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ng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小鱼》是一个非常有趣、温馨的故事。借一只猫的自我独白,表达着爱与理解的深刻内涵,值得读者细细揣摩。
  这个故事出场人物单纯,情节更是简洁,整个文本故事只有273个字,更丰富的故事细节,是通过画面表达出来的,因此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低幼绘本故事。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好是对教师的重大挑战。
  教学途径:角色 游戏 节奏。
  这本书的封面和环衬选取了书中最温情的两幅画面,封面是最后一张——小猫正在深情地吻着那已经在海里长得大大的“小鱼”,而环衬则用了一个合页的整幅,描绘小猫手拿帽子坐在海边的石头上苦苦等待小鱼回来的动人场景。这两幅画面是故事的高潮,在故事的讲解中还将再次出现。史老师的故事是从扉页开始的。这也是精心设计的环节之一。
  
  扉页上画着一个圆圆的玻璃缸,一条小鱼在缸里游动,一只小猫蹲伏在缸边。
  史老师请孩子们观察画面,问道:“小猫想干什么呢?”
  “想吃小鱼!”
  “啊!不不,不是想吃小鱼!”
  “是啊,你看,小猫的‘手’乖乖地垂伏在身前,只一张含笑的脸,温柔无比地看着鱼缸里的小鱼,而小鱼,则在缸里面对面冲着小猫,嘴巴笑成了弯弯的一道,看上去这样亲密,怎会会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呢?”
  “是啊,他们这样亲密,又会怎样彼此称呼呢?”这时,故事的题目“亲爱的小鱼”就在投影上出现了,而快乐的游戏也随之开始。
  史老师(对学生):“亲爱的小鱼”。
  学生们(对史老师):“亲爱的猫咪”。
  翻页,印在猫咪把面包喂给小鱼的画面下的是这样的两行深情的文字:
  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
  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
  
  
  这还不够呢,猫咪还要给小鱼精神上的关心与呵护:
  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
  我答应你,永远不会忘记。
  
  优秀的绘本就是这样,只2个画面,几十个字,却把爱的本质表现了出来。而画面上的猫咪,扒在缸边和小鱼亲吻的温柔样子,也变成了史老师和孩子们的快乐游戏,被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嗯——叭!亲爱的小鱼,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史老师努起嘴巴,亲吻孩子们。
  “嗯——叭!亲爱的猫咪,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孩子们努起嘴巴,亲吻史老师。
  “嗯——叭!”
  “嗯——叭!”
  故事继续发展,小鱼已经长大得把鱼缸塞得满满的啦!小猫蹲在一边,正在思忖:
  亲爱的小鱼,你越长越大,
  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
  “怎么办呢?”史老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对于“爱”的理解,孩子们的直觉反应很棒:爱他,就要给他更适合的空间。成人真是要向孩子们学习呢!
  “把小鱼放到河里。”
  “把小鱼放到大海里去。”
  孩子们纷纷回答
  画面翻页,小猫在海边,把长得很大的小鱼从鱼缸倒入大海,小鱼跃入水中,激起浪花,小鱼兴奋地说:“啊,海,可真大!”
  
  接下来的画面非常传神,小鱼无比快乐、兴奋,高高跃出水面,一个广大而神奇的未知世界在深深吸引着他,所以虽然很舍不得猫咪,但小鱼还是勇往直前,向着远方游去了。而岸边,戴着帽子的小猫,还有那已经显得很小的鱼缸,却在旧日时光的温馨中给读者留下了淡淡的伤感。但伤感却不是伤心,猫咪说:
  尽管你是那么开心地离开,
  亲爱的小鱼,我会想你的。
  
  
  
