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脑潜能,铸就成功人生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跟同学们交流三个问题。一是同学们中间可能存在的两种错误认识;二是成功人生的四个关键词;三是告诉大家一个科学的结论。
  一、两种错误的认识
  一是有的同学认为还有半年就要中考了,现在努力为时已晚。
  是不是真的晚了呢?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20条格言,其中有一条给出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一条是:“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句话不是前后矛盾吗?不是。当你意识到“为时已晚”的时候,说明你知道了自己已经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你已经开始后悔了,这恰恰是一个人最宝贵的。
  我当十一班班主任的时候,给同学们提出了“为三十岁做准备”的口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成“为自己的一生做准备”,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用一生去准备,同学们说,晚吗?
  二是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基础太差,不可能赶上别人。
  从前,给大家举过爱迪生、华罗庚等人的例子,他们都是基础差、起点低,后来成为发明家、数学家的典范。
  中国文坛,举国上下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可能要属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莫言,小学都没有毕业,而同学们呢?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
  与莫言同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约翰·格登,上初中的时候曾是全班倒数第一。格登有一个梦想——成为科学家,但是他成绩很差,因此,同学们都称格登为“科学蠢材”。他的老师也是这样认为。在1949年,格登16岁的时候,学校成绩报告单中,格登被一名老师如是评价:“我相信格登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他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
  同学们,你的基础再差,顶多和格登差不多。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基础差点不要紧,基础差不是不能成功的理由。
  二、成功人生的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梦想。
  要想成功,一定要有梦想。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曾做过一次调查,或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卡耐基对世界上1万名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外,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起色,还是那么普通和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的人,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令世人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区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
  第二个关键词是行动。
  只有梦想,没有行动,一个人不可能成功。同学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有梦想,但能够付诸行动的人可能就少多了。
  格登能够从初中时候的全班倒数第一,一跃成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成为科学家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的行动。他把写着他“荒谬”的那张成绩单放在自己的课桌上,每当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就拿过来看一遍,以此激励自己,为了实现目标,不懈地努力。直到现在,那张成绩单也一直放在他的办公桌上,陪伴他走过了由倒数第一到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人生历程。
  第三个关键词是坚持。
  对于“坚持”的诠释,我的一位学生姚翠的事例非常典型。
  姚翠起点非常低,上小学的时候连拼音都学不会,语文经常考40多分,但她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上初中的时候,成绩已经上升到全县一千多名,上高中的时候,成绩是全县500多名。2006年高考,她仅上了一个西部地区的三本学校。她仍然没有放弃,2010年,考上了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5月,通过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的申请,2013年1月,将以国家公派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赴比利时根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姚翠同学能从一个拼音学不会、语文只考40多分、成绩非常一般的学生,发展到现在的世界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就是得益于坚持。
  第四个关键词是速度。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你走路的速度提高25%,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25%。这句话本身是说走路的速度,实际上是指做事的效率。许多同学有目标,有行动,也能坚持,但就是做事效率太低,所以影响了学习成绩。
  影响同学们提高效率的因素很多,举出几种来,看你的身上是否存在。
  第一,缺少自律,也就是管不住自己。有一年,一位记者采访一位高考状元,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位状元说:“当我自己想玩儿的时候,我能管住自己不玩。”这句话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
  第二,不良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社会环境,也包括交友。有的同学喜好交友,却不加选择,交了一些爱玩儿的朋友,甚至有的同学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这些朋友,很容易让你误入歧途。而最可怕的是,这种变化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当你深受其害的时候,可能已经对家庭、对自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了。
  第三,拖延。我们常说“今日事今日毕”,同学们有几个能真正做到的?午休、晚休的时候,许多同学不是急着做好准备工作,而是东转转、西逛逛,等到打铃的时候,才想起打水或者上厕所,等人家都上床休息了,他才想起吃夜餐,这就是一种拖延。实际上,同学们可以从早到晚统计一下,你有多少事情是拖拖拉拉的,以此来检测自己是不是有拖延的毛病。拖拖拉拉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有这种毛病的同学,希望尽早改正。
