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中医药预防治疗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中医药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99-02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
  1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1.1 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有效方法。
  1.2 治疗的方法
  对患者隔离休息,多饮水,用温盐水漱口,软饮食,不食酸辣。病毒唑10mg/(kg·d),肌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板蓝根冲剂10~20mg/次,1天3次冲服;高热时给予柴胡注射液肌注或物理降温;肿胀处用仙人掌捣碎外敷。
  2 中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2.1 板蓝根、山茨菇各一两,连翘八钱,甘草六钱,青黛一钱(冲服)。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放入大砂锅内,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为10份,装入小瓶。4岁以上儿童每天服一次,每次15毫升;1~3岁每次服10毫升,每天一次,温服。
  2.2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五钱,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薄荷一钱,僵蚕、升麻七分,柴胡、桔梗二钱。水煎服,或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拌为丸,噙化。(李杲,普济消毒饮)
  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腮腺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3 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春天是风疹的多发季节。
  风疹,中医称“风痧”。中医认为,风疹属于“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于皮肤”,应疏风、清热、解毒,服用板蓝根、银翘解毒丸、菊花茶等可达到治疗效果,同时注意给病人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同时禁食鱼虾辛辣等食品。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多加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很重要。同时还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合理调整饮食。特别是易感人群,在春季应多吃一些苦瓜、蒲公英、苦苣等清热毒之品,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3.1 预防与护理:
  3.1.1 发现风疹病人,应立即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3.1.2 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3.1.3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發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3.1.4 防止搔破皮肤,引起感染。
  3.2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3.2.1 邪郁在表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髓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天消退,有痒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
  [治法]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方药] 消风散加减: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仁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 [各6g] 甘草 木通 各五分 [各3g]
  3.2.2 邪毒内盛
  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 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萎、郁李仁等。
其他文献
Q 如何查看当前正在使用网络的程序    在没有打开浏览器、下载工具的情况下,我发现ADSL拨号程序的属性窗口中仍然显示有数据上传和下载。请问,我是不是中招了?有没有方法可以查看哪些程序在使用网络?    A 在命令行模式下可以直接查看哪些程序在连接网络,方法是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命令“netstar-anb”,回车后按照提示输入适当的命令即可。不过小编建议你直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75-01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慢性肾臟病晚期,肾实质已严重毁损,致使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等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常累及心脏。本文对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心脏的影响及心电图的改变、发生机理,为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和预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磷酸铝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喜炎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3.7±0.6)d,明显短于对照组(4.8±0.4)d,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游戏系列介绍]    光荣公司最火热的《无双》系列日前公布了《战国无双2》的PC版。本次的《战国无双2》将采用全新的图像引擎来制作,想必可以给玩家一个全新的感受。《无双》系列可以说是游戏史上最成功的一个系列之一,它开创了以一当千的豪爽的全新游戏方式。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辨证分型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血热毒侵,脾虚湿盛,血瘀痰阻,肝肾亏虚六型,分别采用乌头汤、宣痹汤、痛风止痛汤、运脾渗湿汤、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加减治疗,并配合西药治疗(见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碳酸氢钠、奥美拉唑、双氯芬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植物袋泡调味茶中粗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相对分子质量1×104的高分子物质在80%乙醇溶液中沉淀,与水溶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分离,用碱性二价铜试剂选择性地从其他高分子物质中沉淀具有葡聚糖结构的多糖,用苯酚-硫酸反应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比色测定其含量,其显色强度与粗多糖中葡聚糖的含量成正比,以葡聚糖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样品中粗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聚糖在0.00973
期刊
笔记本配套音箱评测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定位于影音娱乐的笔记本电脑,从硬件配置和屏幕表现来看,它们都能够达到“影音娱乐”的标准,但唯独音频表现实在是笔记本的劣势。为此,笔记本电脑音箱就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了,本期《电脑迷》杂志就选择市面上热销的笔记本电脑音箱,带给大家一次笔记本配套音箱的评测。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腰椎牵引、针刺、中西药用药、服用中药饮片以及配合健康教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本组156例,男89例,女67例。方法:腰椎牵引,10次一个疗程;针刺取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志室、膀胱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条口、殷门、承山、承筋、飞扬、昆仑、风市、梁丘、三阴交,15天为1疗程;西药用药:脱水剂、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镇痛剂、维生素;中成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期刊
自去年推出首款声卡XONAR D2以来,华硕又连续推出了同系列的XONAR D2X和XONAR U1。最近,XONAR Dx的推出基本完善了XONAR的整个产品线,华硕声卡阵营已经羽翼渐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53—02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OA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的进行性缺失、软骨下骨的坏死,及由此而引起的软骨与骨的修复反应。膝关节作为主要负重关节,是骨关节炎中最易受累的关节之一,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和關节不稳,并导致行走、起立和登楼梯困难。严重影响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