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结合”的教学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文科根本属性的主要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实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是有些老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存在模糊的观点,出现了某些误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文悟道的教育效益,教师要准确把握文道结合点,因文而异,随机应变地采用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教育方式,走出以下三个教学误区。
  关键词:片面性;盲目性;单一性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道统一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文科根本属性的主要体现。因此,语文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发现有些老师存在模糊的观点,出现了某些误区。
  一、 教文弃道——语文学科教学的片面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情感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最深远的。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因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但是有些老师却没有透彻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属性,把思想品德教育错误地认为只是《道德与法治》的任务,只是片面、孤立地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渗透教育。再者是教师未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为思想教育的内容很少在试卷中直接体现出来。以上两种错误的认识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第一个误区。
  其实,小学语文科不仅是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表情达意、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文本内容中受到启迪、教育和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不要因为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在认识上与教学实践上削弱了思想教育。
  但是,也不能因为一强调要重视思想教育就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内容分析,孤立地添加政治色彩,甚至把思想性强的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忽略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我们应当把学文与悟道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协调统一、统筹兼顾,努力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潜移默化而又深入人心的语文课。
  二、 “画蛇添足”——文道结合的盲目性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既是要求老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素进行有效地渗透教育。但是有的老师未能把准文道结合点,牵强附会、节外生枝地进行思想教育,出现了画蛇添足的教学误区。例如:有的教师喜欢搞形式主义,无端地加上政治的尾巴,或在课堂结束时喊几句口号;有的却借教材中一个无关紧要的词句而小题大做,作漫无边际的政治思想议论;还有的却无中生有,无病呻吟,机械地不自然地在教学中插入一段说教性的政治议论;有的老师未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插入了与文本中心思想背道而驰、本末倒置的思想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我们要有发现文本中最佳文道结合点的慧眼,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准确领会教材所包含的情和理。其实每篇文章都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作者要讲的道理,并通过其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起到育人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细致地领会教材的内涵,这样才能抓住重点,因文而异地进行恰到好处的教学、教育活动。此外,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联系国家时势、审时度势地进行教育活动。
  三、 “千篇一律”——文道结合形式的单一性
  有的老师总是一成不变地在讲完一篇文章后才问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后,你们受到什么教育,受到什么启发?”显然,老师只是把思想品德教育当作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来完成的。如此单调重复的教育形式,仅仅在教完文章后说几句思想性强的语句,喊几句口号,学生是不喜欢接受的。因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在入情入理中才更容易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因此,教师更善于寻找最佳教育机遇,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最理想的教学环节中,使对学生思想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机械地说教。比如,可以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时有选择地渗透思想教育:①在介绍文章当时社会背景时;②在理解关键词语时;③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时;④在概括中心思想时;⑤在指导感情朗读课文时……
  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思想教育。通过开展参观调查,办小报、课外阅读、读书报告等活动,把课外与课内的教育有機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加深认识,提高教育水平。如: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博学多思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与悟道能力,更有利于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阅读水平和思想实际状况,及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目,有的放矢的布置阅读任务,并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教师不仅要坚持文道结合的教学原则,还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道结合点,因文而异,随机应变地采用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教育方式,不断拓展阅读面,走出以上的三个教学误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文悟道的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
农村学校营养餐的实施是一项的重要工作,它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农村孩子的关爱和温暖.本文就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实施情况展开了调查和研究,旨在不断总结,推陈出新,为科学有效
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这句名言深深地触动了我,如果学生能反思错题,那效果真的“不堪设想”呀!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种类及其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市某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该9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都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目的:基于提高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的目的,对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以六个月内科室接待的消化道病患为研究对象,统计其用药情况与恢复情况,发现用药不合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环境设计“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成效管控研究》(序号:315)。  摘要:当前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有所落伍,未能跟进现在学生学习和社会的发展。在越来越注重实践教育的同时,“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应运而生。在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当中,本文以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研
摘要:文章回顾了高校教材供应管理模式的发展与现状,阐述了高校教材供应社会化模式内涵、操作流程及其显著优势。  关键词:高校教材管理;教材供应;教材供应社会化  教材供应管理是高等学校全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教材建设和教材供应管理,是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保证。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信息化、网络化、移动互联时代的迅猛发展,高校传统教材供
摘要:历史的脚步总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每一步所留下的脚印都代表着有新的事件发生。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逐渐趋于成熟时,人类的许多机械性工作将不再存在。由于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使许多传统企业的工业设计改变了原来的发展模式,因为如果不做出相应的改变就有可能面临被毁灭的打击。许多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时代并不会因为个人而改变,而是经由经济发展和技术革命不断向前推进。  当然,这个
乡间有句谚语:滑不过黄鳝精不过鳖.可有个叫老憨的人,却偏偏是鳖精的克星.老憨捉鳖很独特,到了一方池塘,先拿眼逡巡一周,有鳖无鳖,便了然于胸.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将会点燃孩子健康成长的火花。快乐、幸福的心态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快乐、幸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身作则感染孩子”等具体的方法,就能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孩子;健康成长;科学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