与道路的中,都有很多线元,回旋曲线元、圆曲线元、直线元、等是线元主要的表现形式。测量人员要依据中桩计算的具体数值并放样,它的控制点可用的是距离放样中桩最近的那个导线点,后视两个相近的导线点,同时,经过坐标放样法把该中桩点的位置放出。其中比较常见的中桩主点为缓圆、直缓、曲中、缓直等。
2 市政工程建设中测量质量的控制
2.1 计量方面的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在实行计量方面的控制工作时,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已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实。计量的支付对于合同总目标进行控制,合同资金方面的管理属于控制的主要部分。若这部分工作没有严格进行控制,就会对市政工程的控制工作造成直接的影响。做好计量方面的控制工作,可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还可以满足工程质量方面的检验要求。应明确计量项目在合同中的地位,给予计量方面工作更多的重视,能够有效的支付工程项目的费用。通过不同结构分层界面的控制、原始地面线的控制,通过针对性的测量措施,以保证计量的有效控制。工程方面的计量起始线,即为原始地面线,这一部分的线经复查后,可作为工程计量过程的主要依据,进而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和严谨。
2.2 施测方面的控制措施
市政测量方面质量的控制,为整个检测企业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而监理为测量质量的主要方式。工程建设的过程,主要可分成路面和地下管网两方面的工程。不同的工程,测量监理的工作、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上述这些内容均建立于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中,应结合批复、检查承包人的放样测量报告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1)地下管网工程的控制,结合施工企业平面方面位置的设计,对现场测量中线的平面中点、起止点、控制中心桩等进行合理的设置。测量的阶段,应结合垫层和沟底部位、平基等标高,实行全面的检查。保证20m的位置设立一点,并定期实行抽查工作,按照相关的标准对偏差问题进行控制。两个竖井间平面的位置位移情况,应低于13mm。放样检测的过程,应对地下结构物体、临近的道路管线标高实行顺接。(2)路基路面工程的控制,需完成地下管网的回填工作后,对施工企业中线桩的恢复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桩间的间隔直线,18m设立一个点,且曲线间8m位置设立一个点,交点的位置通过坐标的方式进行放样工作。若存在挡土墙,可结合挡土墙的实际位置确定其最终的位置。道路的交叉口间,可设定密实的桩位,同时需设置红线交点。上述的桩位,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实行严格的核查,可采取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核查。工程测量的阶段,需对不同的测量标准的完好性进行检查,然后实行校正和补丁的工作。
2.3 精度的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需要布设较多的地下管道,所以实际用地方面会存在紧张的状况,这时就需要多个管道进行间距方面的合理布置。如水管道距离建筑物体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2m左右,以保证不会对建筑物体自身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给水管低于180mm的时候,给水的管道需设置在距离下水管道1.8m左右的位置。道路的侧面边缘,应设置在距离下水管道1.8m的位置。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程测量发挥了基础作用,工程测量精度的准确直接决定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测量工作,做好测量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通过提高测量设备质量和引进先进的测量技术,因此,必须做好程测量精度的控制。只有做到工程测量精度的控制,才能更好保障市政工程质量,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同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树芬.市政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及影响因素[J].建筑知识,2016(09).
[2] 杜菊平.工程控制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5(01).