  第四,消极。有的同学看自己和看别人总是看缺点、看阴暗面,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尤其是对待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要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看到光明的前程。   第五,缺乏专注。专注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件事上,放在自己爱好的、有优势的、有价值的一件事上。你可以爱好画画,也可以爱好体育、音乐等,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又有特长,完全可以倾注所有的精力。学习上也是这样,如果你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下来,你不可能没有收获,你不可能不成功。
  第六,不能科学用脑。如何科学用脑?首先,要注意劳逸结合。要科学地安排,有张有弛,学习有节制,不过度疲劳;要根据大脑的活动特点,因时而异地安排用脑。如利用心理学上的许多知识,如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等。其次,要养成有规律睡眠的习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再次,要适当地参加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唱歌、跑步等。有的同学体育锻炼的时候不认真,这其实不仅仅是不注重锻炼身体的问题,也是不会科学用脑的问题。最后,要给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这里的营养,不仅仅指食品,也包括充足的氧气。
  三、告诉大家一个科学的结论
  告诉大家一个科学的结论: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同学们知道自己也是座宝藏吗?孟子在《告子下》中说:“人人可以为尧舜。”本意是鼓励世人只要人心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其关键还是“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不为”则“不能”,“为”则“能”。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去世时曾表示过愿意将自己的大脑捐献出来供人们研究,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利用率还不到10%,说明其至少还有90%的大脑被荒废。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大脑利用率尚不足10%,那一个一般人,大脑的利用率恐怕连5%都不够。
  当今世界上鼎鼎大名的控制论奠基人维纳认为:“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一个人,即使他是做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美国著名的福尔顿学院的心理学家们总结指出:“编撰20世纪历史时可以这样写: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令人恐怖的地震,不是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降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巨大潜能。”
  同学们,你们意识到了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宝藏,你应该有梦想,你应该行动、坚持、提高效率,那么,你这座宝藏就能被自己挖掘出来,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愿同学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谢谢大家!
  (作者单位:山东平原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法制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学校承担起更多的法制知识、法制精神的教育任务,要保证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质量,不断推进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笔者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施和管理,对目前农村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虽然各级各类学校能按要求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现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在落实和实施法制教育的过程
懒惰的人不能改变命运,也不会获得事业的成功。勤奋的人是否就能改变命运,获得事业的成功呢?也不尽然,勤奋可以使落后变成先进,使贫困变成富裕,但怎样生活得有意义,使生活富有色彩,使生命更有价值,需要的是智慧。曾接触一位成功的商人,与他的交往,感觉就是对一种人文精神的追求,他不惜出资千万搞画展,建立田园工厂、艺术办公室。工作就是享受生活的理念,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能人,似乎在追求艺术,他获得了更多签订合
"和",即和睦、和谐、和顺。既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学校发展要内和外顺,又强调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和谐共生。"爱",即友爱、仁爱、博爱。强调师生要具有博大
探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在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中尝试PBL教学和传统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可获
常言道,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表明,校长的一言一行对学校的工作影响之大。因此,校长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用自己的风范言行影响教师的行为。  一要营造氛围。教师工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依靠简单的管、卡、压是难以奏效的。良好的风气是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教师中发挥感染熏陶的影响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激励向上的促进作用、维护秩序的约束作用。“
叙述对内科毕业实习医生进行系统晨间教育,利用每天早晨上班前半小时至1小时或晨间交接班前后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对实习同学进行如何值班、期刊沙龙、信息大查房、特殊病例报告
谈起课间操,总有些许尴尬:学生懒散地伸着胳膊,应付了事,非常不情愿;教师虎视眈眈地盯着学生,恨铁不成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广播操换了一套又一套,但这一幅令人尴尬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为了提升课间操的质量,教师简直是绞尽脑汁,体育委员领操、师生一起做操、会操比赛等,但总是治标不治本,过不了多久,又恢复了原样,令教师感到非常头疼和无奈。更让人担忧的是:做了很多年广播体操了,学生的体质并没有多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