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要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激发学生潜质的最主要因素,“问题”情境的创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观性,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环节。创造数学问题情境,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快速掌握数学原理,而且也能够为学生营造生动活跃的数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与思考。
  一、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意问题
  (一)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今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导师。”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效的教育,并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引发学生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因此,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性
  问题情境必须富含一定的数学内涵,具有大量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情境创设不能只是追求热闹、有趣,只注重观赏性,而忽略了本身的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掌握其包含的数学知识,从而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三)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问题情境的创造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运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事例表现出来,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融会贯通,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四)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问题的设置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问题太简单不能起到锻炼和诱发思考的效果,而太难将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细心留意学生的情况,按照学生现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提出适合其认知水平的问题,从而引发其探究思考。
  二、如何创设初中数学问题情境
  (一)善于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与数学典故给我们展现出了数学知识兴盛的过程,也体现出了知识的本质内涵。采用数学典型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领悟,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坐标系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关于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的故事。躺在床上正在冥思苦想怎样判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看到一只苍蝇掉在了蜘蛛网上,这时蜘蛛立刻爬过去将其逮住。欧拉一下就明白了“哦,可以按照蜘蛛一样采用网格来判定事物的位置”。老师适时引入坐标知识,采用网格来体现位置,这样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了。
  (二)在巩固练习中精设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巩固练习题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变换问题的形式,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对典型例题,教师可将已知条件与问题进行多层次转变,教导学生对变换前后题型的认知,并认真完成不同条件下问题的解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巩固自身知识并开发了逆向思维。巩固练习中无需布置大量的题目,只需要典型一题,认真落实,积极指导学生开发脑筋、积极探讨题目的正确解法,从不同的变换条件及问题的探讨出不同的解题方式,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身解题思维模式。其次,在设计练习问题是可运用一题多问的方式。教师精心选择练习题并多层次、多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一道题目的问题覆盖学生现已掌握知识的全部,从而加以引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以往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最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特意挑选出相同类型的数学题并加以综合。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中可以适当运用此题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从而在问题解法中概括出同类问题的解法,从而提高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能力。
  例如,化工企业储藏了400千克煤,烧煤技术的提升后,一天能节省3千克煤,从而提高了储藏煤比原计划多了20天,问粗藏的煤原计划花费多少天?每天耗费煤量为多少?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习题利用率,体现出了整课堂的知识重点,更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在问题解决中精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思维对于数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教师在问题解决中精设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趣味性、思考性、启示性,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在课堂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步步设疑,步步追问,学生在课堂中全面掌握了课堂重难点,这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而是新问题提出的重要阶段。这时,老师将所提的问题进行横向的拓宽与纵向的深入,循序渐进地设计系列发散题目,引导学生思维层层递进,探索新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这样无论从内容的发散还是解题思维的深入都能起到固本拓新之用。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在于‘不教’。”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不仅促进学生敢于思考、勇于辩驳教师意见,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也促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考察问题的能力,使得数学教学的课堂异彩纷呈、绚烂多姿。
  参考文献:
  [1]曾泽群.《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教学论文.2010,(01)
  [2]刘晓燕.《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有效数学学习》[J].中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7)
  (作者电话:13765418288;信箱:1287647211@qq.com)
其他文献
孩子天性喜欢幽默,爱讲笑话。唱一个歌谣揶揄同伴,不仅在欢乐的嬉戲中得到了愉悦,而且还有讽喻的意味。  说瞎话,长不大,  一长长个茄子把。  说瞎话,长不大,  长来长去像水筲。  说瞎话,长不大,  顶多长个窝把枣。  说瞎话,长不大,  一长长个武大郎。  注:  ①揶揄(yé yú):嘲笑;讥讽。  ②水筲(shāo):方言,水桶,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
我从教二十五年,一直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和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就必须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十分丰富,思维很活跃,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需要进行多种解答方案的分析、优选,对问题的探究都会提出不同的假想,得出不同的见解。小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现成答案的束缚,发散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千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地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作文时才不会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才会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诞生。  一、激发学生兴趣
一、活动背景  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因公殉职。翌年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3月份也就成为了“学雷锋月”。 半个世纪以来,每逢这个特殊的时间、这个特殊的季节,我们都会特别怀念那个时代的偶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雷锋精神要在他们的身上传承和发扬下去。三月学雷锋月,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二、班会目的  1、通过对雷锋精神的当
一、创业历程的回顾  1、作为社会主义创业者,您对国家建设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  恰如其分的说,我只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恐怕说不上什么贡献。总的来说,有如下这些:⑴自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多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物理教学应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全新的教育,它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教体育这门学科的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在体育这门学科的教育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树立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人们常说:“走自己的路,
花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花灯一词的概念也与时俱进,最初的“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现代“花灯”这个名词应该指物的花灯和一切有关花灯活动的总称。我国的花灯分布广泛、流派众多,有芷溪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等,各地花灯别具特色。弥渡县地处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是闻名全国的花灯之乡和民歌之乡。  一、弥渡花灯的起源  (一)民间传
牙末满编绘变,变,变——我是“普库将军”!变,变,变——我是“迪奥将军”!变,变,变——我是“卡塔将军”!  变,变,变——我是“麻尤将军”!变,变,变——我是“苏将军”!
内容摘要: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先行条件,有了写作的兴趣,从而才能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积累是学习的途径,多练笔是实践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尺度,给学生创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环境。  关键词:写作 兴趣 培养 中职生  多少年来,令中职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莫过于作文教学了。其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
吉首一学校5名学生被老师惩罚吃垃圾;80后爸爸带着脑瘫女儿做康健;国际儿童日,我们关注这些人和事  11月19日,湘西雅思实验学校,5名初一学生在这间教室里被班主任“罚吃垃圾”。  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与六一国际儿童节不同,儿童节是孩子们庆祝的节日,而国际儿童日具有象征意义。  本报今天推出“国际儿童日”策划,是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儿童的权益:包括身体、心理及学习等方面。  11月19日下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