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不但进入学校,而且已进入家庭,因此不少学校和家长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合理使用CAI,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运用CAI创设历史教学情景的方法,谈谈自己的做法。
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教学、学生理解带来困难。运用CAI可以将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及视频录像等,通过合理的选材,编排组成相应的课件,再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突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播放《凡尔登战役》的血腥影视资料,学生马上就会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怎么这样残酷,结果怎样……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还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充分利用网上等资源,使教学内容充实,资料丰富,自然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便于理解且加深记忆。
创设历史动画情景,突破教学重难点
历史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帮助学生建立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多媒体动画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它可以创设所需要的情景,如讲汉朝“丝绸之路” 路线时,学生往往难以记忆。而使用CAI课件(如FLASH动画)演示当时商人经商的过程,经过的地域用画的骆驼在经过的路线上行走,在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古今名称对照),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大体路线,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
建构知识框架创设知识体系,增强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易性
把书本的知识浓缩为简单的知识框架,这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惯用的方法。运用CAI效果更明显。把内容较多的书本语言先整理成知识框架,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逐步进行讲解。如在讲述“红军长征路线图”时,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的记忆把它制成以下的框架:瑞金—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甘肃(吴起镇) 。在讲述的过程中点击鼠标、键盘,使知识点与口述同步出现,使教学环节更加的紧凑,历史知识点能快速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印象,加深理解。这与传统的边说边写相比效果更为明显,还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
提供素材创设宽泛的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给学生提供浩瀚的知识海洋,CAI软件配置建构型知识库,把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预备知识组成有机整体。这个知识库既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读取信息,也允许学生向知识库添加新知识。还为操作者提供超媒体的链结构,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重构学习序列。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时重构学习序列,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也避免了教师因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联想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保护,能力随着知识面的扩大而增强。
创设情感空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CAI能逼真地再现历史事件,使历史事件重现在学生眼前。恰当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明,了解富饶的大好河山,欣赏影片、音乐等,并受到感染和启示。如讲《鸦片战争》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形象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学习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兴趣盎然的置身于动静结合、简单明了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再是僵化的,而是激情澎湃、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这才是现代教育师生所追求的境界。但在使用CAI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制作和使用CAI中应注意它所起的只是“辅助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以我们现有的条件,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形式,所以使用CAI要适度。
2.制作和使用CAI时要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可哗众取宠,堆砌素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面面俱到,要体现辅助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
3.不要把CAI当成“高级演示器”,把教学过程所需板书和图片简单地展示。要充分发挥CAI的特有功能,像PowerPoint中的“溶解”、“闪烁”等手法定义“出现”,同时可根据内容定义伴音及Flash中的演示动画等。
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教学、学生理解带来困难。运用CAI可以将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及视频录像等,通过合理的选材,编排组成相应的课件,再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突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播放《凡尔登战役》的血腥影视资料,学生马上就会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怎么这样残酷,结果怎样……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还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充分利用网上等资源,使教学内容充实,资料丰富,自然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便于理解且加深记忆。
创设历史动画情景,突破教学重难点
历史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帮助学生建立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多媒体动画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它可以创设所需要的情景,如讲汉朝“丝绸之路” 路线时,学生往往难以记忆。而使用CAI课件(如FLASH动画)演示当时商人经商的过程,经过的地域用画的骆驼在经过的路线上行走,在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古今名称对照),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大体路线,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
建构知识框架创设知识体系,增强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易性
把书本的知识浓缩为简单的知识框架,这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惯用的方法。运用CAI效果更明显。把内容较多的书本语言先整理成知识框架,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逐步进行讲解。如在讲述“红军长征路线图”时,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的记忆把它制成以下的框架:瑞金—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甘肃(吴起镇) 。在讲述的过程中点击鼠标、键盘,使知识点与口述同步出现,使教学环节更加的紧凑,历史知识点能快速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印象,加深理解。这与传统的边说边写相比效果更为明显,还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
提供素材创设宽泛的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给学生提供浩瀚的知识海洋,CAI软件配置建构型知识库,把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预备知识组成有机整体。这个知识库既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读取信息,也允许学生向知识库添加新知识。还为操作者提供超媒体的链结构,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重构学习序列。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时重构学习序列,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也避免了教师因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联想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保护,能力随着知识面的扩大而增强。
创设情感空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CAI能逼真地再现历史事件,使历史事件重现在学生眼前。恰当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明,了解富饶的大好河山,欣赏影片、音乐等,并受到感染和启示。如讲《鸦片战争》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形象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学习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兴趣盎然的置身于动静结合、简单明了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再是僵化的,而是激情澎湃、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这才是现代教育师生所追求的境界。但在使用CAI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制作和使用CAI中应注意它所起的只是“辅助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以我们现有的条件,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形式,所以使用CAI要适度。
2.制作和使用CAI时要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可哗众取宠,堆砌素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面面俱到,要体现辅助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
3.不要把CAI当成“高级演示器”,把教学过程所需板书和图片简单地展示。要充分发挥CAI的特有功能,像PowerPoint中的“溶解”、“闪烁”等手法定义“出现”,同时可根据内容定义伴音及Flash中的演示动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