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阅读,热爱阅读。其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等。本文就从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几点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47-01
  一、重视朗读,加强词语训练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全国小语会理事长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的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读课文要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的句子,才能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巧设情境,渗透学习方法
  (一)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展开阅读。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伴随着教师设置的悬念,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对篇章的阅读中。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文阅读学习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展开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故而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转换文本形式,或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阅读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反思,锻炼写作能力
  在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反思本篇课文针对文章的结构、布局,优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蕴进行认真的剖析。对文本的阅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阅读中,更应该在阅读之外进行认真的反思,让学生由课堂阅读学习走向课外实践操作,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启发质疑,调动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的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的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序列训练,促进认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如《燕子专列》一课教学,就可综合选择运用已有的学法进行学习。如燕子是候鸟,为什么要用专列送,引出课文,抓住重点词“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体会当时燕子的情景,在学习后面内容时,除了联系当时的情景,还用勾点圈画、批注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等。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谭慧.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2011.
  [2]尹小梅.浅谈进行有效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能抛砖引玉,启发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赏心悦目、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关键词]兴趣 学生 教学 激发    数学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完美的理论体系,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
错字别字,害人不浅,人们深恶痛绝。古人作诗讥讽白字先生者,不乏其例。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新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  枇杷不是此琵琶,  只恨当年识字
2005年2月,BP与中国合作建设、总装机容量为亚洲第一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深圳投入使用;2005年5月,广东户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开始在深圳启动,深圳将建成全国首个
本文结合小学中年级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从自主学习效能感,到自主学习认知策略,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通过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进
[摘要]对于在平时教学当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树立班级中读书榜样、注重平时的积累以及营造读书的氛围。  [关键词]读书榜样 读书氛围 日积月累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46-01  开学到现在,我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个别学生的兴趣开始高涨。我让学生们了解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让他们感觉到
两家深圳公司为“中国热缩材料第一品牌”争论不休,在2005年4月22日深圳知名品牌评比的过程中,长园新材和沃尔两家公司都声称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居第一,互不相让。据长园新材财
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宗旨在于培育学生科学素质,而科学素质的关键培养路径是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过程,使得学生在科学探究的体验当中培养兴趣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考主要是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是在听到、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印社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城区委潍城区人民政府潍坊市投资公司潍坊万印楼印社承办单位:中共潍城区委宣传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