[关键词]市政工程;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914X(2018)19-0143-01
1 市政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分析
1.1 水准测量技术
在对施工测量环节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所选择的水准点是正确的。部分设计单位对于交桩水准点的位置确定为超出500m,这一点使得施工单位的操作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审查施工场地的外部状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具体准确的规划路线的方向,大致可以确定为200m左右建设一个施工水准点。水准点的埋设工作必须要选择在稳定的位置,而且对于位置的选择一定要做好明确的登记工作,保证记录内容不被丢失。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要通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才可以进行使用,并且,要依照有关测量技术规范中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将测量工作严格的进行。测量过程要实施闭合测量的是两个临近的水准点,并且要对加密的水准点及时进行复测与闭合。对于内部计算水准的要求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点,需要进行测量的预期效果是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而且需要借助闭合计算方法,将水准点进行两两结合计算。第二点,仔细核实相关施工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实际情况。尤其是在本合同段内,主要是审查它的闭合状态是否良好,工作人员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对水准点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设计。
1.2 导线点复测技术
测量人员如果进行复测工作,就是对导线控制网中的平面控制点进行着重检测,导线点坐标的复测标准,步骤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点,对其进行复测操作的时候,有关设计单位一定要为施工单位送上对应的导线控制点的详细文字内容。而技术者则是要根据设计单位详细的文字内容,将可控能力范围内的导线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附合导线观测的目的。对于某些即为特别的位置,就需要操作人员在观测期间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使用的工具,如经纬仪、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等等涉及到严格测量效果的工具,都必须要不定期检查,及时送到安检部门进行检验,确保其在使用期间数据的稳定和准确;第二点,对于大范围的测量误差,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查明原因,做到寻根究底,总的来说,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位移现象、控制点的下降和仪器参数指标地下;第三点,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测量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检验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闭合状态以及闭合差,保证导线要满足导线的精准长度,比如说,保证各项闭合差符合检测满足规定,以此做到导线控制点的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另外,完成计算、整理和上报的工作。
1.3 中线放样技术
在市政与道路的中,都有很多线元,回旋曲线元、圆曲线元、直线元、等是线元主要的表现形式。测量人员要依据中桩计算的具体数值并放样,它的控制点可用的是距离放样中桩最近的那个导线点,后视两个相近的导线点,同时,经过坐标放样法把该中桩点的位置放出。其中比较常见的中桩主点为缓圆、直缓、曲中、缓直等。
2 市政工程建设中测量质量的控制
2.1 计量方面的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在实行计量方面的控制工作时,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已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实。计量的支付对于合同总目标进行控制,合同资金方面的管理属于控制的主要部分。若这部分工作没有严格进行控制,就会对市政工程的控制工作造成直接的影响。做好计量方面的控制工作,可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还可以满足工程质量方面的检验要求。应明确计量项目在合同中的地位,给予计量方面工作更多的重视,能够有效的支付工程项目的费用。通过不同结构分层界面的控制、原始地面线的控制,通过针对性的测量措施,以保证计量的有效控制。工程方面的计量起始线,即为原始地面线,这一部分的线经复查后,可作为工程计量过程的主要依据,进而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和严谨。
2.2 施测方面的控制措施
市政测量方面质量的控制,为整个检测企业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而监理为测量质量的主要方式。工程建设的过程,主要可分成路面和地下管网两方面的工程。不同的工程,测量监理的工作、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上述这些内容均建立于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中,应结合批复、检查承包人的放样测量报告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1)地下管网工程的控制,结合施工企业平面方面位置的设计,对现场测量中线的平面中点、起止点、控制中心桩等进行合理的设置。测量的阶段,应结合垫层和沟底部位、平基等标高,实行全面的检查。保证20m的位置设立一点,并定期实行抽查工作,按照相关的标准对偏差问题进行控制。两个竖井间平面的位置位移情况,应低于13mm。放样检测的过程,应对地下结构物体、临近的道路管线标高实行顺接。(2)路基路面工程的控制,需完成地下管网的回填工作后,对施工企业中线桩的恢复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桩间的间隔直线,18m设立一个点,且曲线间8m位置设立一个点,交点的位置通过坐标的方式进行放样工作。若存在挡土墙,可结合挡土墙的实际位置确定其最终的位置。道路的交叉口间,可设定密实的桩位,同时需设置红线交点。上述的桩位,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实行严格的核查,可采取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核查。工程测量的阶段,需对不同的测量标准的完好性进行检查,然后实行校正和补丁的工作。
2.3 精度的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需要布设较多的地下管道,所以实际用地方面会存在紧张的状况,这时就需要多个管道进行间距方面的合理布置。如水管道距离建筑物体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2m左右,以保证不会对建筑物体自身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给水管低于180mm的时候,给水的管道需设置在距离下水管道1.8m左右的位置。道路的侧面边缘,应设置在距离下水管道1.8m的位置。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程测量发挥了基础作用,工程测量精度的准确直接决定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测量工作,做好测量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通过提高测量设备质量和引进先进的测量技术,因此,必须做好程测量精度的控制。只有做到工程测量精度的控制,才能更好保障市政工程质量,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同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树芬.市政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及影响因素[J].建筑知识,2016(09).
[2] 杜菊平.工程控制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