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科阅读中落实美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科阅读是落实美育的最佳途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阅读属性,都蕴藏着学科本身独有的美育属性,彼此之间形成美育的合力。学校制定美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完善美育的监督指导机制,为师生搭设教学展示的各种平台,促进美育在各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全科阅读 美育属性 评价标准 监督指导机制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由此可见,美育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能被狭义认定为美术课程的教育,它应该是一个全科教育,是各个学科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其中后形成的教育。换言之,各个学科都担负着美育的使命与责任。然而,各个学科在落实美育的过程中集中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
  (1)对学科担负的美育的责任认识不到位;
  (2)挖掘学科美育功能的教学研究能力不足;
  (3)学校监控指导的机制不健全。
  以上问题必然导致出现美育在学科教学中地位不高,甚至被弱化的局面。学科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美育合力,进而导致美育支离破碎、不成系统,也就不能很好地、长久地、持续地通过各个学科的熏陶教养,培养出意志坚定、精神健康的杰出人才。
  一、依托全科阅读实施美育
  所有的美都需要发现、感受,美育遵循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发现美、感受美。如何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贯彻美育?学科的功能各不相同,要在学科之间寻求一个共同点并不容易。我们最终把解决问题的路径指向阅读。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发现落实美育,没有比阅读更合适的方式了。阅读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去领悟美、表达美、创造美的必由之路。学生对于美的捕捉和参悟,都是通过第一步的阅读开始的。学生第一眼读到的,看到的,决定审美的起点;读得怎样,看得怎样,领悟得怎样,那是审美要到达的终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阅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所有的学科都需要阅读,唯一的区别在于阅读符号的不同。语文学科的阅读主要通过汉字,数学学科的阅读主要通过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表格、数学图形等,英语学科的阅读主要通过英文单词,美术学科的阅读主要通过绘画作品,音乐学科的阅读主要通过音符,体育学科的阅读主要通过运动的动作,科学学科的阅读主要通过实验现象、自然现象……而我们要实施的美育恰恰要以这些形象生动的、声情并茂的阅读符号为媒介,作用学生的心灵,浸润学生的情感,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于是,在落实美育的实践探索中,全科阅读成为我们落实美育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
  二、挖掘全科阅读的美育属性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阅读体系,都蕴藏着学科本身独有的美育属性。找到这些属性,知晓并运用这些属性,是贯彻落实美育的关键所在。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来找一找这个学科蕴含的美育属性。古诗是语文学科的一种重要文体,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册教材里都编排了古诗单元。这是很好的实施美育的文本。有人曾评价古诗具有四美:语言美、音乐美、建筑美、意境美。古诗的文字本身简约、凝练、形象、生动,这便让古诗有了语言美。古诗读来朗朗上口,讲究平仄、押韵,这让古诗有了音乐美。古诗的字数、行数有讲究,既要有对仗,又要排列整齐,绝句、律诗要按照不同的字数、行数行文,就像盖屋造房子,外观看上去要有美感。还有,古诗是最讲究意境的文体了。寥寥几句,诗画相生,情景交融,意向开阔,动人情思。摸准了这些属性,教师们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自然而然要将美育的要素融入其间,不管是诵读欣赏还是背诵默写,将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建筑美、意境美如涓涓细流般汇入学生的心海。即便作不出千古文章,学生对于美的感受,美的评价,也会站在诗人的肩膀上,瞭望前方,为他们自己将来成长为一个具有高雅趣味的人,奠定美学的基础。
  再以数学学科为例。有人认为这是一门思维缜密的学科,最不适宜进行美育。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那是没有读懂数学。在我们看来,数学学科同样蕴含丰富的美育属性。以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学生们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了解到“对称”这个概念,既是一个数学范畴的概念,又是一个美学范畴的概念。尤其是教师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观察轴对称的图案,如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建筑,窗户上贴着的精巧窗花,五彩的灯笼,鲜艳的中国结……数学与美学发生了巧妙的融合,不漏痕迹,天衣无缝。谁还能说数学中没有美育?仔细阅读,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一个个阿拉伯数字,一个个数列组合,一张张统计图表,一个个加减乘除的算式,处处彰显数学之美,美在严谨、美在工整、美在没有差错。这样的美育,是不是在一个学生成长最初最需要的教育呢?它会给学生的心性增添一些严谨之气,规矩之气,学正之气。
  美术学科的美育属性不言而喻,在这里不赘述了。音乐学科的美育属性潜藏在那一个个生动的音乐符号之中,学生们只要读懂音符,就能进入一个律动的世界,跟随那一个个生动的音符,或慷慨激昂,或低吟浅唱,或跌宕起伏,或活泼轻盈,徜徉沉醉不知归。音乐最能陶冶人的心灵,它能将学生带入高雅的艺术殿堂,熏染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样举例说明下来,不难看出,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美育属性,将其挖掘出来,每节课一以贯之,学科之间形成的美育的合力,定然会凝聚成一股美育的力量,对学生的情操修养、人格养成必将大有裨益。
  三、在全科阅读中制定落实美育的评价标准
  美育由于不附着功利教育的色彩,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往往被忽视或轻放,为了确保美育的贯彻落实,不走样、不走形式、不搞噱头,学校制定了有关落实美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此标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确保美育的有效实施。
