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受赵耀东、李国鼎先生之邀,从通用电气(GE)加拿大公司辞职返台,导入变革工程(Reengineering)先进观念,并融合中国企业文化特色,奔走于世界各地,被喻为“竞争力之师”、“台湾自动化之父”。其领导的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被世界银行命名为“发展中国家辅导机构典范”。仅在台湾每年训练人次85000,辅导企业400家。1990年就任“亚洲生产力组织(APO)”主席;1995年荣获“亚洲区域训练发展组织(ARTDO)”颁发的人力资源发展奖;1998年受台湾多位著名企业家邀请,成立“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并出任董事长;2003年在北京成立全球华人企业顾问中心(北京),出任董事长。
创造力必须在一个有创新力量的企业文化中才能滋长,所以,企业未来竞争力唯一的出路,就是组织学习,因为组织学习是塑造及改变企业文化的唯一方式。谈到组织学习或学习型组织时,大部分企业都会表示“知道”,但真正去实践的却极少。原因有二:一是往往我们知道的事情太多,去做的却太少,而从知道到行动之间差距却是十万八千里。二是发生在认知上的差距,大家以为组织学习是物理机能,却很少人知道它最重要的是化学作用。企业为什么要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为什么企业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如此重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又有哪些好处?
首先,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先决条件吗?我认为在有高度阅读与学习习惯的国家或社会中,答案是肯定的。相反,在普遍没有阅读或学习习惯的国家或社会中,组织学习反而能够成为促进个人学习的动力,故二者间应是相辅相成。
为什么组织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的动力呢?举例来说,最近刚落幕的美国NBA总冠军赛,喜爱篮球的球迷们当然为之疯狂。看球赛、谈球赛已变成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假设一个组织内,有一部分人喜欢看球赛并讨论球员的表现,这种气氛就会像传染病一样,慢慢地蔓延开来,使得其它人也从好奇到着迷于其中。越来越多人投入的结果,就使成员间的互动与讨论越来越频繁、热闹。如果我们把看球赛的内容改变,提供少量且有趣的主题内容,透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传递给组织内的每位成员共同阅读,并诱发他们从中思考与对话,使该主题在组织内变成“热门话题(Hot Topics)”,只要大家有收获,又能从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周而复始,就能将组织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如何使人不断学习?组织学习正是答案。但组织学习能否成功,最关键的二项要素为:一、企业高层参与的承诺与决心(企业高层指的是董事长、总经理、执行长、副总等)。二、有人推拉(Pull and Push)与追踪(Follow up)。企业内一个政策或变革的实施,当普通人都不相信或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必须从最源头开始,也就是领导者必须率先身体力行,从最高领导阶层的4%开始行动,然后就能快速地感染到20%的中层,最后会逐渐地扩散到占大多数的近80%的全体员工中,就如同二八法则一样。这当中,必须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功能。因为组织内的一切事绝非一个人能完成,而是必须依靠团队力量,但团队必须先有共识,有了共识后才能产生一致的努力方向。
如何让组织内成员达成共识?答案是组织学习。透过组织学习才能使同仁们养成从心底讲出真话的勇气。为什么讲真话如此重要?请大家先检视一下自己或同仁们的工作态度,当你或同仁们遇到问题或不好的感觉甚至是顾客抱怨时,会如何处理?是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消极以对,得过且过,实际上却是纵容问题的一再发生,最后为企业酿成大害。自己或同仁们不愿意将自己心底话(常是创意或改进办法)讲出来,最大损失是谁?——是企业也是个人,因为企业没有讲真话的文化就不可能进步,而个人在该组织中也无法获得成就感。故在帮助企业迈向学习型组织的运动中,我们辅导企业举办“学习圈(Learning Circle)”,并培训企业内“学习长(CLO——Chief Learning Officer )”,达成企业内成员都能敞开心胸的Listen (倾听)、Express (表达)、Ask (懂得问)、Respond & Share (回馈与分享)、Nurture (培育),这也是学习圈的精神所在。
所以,学习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对话(dialogs),每位与会者都站在超然的角度,将自己内心真正的看法表达出来。而表达出来的观点就已属于是团体而非个人的,因此与会者无须攻防,只有就事论事毫无界限的分享,才能够激发出集体智能。换句话说,在学习圈的对话中,我们以鼓励取代批评,使得参与者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智能”,跟他人进行分享。事实上,心灵潜能的发挥是人类最大的发展动力,而智能的分享与真诚的对话,对企业所产生的高价值将难以估计。
最后,到底组织学习对于企业又有何实际的好处?效益又何在呢?我们总结出以下六点:
一、透过组织学习,使同仁们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智能)进行分享,能让组织快速成长。
二、透过组织学习,使同仁们不怕犯错,但是发生过一次的错误,在该组织内绝对不会发生第二次。
三、透过组织学习,使同仁们的价值观一致,自主自律的知道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又不能做些什么?
