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到无锡市的辅仁高级中学听课,一上午听了生物、化学和体育三节不同的课。在听了一节化学复习课后,我有一种莫名的失败感,因为作为一个曾经学得还不错的学生,再次聆听高中化学课时,我却如同听天书一般,忘记了曾经擅长的化学方程式。因此,我深深地陷入了思索:既然今天忘记了曾经学过的东西,那么当年为什么还要学化学呢?由化学我也想到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历来都是将学生的能力发展放在首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仍然是教师教学的首选目标。信息技术工具及其操作当然不可或缺,但更为关键的还应该是学生的能力发展。例如,2016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创新力(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将成为工作场所最为重要的前三项能力。”可见,只关注传统的操作技能是不符合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的。从学生个体内在发展的角度来说,让学生沉浸在理解、设计和建造一个新系统的创造性过程中,是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从全世界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来看,超越技能也已成为共识。例如,英国的Computing课程提出,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思维”和“创造力”来理解和改变世界。同时,美国提出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也强调计算思维的培养。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迎合了发展需要,在课程目标上全面改革,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体系将使学生不再只关注软件操作,而是真正追求全面发展。
当然,信息技术课程既然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就不能只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还需要改变教学方式。现今,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新型方式已逐渐走入中小学教学,国内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改变,从课程开始,落脚于教师的教学。作为教师,如果能品味课程的能力培养价值,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教学方式的改變付诸行动,那么我们必将给予学生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使其获得成就终身的学习经历。
(本刊编辑部 刘向永)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历来都是将学生的能力发展放在首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仍然是教师教学的首选目标。信息技术工具及其操作当然不可或缺,但更为关键的还应该是学生的能力发展。例如,2016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创新力(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将成为工作场所最为重要的前三项能力。”可见,只关注传统的操作技能是不符合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的。从学生个体内在发展的角度来说,让学生沉浸在理解、设计和建造一个新系统的创造性过程中,是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从全世界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来看,超越技能也已成为共识。例如,英国的Computing课程提出,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思维”和“创造力”来理解和改变世界。同时,美国提出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也强调计算思维的培养。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迎合了发展需要,在课程目标上全面改革,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体系将使学生不再只关注软件操作,而是真正追求全面发展。
当然,信息技术课程既然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就不能只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还需要改变教学方式。现今,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新型方式已逐渐走入中小学教学,国内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改变,从课程开始,落脚于教师的教学。作为教师,如果能品味课程的能力培养价值,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教学方式的改變付诸行动,那么我们必将给予学生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使其获得成就终身的学习经历。
(本刊编辑部 刘向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