  标准中明确规定各学科要将落实美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教案中要对教学目标做出简要分析,要有具体的教学操作步骤来实施美育。同时,将有无美育目标,是否落实美育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项目指标,对教师们的日常课堂教学设置风向标,引导教师们以此为教学纲要,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全面落实。
  四、在全科阅读中完善落实美育的监督指导机制
  仅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不能保障美育的有效实施。建章立制之后,如果监督指导跟不上,标准便会沦为虚设。因此,学校在制定课堂教学落实美育的评价标准之后,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美育的监督指导机制,将美育落到实处。
  1.行政调研听课
  每月进行行政调研听课。由校长室、副校长室、教务处组成行政调研组,深入各级部、各学科的课堂,听常规课,将是否落实美育,有无落实美育的有效策略作为其中的一项调研内容,进行教学监督和教学指导。一方面增强教师们在这方面的教学意识,另一方面给予教师们一些关于落实美育的科学方法和策略指导,以美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美育的连锁效用,促进教学质量的动态提升。
  2.教学比武
  每学期举行一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将落实美育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以赛促研,以赛促教。通过比武的形式,营造集体教研的氛围,集中智慧、集体攻关,让教师们取长补短,以竞争的机制激发教师们潜心研究教学的动能,搭设平台,让成功经验、典型做法得以展示、传播和效法,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
  3.学生素养大赛
  每学年举行一次学生素养大赛。大赛每次的主题不同,但要求全员参与,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被肯定、被发现、被表彰,这个过程是培育人的最好的过程。比如全科的阅读素养大赛、合唱比赛、书画大赛、广播操比赛、劳动大赛、品德大赛等,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人人比素养,人人都是行家里手的竞争氛围。
  活动设立奖励机制。每次活动评选出阅读之星、歌唱之星、书画之星、體操之星、劳动之星、品德之星等,评选范围覆盖全班,营造出人人争星、人人有星的活动气氛。
  实践证明,素养大赛是配合学科教学实施美育的有效路径。它如一个大花坛,让各式各样的花儿开放,不管你是牡丹还是苔花,在这里都有绽放美丽的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儿童教育而言,关注儿童、呵护童心是根本。当下课堂多只以教材为源,静态固化,数学学习无法明确指向儿童真实的学习世界。指向呵护童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拓展可促进儿童学习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和谐发展,丰富和提升儿童的学习品质。从学习的疑问处、活动的意趣处、游戏的奇妙处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儿童真正成长。  【关键词】呵护童心 小学数学教学 资源拓展   童心是真诚、纯洁、坦荡的
【摘 要】新时代,科技的发展迅猛无比,生活日新月异。新时代呼唤新的阅读模式,不再仅是纸质书的阅读,而是外延更为宽泛的大阅读,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及需求的阅读。在大阅读的理念下,全体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基于生活,以各学科为中心,向课外、校外延展,全方位、多渠道地阅读,营造大阅读氛围,让阅读如同吃饭一样成为每个学生的必须,从而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动能。  【关键词】大阅读 学生成长 学习动能  一、大阅
“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看望參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发人深省。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超前教学、价格虚高等问题引发了很多社会讨论。前不久,因在收取费
【摘 要】 本文从“趣”入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作业练习设计,在读中寻“趣”、 做中寻“趣”、画中寻“趣”、 演中寻“趣”、想中寻“趣”。以“趣”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设计紧扣文章内涵的练习,让练习的内容更生动,更具趣味性,让学生爱上练习,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关键词】趣味性练习 语文练习 练习设计  有效的语文练习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巩固
【摘 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创建学校的特色。我校在创建过程中,主动选择特色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注重自主发展、内涵发展和文化发展,以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学校特色 改革与发展 策略与思考  学校特色是学校的名片,是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创建学校的特色。如何创建办学特色成为我校建设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当前我校特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校的办学
【摘 要】当下学生正是陶冶情操、培养习惯、强健身体、吸收知识的黄金时代,他们经过数年乃至十几年的校园洗礼,是否健康成长,能否适应当今社会至关重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好他们应是当务之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才、成人。  【关键词】压力 挫折 健康 成长  一、当下学生的多重角色  (一)升学竞争的“受害者”  现代教育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并不断呼
【摘 要】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观念,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师生是这个系统内的生命个体,教学互动则是师生在系统内的生命活动。基于生态课堂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力求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让师生在课堂环境中生成各种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呈现出自由、理想以及发展的生命样态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生态课堂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愈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师生交往互动。特别是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