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从点滴做起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的一场深刻革命,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过程。创新教育又是一种实践,它体现在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孕育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因此教学创新并不神秘,只需我们从点滴做起。
  一、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为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营造创新性教学氛围时,我认为教师要做到: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公开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要热心地爱护、保护学生所有的潜藏的积极因素。当学生在对某一項学习活动感兴趣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要鼓励学生动脑筋,敢于发现、勇于探索、努力创造,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上做法的核心是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二、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苹果熟了从树上落下来,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牛顿却从这种现象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正是由于这个问题的提出,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础。问题有的来自于教师或教科书,有的来自于学生生活经验,最有价值的问题是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例如在教学含有“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六分之五”这样条件的分数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条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去发现如下问题:(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几分之几?(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4)女生人数是男、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5)男生人数是男、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等。
  三、重视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和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对知识的接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一种是通过探索结论得出的过程,最终获得结论。后者是探索性学习,它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思维得到训练,能从中学会如何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去研究和探索“乘法结合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例: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5×4)×10○15×(4×10)
  (125×8)×5○125×(8×5)
  师:上面有两组算式,每组又有两道算式,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与同桌讨论,看每组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等一下向老师汇报。
  生:自学、讨论(教师在黑板上帖出例3的内容)。
  师:经过老师的巡视知道,有些同学已经有所发现,同学们都学完了吗?(学完了)通过刚才的自学,你发现了什么?谁想第一个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A生:我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结起来。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通过计算发现的。
  师:这位同学在研究数学时善于动笔实践,从而发现了每组算式的左右结果一样,非常好。这是研究数学,发现规律的重要手段。
  B生:我发现了每组两个算式的数字是相同的,第一组两个算式的数字是……;第二组两个算式的数字是……
  C生:我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的数字排列顺序相同,排列顺序是………
  D生:我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都是连乘而且是相同的三个数连乘。
  E生:我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的计算顺序不同,左边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而右边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师:这个发现非常重要。
  ……
  师:同学们真不错!通过自学、讨论,你们发现了很多很多知识,下面看谁能概括地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相同点是……;不同点是……;规律是……。
  生:相同点是……;不同点是……;规律是……。
  该个案的设计,显然强调了让学生对“乗法结合律”这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和探索。我认为对过程的探索是更有价值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四、鼓励实践,拓展创新时空
  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通过实验、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例如,学校有一次组织学生们参观生态文明村,在参观之前老师请学生们预算本次活动本班经费开支情况。先告诉学生,学校拨付给班中多少经费,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调查后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研:根据本班学生人数,租车有多少种方案?购买所需物品有多少种方案?哪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又比较实惠?并规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设计出最佳方案的小组每人奖一瓶矿泉水。这样,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研。紧接着,老师组织学生们将各自设计的方案进行汇报,并引导学生们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最佳方案。这样把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研,有效地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教学创新的点滴做法,是根据创新教育的意义,结合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教学实践所作的一些介绍和分析,旨在让从事第一线教学的广大教师明确:创新教学并不神秘,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问题导学都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解题策略,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里突出了“问题导学”的重要性,强调在数学教学是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里抽象出数学问题,寻求最佳解题方法。然而,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却常常存在“滥用问题”的引导方式。而基于“理答”的问题导学,指的是根据学生回答的反应作出调整,关注学生解答问题的动态过程,深入问题中,绽放数学课堂的活动。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初中数
【摘要】古人曰:“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素养,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常怀感恩,平等、宽容时待他人,让自己的世界更加精彩。  【关键词】感恩;平等;宽容;引领  没有阳光、雨露,就没有生命的根基和世界万物;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情感的交融,世界终将与孤独为伍。如何教学生学会感恩,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做了以网呆索: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精力过剩或爱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对老师不可避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满。因此,上课时学生的“恶作剧”时有发生,怎样对学生的“恶作剧”进行有效的处理是关键。对学生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就要求老师对课堂能有驾驭能力,控制好情绪,这也是一个老师的应变能力。作为现今的教育者,要从课堂、与学生沟通、作业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让学生的负面情绪找到宣泄口,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尽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有效的初中地理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所有地理老师研究的方向。本文就如何更好的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目的,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浅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的几点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教学艺术  《义务教学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
【摘要】生活中的线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感受线条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我们应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有效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材施教,提升线描教学课堂实效,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知识量,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表现美的事物。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干部的培养、班级制度的完善,把尊重学生作为基点,学生发展作为落脚点,并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级干部;班级制度  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叛逆等特征。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需要在
【摘要】体育器材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提高体育锻炼是起到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改变枯燥乏力的传统模式,更有效的促进学校课余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练习兴趣,优化课堂内容,提升教学实效,保障学生练习的安全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课余体育专项技能和竞技水平。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器材;专项技能  一、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价值的核心阶段  学校体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范畴内所
6月29日,海丰县委宣传部、县创文办、县文明办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来到海丰县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教育学校的115名孩子送上了爱心礼物,呼吁更多社会热心人士,持续关心支持特殊儿童教育事业发展,传递爱心,为建设文明大爱海丰贡献力量。  此次由海丰县举办的“圆梦微心愿”网络公益活动,通过“网络 公益”的形式,经6月12日在“海丰宣传”等媒体平台发布消息后,社会反响热烈,群众纷纷点赞。不到两天时间,孩
【摘要】“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在当代,加强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相当重要。如何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历史,问题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是问题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激活课堂的钥匙。本文主要从提问切入点、提问方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问题
【摘要】考试的存在,必然显示出一些学业上一塌糊涂的学生,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少许这样的学生。这些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都有一些共性:思维相对迟钝和理解能力偏差,表现为缺乏求知欲和钻研精神,要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需分析其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分数背后  看得见的是分数,考试的存在,就必然存在一些学习上一塌糊涂的学生,每所学校、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