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8356341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在语文学科占据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文本,提升学生社会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很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并不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并非是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呢,接下来本文就这一课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核心素养背景下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因此,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同样需要改变教学阅读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提升学生语言知识积累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并学会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这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其在学习中强化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突出学生课堂中心地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養学生审美能力
  对学生而言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得到发展,使其在阅读中逐步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灵活的阅读方法中体会阅读的乐趣,提升阅读效率。比如在教学《燕子》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让同学们略读文章,在快速浏览中把握文章大概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其次,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并认真琢磨,分析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把握文章表达的情感,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思考、批注,调动自身各个感官全身心投入阅读。此外,猜读。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猜测文章内容,比如根据文章开头猜一猜文章的结局,又或者以上一段内容为依据猜测下一段的内容。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做读书笔记。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阅读时指导学生摘抄下好词佳句,积累丰富的词汇,这是提高读书效果的关键,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最后,写读后感。阅读了这篇文章后笔者引导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认为人的根本属性为自主性,重点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要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中发现和认识自我价值,将自身潜力挖掘出来,从而明确自身人生方向。对学生来说,阅读需要自主完成,不能由教师替代,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进行交流,体会作者的文字艺术和思想脉络,增强学生阅读体验。农村与城市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更高,且在学生眼中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很少有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因此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收获都是教师的经验,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突出学生课堂中心地位,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自由交流和阅读的时间。以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为例,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自主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互相交流阅读感受并复述故事内容,各个小组自主阅读并交流阅读感受,之后复述文章内容,邀请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扮演陶罐和铁罐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从中把握文章主旨,即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应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此外,还可以就“陶罐和铁罐我想对你说”这个问题让学生说一一说自己的看法并写下来,使学生在读和写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深度思考文本,提升学生社会意识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重点强调学生要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其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个人价值,这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成为有担当、有理想和有信念之人。农村地区的孩子同样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农村的小学生同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份子。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等,使学生自觉树立远大理想。以教学《赵州桥》这篇文章为例,在阅读中笔者让同学们认真品读文章第二段,体会赵州桥的坚固与雄伟,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此之后笔者又让同学们讨论:既然前面三个自然段已经描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通过思考,学生理解到作者通过描写赵州桥的壮观、雄伟,不仅仅是赞桥,更是在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学习这篇文章后学生产生了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之情,立志建设更好的祖国,提升学生社会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新时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核心素养内涵为基本教育核心创新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让其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童静雯.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新课程(小学), 2017(12):76.
  [2]井枫屏.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62-63.
  [3]李佳.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寻[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16(30):38.
  [4]陈美贞.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考试周刊, 2018(4):42-42.
  [5]刘艳红. 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85):43-44.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拥有生命的活力,成为走入学生心灵的课程,需要思考与反思。不断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体验式研究,从生活化教学中追寻价值旨归与实践构建路径,力求让课程回归人本,寻回德性教育的本质,重新赋予思政课堂应有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创设情境;情景体验;教学实效性  教学活动离不开生活。道德生活、法治生活与学生的当下生活形影不离。所谓的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渗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是必然的,小学低年级教师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而数学作为小学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更要注重德育在其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在确保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加以培养学生的品格,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本文先是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找出了德育教育在小学低年
【摘要】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系统,学生要想理解透数学知识,就必须读懂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字知识所表達的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格外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先介绍了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然后提出了几点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这样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对特殊青少年而言同样重要。特殊学生由于对事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形象性,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自觉或不自主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特殊教育学校以德育为基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把功能性活动渗透到德育工作,并与之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功能性活动为依托,建立有效的行为管理机制,突出培养生活技能,注重培养特殊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学生理解和践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本报综合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省教育厅于3月25日召开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报告会,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本时间线索,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省教育厅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厅直属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  
【摘要】“任务”一词,在新华字典中作“担负的责任”或“指交派的工作”释。在中职阶段教育综合证书课程课堂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指一种老师给学生具体的问题或者目标,使学生带着解决特定问题的方式去学习的一种教学法,包括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师生总结任务三个基本环节。本文旨在总结探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教育综合证书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职教育综合证书理论  一、基本情况  中职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口语水平与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人士也逐渐重视学生口语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使他们能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实施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
本报综合消息 3月23日上午,梅州嘉应学院百年纪念大楼121室群贤毕至,高朋满座。由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省教育厅主办,梅州市教育局承办的“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张书良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主题论坛”顺利召开。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执行秘书长黄贵珍,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基地负责人朱梅,省教育厅继教中心副主任杨澎,深圳市羅湖区教科院副院长姚跃涌,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志强,
“项目式阅读”以阅读项目为主要载体,以阅读任务为主要驱动,以提升阅读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搭建多样的展示平台、实行多元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多元交互体验的真实阅读。  一、《傅雷家书》亲子阅读项目的构想和创建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信集,共收入一百三十八封书信,内容涉及学习、工作、艺
【摘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市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是国家层面的教育部署。如何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规范建设和运营,努力寻求合适的实施路径,是我们的工作思考点。  【关键词】教师发展;实施路径;工作思考  2021年3月19日,广东省教育厅在韶关市乳源举行全省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交流活动。省教育厅领导在活动中强调,全省各地要持续推进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