  接着就是让每一个读者,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会被深深触动的画面:
  早晨,朝阳刚跃出海平面,海上,云霞一片灿烂,遥远小岛上椰子树的影子清晰起来,猫咪坐在那块石头上,陪伴他的是膝上那顶帽子,他望着小鱼游走的方向,望啊望啊……
  夜晚,蓝蓝的大海和蓝蓝的天空,在遥远的地方相接,皎洁的明月下面,猫咪仍坐在那块石头上,姿势与白天一模一样,他望着小鱼游走的方向,望啊望啊……
  我会在白天一直等你,
  看你会不会游回来。
  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
  希望看见你早点回来。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这样的画面中看到了“爱”和“思念”。这是用颜色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知识、品质、美好的事物,诗的味道,一直到深深浅浅的生活哲学、生命哲学,都这样被孩子们看到了,而且是在愉快的心情下看到,变成了愉快的记忆,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绘本就这样成为了童年幸福的种子。
  史老师就是这样聪明的老师。孩子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的嘴巴!
  哦!我会扔出唯一的帽子,
  看你会不会把它带回来。
  看到你带着它回来,
  我会是多么地开心。
  画面上的小鱼,它长得那么那么大,看来在广阔的海洋世界,他自己生活得很好呢!回来后的小鱼强壮有力了,他让猫咪跳上他的背。猫咪说:
  你的背是我最喜欢的小船,
  我们可以一起去远航。
  穿过小河,越过大海,
  来到有棕榈树的小岛。
  我们可以一起玩耍,
  天天玩儿‘接帽子’游戏。
  随着故事的讲述,这一段也变成了课堂上最高潮的部分:史老师和孩子们玩着抛球游戏;史老师和孩子们比赛游泳。孩子们想出了种种快活的游戏,他们和史老师一起开心地玩啊玩啊……
  而这样的课堂,同样让在场近两百位教师感受到绘本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低段教学中绘本课的重要,纷纷感叹教育原来可以这样的快乐无痕。
  最后,最后,在那蓝汪汪的温情满得几乎要溢出纸页的画面上,小猫和小鱼定格在那最甜蜜温馨的一刻:
  我知道你也爱我,
  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
  故事讲到这就讲完了,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于是史老师说道:“那么,我们再来一遍吧。”孩子们欢呼起来。
  这一遍与第一遍不同,对故事的熟悉使孩子们更自觉地融入情境中。他们就是小鱼,而史老师,就是那猫咪。师生共同用朗诵和表演把“爱”“理解”“自由”演绎。
  而故事的内容,也从小猫的独白,变成了“小猫”和“小鱼”的亲密对话,随着美妙的画面,教师再一次把真实生动的形象刻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史老师:“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
  孩子们:“亲爱的猫咪,你好爱我。你喂我面包,我要快快长大。”
  史老师:“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不会忘记。”
  孩子们:“每一天你都会亲亲我,你答应我,永远不会忘记。”
  史老师:“亲爱的小鱼,你越长越大,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
  孩子们:“亲爱的猫咪,我越长越大,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
  史老师:“我会带你到海边,让你自由。”
  孩子们:“你会带我到海边,让我自由。”
  史老师:“尽管你是那么开心地离开,亲爱的小鱼,我会想你的。我会在白天一直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希望看见你早点回来。哦!我会扔出唯一的帽子,看你会不会把它带回来。”
  史老师:“看到你带着它回来,我会是多么地开心。”
  孩子们:“看到我带着它回来,你会是多么地开心。”
  史老师:“你的背是我最喜欢的小船,我们可以一起去远航。”
  孩子们:“我的背是你最喜欢的小船,我们可以一起去远航。”
  师生齐:“穿过小河,越过大海,来到有棕榈树的小岛。我们可以一起玩耍,天天玩儿‘接帽子’游戏。”
  史老师:“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
  孩子们:“你知道我也爱你,你让我自由,我却一定要回来。”
  
  最后,史老师布置了这样的写绘作业:
  1.小鱼和小猫之间还会做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帮你写下来。
  2.听了这个故事,你会编一个什么样好听的故事?赶快画一画,再讲给大家听吧!
  