四、透过组织学习,使得同仁们发挥团队力量,随时可以组成任务团队,完成项目或阶段任务。
五、透过组织学习,使得同仁们因为具有学习能力,成为有专长又多能的人。
六、透过组织学习,使得同仁们珍惜同仁们间的工作默契,也珍惜这一份工作。
故企业必须塑造一个终身学习的环境,透过组织学习来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因为企业唯有“不断的学习”,才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
创造力必须在一个有创新力量的企业文化中才能滋长,所以,企业未来竞争力唯一的出路,就是组织学习,因为组织学习是塑造及改变企业文化的唯一方式。谈到组织学习或学习型组织时,大部分企业都会表示“知道”,但真正去实践的却极少。原因有二:一是往往我们知道的事情太多,去做的却太少,而从知道到行动之间差距却是十万八千里。二是发生在认知上的差距,大家以为组织学习是物理机能,却很少人知道它最重要的是化学作用。企业为什么要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为什么企业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如此重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又有哪些好处?
首先,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先决条件吗?我认为在有高度阅读与学习习惯的国家或社会中,答案是肯定的。相反,在普遍没有阅读或学习习惯的国家或社会中,组织学习反而能够成为促进个人学习的动力,故二者间应是相辅相成。
为什么组织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的动力呢?举例来说,最近刚落幕的美国NBA总冠军赛,喜爱篮球的球迷们当然为之疯狂。看球赛、谈球赛已变成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假设一个组织内,有一部分人喜欢看球赛并讨论球员的表现,这种气氛就会像传染病一样,慢慢地蔓延开来,使得其它人也从好奇到着迷于其中。越来越多人投入的结果,就使成员间的互动与讨论越来越频繁、热闹。如果我们把看球赛的内容改变,提供少量且有趣的主题内容,透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传递给组织内的每位成员共同阅读,并诱发他们从中思考与对话,使该主题在组织内变成“热门话题(Hot Topics)”,只要大家有收获,又能从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周而复始,就能将组织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如何使人不断学习?组织学习正是答案。但组织学习能否成功,最关键的二项要素为:一、企业高层参与的承诺与决心(企业高层指的是董事长、总经理、执行长、副总等)。二、有人推拉(Pull and Push)与追踪(Follow up)。企业内一个政策或变革的实施,当普通人都不相信或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必须从最源头开始,也就是领导者必须率先身体力行,从最高领导阶层的4%开始行动,然后就能快速地感染到20%的中层,最后会逐渐地扩散到占大多数的近80%的全体员工中,就如同二八法则一样。这当中,必须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功能。因为组织内的一切事绝非一个人能完成,而是必须依靠团队力量,但团队必须先有共识,有了共识后才能产生一致的努力方向。
如何让组织内成员达成共识?答案是组织学习。透过组织学习才能使同仁们养成从心底讲出真话的勇气。为什么讲真话如此重要?请大家先检视一下自己或同仁们的工作态度,当你或同仁们遇到问题或不好的感觉甚至是顾客抱怨时,会如何处理?是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消极以对,得过且过,实际上却是纵容问题的一再发生,最后为企业酿成大害。自己或同仁们不愿意将自己心底话(常是创意或改进办法)讲出来,最大损失是谁?——是企业也是个人,因为企业没有讲真话的文化就不可能进步,而个人在该组织中也无法获得成就感。故在帮助企业迈向学习型组织的运动中,我们辅导企业举办“学习圈(Learning Circle)”,并培训企业内“学习长(CLO——Chief Learning Officer )”,达成企业内成员都能敞开心胸的Listen (倾听)、Express (表达)、Ask (懂得问)、Respond & Share (回馈与分享)、Nurture (培育),这也是学习圈的精神所在。
所以,学习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对话(dialogs),每位与会者都站在超然的角度,将自己内心真正的看法表达出来。而表达出来的观点就已属于是团体而非个人的,因此与会者无须攻防,只有就事论事毫无界限的分享,才能够激发出集体智能。换句话说,在学习圈的对话中,我们以鼓励取代批评,使得参与者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智能”,跟他人进行分享。事实上,心灵潜能的发挥是人类最大的发展动力,而智能的分享与真诚的对话,对企业所产生的高价值将难以估计。
最后,到底组织学习对于企业又有何实际的好处?效益又何在呢?我们总结出以下六点:
一、透过组织学习,使同仁们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智能)进行分享,能让组织快速成长。
二、透过组织学习,使同仁们不怕犯错,但是发生过一次的错误,在该组织内绝对不会发生第二次。
三、透过组织学习,使同仁们的价值观一致,自主自律的知道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又不能做些什么?
四、透过组织学习,使得同仁们发挥团队力量,随时可以组成任务团队,完成项目或阶段任务。
五、透过组织学习,使得同仁们因为具有学习能力,成为有专长又多能的人。
六、透过组织学习,使得同仁们珍惜同仁们间的工作默契,也珍惜这一份工作。
故企业必须塑造一个终身学习的环境,透过组织学习来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因为企业唯有“不断的学习”,才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