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16年二月份对古县中学在校学生2015年11月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称“标准”)的测试的结果进行了总体分析研究,主要包括身体六项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中学在校学生各项身体状况形势严峻。针对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在经过各项数据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目的是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现状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结果 研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b)-0109-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古县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3078人,其中男生1860人,女生123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在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站查询参考文献,对《标准》在各大高校和中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期刊进行查阅和参考,搜集体育新闻和期刊文献,为实地调查和研究做好准备。
1.2.2 实地访问调查法
对古县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得最真实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通过现场测试得到的学生的各项数据和成绩,真实准确,对论文的完成有很大的帮助。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对学生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处理,为论文的论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1.2.4 归纳推理法
在学校学生经过各项测试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各种假设和推理,然后分析得到结论后验证该假设和推理的真实性,归纳出一个对结果最合理的解释。
1.2.5 问卷调查法
在发放问卷前经过严格的检验并对内容进行了改进,共收回问卷 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有效率为 95.5%。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标准》总体统计分析
2.1.1 表格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是基本合格,有71.58%的学生及格,但优良以上水平的比例较低,总体优秀率低7.53%。
2.1.2 身高标准体重统计结果
从表2发现,女生在过轻和标准体重率上高于全国女生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全国女生的指标。男生标准体重率则高出全国学生总体5.74%,低于全国男生6.79%,除肥胖率和超重指标外,是学生日常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营养习惯不科学、自我保健意识漠视所致。
2.2 学生《标准》各项内容的测试统计
2.2.1 学生《标准》各项测试成绩的统计结果
以上数据客观地反映出笔者学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不均衡。
2.2.2 《标准》对所有年级各项测试结果的调查分析
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只是优秀率较低,女生的测试结果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总体依然处于中等水平,提醒了每一位学生要增加运动时间。
2.3 课时分析
在体育课活动时间能否满足你的要求这个问题上,91.3%的学生选择了不能和完全不能,选择基本能的只有8.7%,暴露出体育锻炼在该中学的开展得很不好。
2.3.1 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
首先,高中生因学业极其缺乏锻炼,其次,抽烟酗酒等不良恶习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的习惯。其生活环境卫生也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育教学改革虽然目标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在实施过程中与最终目的相差甚远。
2.3.2 标准测试指标不全分类不清
当下的每项指标经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缺点,这其中的每一项测试都反映了身体素质的不同方面,如果互换则会直接导致学生锻炼的侧重点不同,分数不同,锻炼缺少全面性,这些都说明中学生体质测试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 研究结果
营养不平衡和控制体重问题则是影响学校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直接原因。
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与提高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得到重視。《标准》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标准》本身存在问题,应得到改善,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才能真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4 建议
4.1 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体质健康水平。
4.2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无论何种教学都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模式,树立健康为主的理念和教学宗旨,通过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法,使学生形成崇尚健锻炼,参与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健身意识,增强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
4.3 创新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要不断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走出来,钻研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4.4 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可通过各类学生组织在学生体质测试期间前后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活动宣传,提高学生对体测的重视度,从而更加关注自身健康。
4.5 及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
各学校体质测试后应及时将学生的测试成绩等各项数据、成绩和体质分析及时反馈给学生,相关测试人员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于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 刑月丽.对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2(3):94-96.
[2] 张文娟.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变化和实施效果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3] 王凤仙.《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体育学刊,2013(3):90-92.
[4] 张秀丽,张永荣,高谊,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1):64-67.
[5] 张一民.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解读[J].体育教学,2014,34(9):5-10.
[6] 王茂琼,张启迪,钟卫刚,等.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82-84.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结果 研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b)-0109-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古县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3078人,其中男生1860人,女生123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在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站查询参考文献,对《标准》在各大高校和中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期刊进行查阅和参考,搜集体育新闻和期刊文献,为实地调查和研究做好准备。
1.2.2 实地访问调查法
对古县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得最真实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通过现场测试得到的学生的各项数据和成绩,真实准确,对论文的完成有很大的帮助。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对学生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处理,为论文的论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1.2.4 归纳推理法
在学校学生经过各项测试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各种假设和推理,然后分析得到结论后验证该假设和推理的真实性,归纳出一个对结果最合理的解释。
1.2.5 问卷调查法
在发放问卷前经过严格的检验并对内容进行了改进,共收回问卷 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有效率为 95.5%。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标准》总体统计分析
2.1.1 表格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是基本合格,有71.58%的学生及格,但优良以上水平的比例较低,总体优秀率低7.53%。
2.1.2 身高标准体重统计结果
从表2发现,女生在过轻和标准体重率上高于全国女生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全国女生的指标。男生标准体重率则高出全国学生总体5.74%,低于全国男生6.79%,除肥胖率和超重指标外,是学生日常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营养习惯不科学、自我保健意识漠视所致。
2.2 学生《标准》各项内容的测试统计
2.2.1 学生《标准》各项测试成绩的统计结果
以上数据客观地反映出笔者学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不均衡。
2.2.2 《标准》对所有年级各项测试结果的调查分析
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只是优秀率较低,女生的测试结果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总体依然处于中等水平,提醒了每一位学生要增加运动时间。
2.3 课时分析
在体育课活动时间能否满足你的要求这个问题上,91.3%的学生选择了不能和完全不能,选择基本能的只有8.7%,暴露出体育锻炼在该中学的开展得很不好。
2.3.1 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
首先,高中生因学业极其缺乏锻炼,其次,抽烟酗酒等不良恶习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的习惯。其生活环境卫生也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育教学改革虽然目标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在实施过程中与最终目的相差甚远。
2.3.2 标准测试指标不全分类不清
当下的每项指标经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缺点,这其中的每一项测试都反映了身体素质的不同方面,如果互换则会直接导致学生锻炼的侧重点不同,分数不同,锻炼缺少全面性,这些都说明中学生体质测试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 研究结果
营养不平衡和控制体重问题则是影响学校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直接原因。
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与提高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得到重視。《标准》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标准》本身存在问题,应得到改善,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才能真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4 建议
4.1 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体质健康水平。
4.2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无论何种教学都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模式,树立健康为主的理念和教学宗旨,通过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法,使学生形成崇尚健锻炼,参与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健身意识,增强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
4.3 创新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要不断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走出来,钻研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4.4 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可通过各类学生组织在学生体质测试期间前后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活动宣传,提高学生对体测的重视度,从而更加关注自身健康。
4.5 及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
各学校体质测试后应及时将学生的测试成绩等各项数据、成绩和体质分析及时反馈给学生,相关测试人员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于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 刑月丽.对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2(3):94-96.
[2] 张文娟.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变化和实施效果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3] 王凤仙.《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体育学刊,2013(3):90-92.
[4] 张秀丽,张永荣,高谊,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1):64-67.
[5] 张一民.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解读[J].体育教学,2014,34(9):5-10.
[6] 王茂琼,张启迪,钟卫刚,等.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