  课后反思:当孩子幼小的时候,付出是最重要的,不但从物质上,也要从精神上,让他感受到爱、安全和温暖。我们的期盼与我们的爱相伴相生,但当孩子渐渐长大,我们要学会渐渐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勇敢地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在这段日子,等待是重要的。我们为孩子的成长做了最精心的准备,剩下的,就是将他交付给岁月与大地,相信孩子会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在未来写下一个精彩的故事。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一段“杭州小学教师打骂学生”的音频在网络疯传,各界人士反应不一。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及时做出处理,同时,该教师也向被批评打骂的学生及其家长道了歉。此事虽然逐渐平息下来,但在近年同类事件时有发生,颇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当这类事件发生后,一般是教育主管部门介入调查,处理结果也基本定性为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问题,对教师进行处罚,以平息众怒。但从防微杜渐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应从教育管理入手,还应
《中国教师》:熊教授,您好,您对在中小学校开展“女性教育”有什么看法?   熊丙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是只有女生才要受教育,男生也需要受教育。因而,现在不是抓不抓“女性教育”的问题,而是两性都要抓。不应该说是女性教育,谁说女性需要教育男性就不需要呢,难道女性可以讲求“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男性就不需要了吗?没有道理,男女都是平等的。可能有些农村里还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存在,女生会因为家庭负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会议室里,悬挂着几幅不大不小的照片,用来纪念校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学家。他们都是些老前辈,如果能活到现在,也都百岁开外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邱椿(名椿,自号“大年”)先生——不是说仪表,而是那独特的表情。一睹之下,其他老前辈大都端庄安详,让人有“即之也温”之感。唯有邱先生双唇紧闭,目光冷峻,呈“愤懑的沉默”状。这就是我崇敬已久的邱先生么?  我“初识”邱先生,在1980年
赵本山小品《捐助》中有两句台词:“感谢中央气象台”“感谢搜狐气象台”,这是明显的“错话”,可是因为错得及时,错得巧妙,立即引发了轰堂大笑,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一位教师在黑板写下一首诗“在一个黄昏的早晨,有一个年轻的老头,骑一匹黑色的白马,杀死一个可爱的敌人”。这首错误百出的“诗”使全班同学兴趣盎然,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评:这首诗虽然有人物、有情节、有主题,也很押韵,可是句句有矛盾,算不得好诗,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示例,让学生掌握“归谬法”的特点和方法。  2.通过口语训练和书面表达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归谬法”反驳对方的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鬼谷子是纵横家的鼻祖,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是他的四个著名学生,纵横家的风采主要在于他们杰出的辩才。他们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能以三寸不烂之舌退百万雄师。我们如何才能像这些纵横捭阖的辩才那样练就一副口吐莲花的“金嗓子”呢?今天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令人惊叹不已。本文就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视角对教学过程进行一番审视。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认识的特性  作为一种人类认识,教学认识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认识的一般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践。教学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在认
我坐在办公桌前,翻开一本书来,静静地享受一时的清闲。隐隐间,一声声的“报告”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清晰而急迫。哪个班里的孩子?老师怎么会不予理睬?想着这些,我起身去探视。寻到二年级一班的门口,只见有一个孩子无助地站着,小脸绯红,那高大的门窗挡住了她的视线,更把她隔在了教室之外。我走过去,帮她推开门,轻轻把她领进去。  教室里,是我熟悉的赵老师。见我进来,他慌忙过来,“哦,这孩子怎么才进来?”我冲他一
陆士桢 我国著名青少年研究者,现任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曾参与主持国内第一个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系的筹建,筹建了国内高等院校第一个社会工作系。    初春的下午,我来到陆老师办公室的时候,陆老师正在用QQ和她的学生交流。爽朗的笑声、清香的铁观音透露出陆老师的乐观、从容。随着采访的进行,我发现乐观与从容也是陆老师对当今青少
在我们学校,关于实行“绩效工资”开了好几次会议,对其精神,各个部门以至各位教师,也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次解读中逐步明朗,从最初的懵懂到逐渐理解。曾听到众人纷纷扬扬,也曾看到个别人“义愤填膺”,我却常常陷入沉思。  绩效工资等同于按劳分配吗?好像有点似是而非,这是我的第一个思考。也许工资改革的本意包括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考虑,但众所周知,绝对的“按劳分配”不可能实现。不说这种“劳”包括体力劳
說起兰州的名片,“一碗面,一本书,一条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兰州最具标志的三张名片,也构成了兰州在外地人心里的印象,但小编今天为您介绍的是兰州这座历史名城的另一张名片——兰州太平鼓舞。这是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鼓乐艺术,它历经数百年的历史长河,频频在国内外的重要文体舞台亮相,为兰州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兰州太平鼓舞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酒泉、张掖、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