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ji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话说:男孩亲妈妈,女孩亲爸爸,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而我一直与爸爸不怎么亲,反倒有点儿怕他。爸爸个子不高,但五官周正且有特点:眉毛短而浓重,生气时会皱在一起。最令我惧怕的还是他那深如潭水的眼睛,那是一种纯正的、不带一点儿杂质的黑。生气时的目光比平常还要深邃,简直叫你不敢直视,生怕被吞进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爸爸的“严父”形象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对我很严厉,甚至可称之为严苛(即使爸爸的说教大多是对的,但他“残暴”的风格,让我本能地抗拒),因此我很少同他说心里话。
  我上小学时的某一天,父亲节快到了,老师让我们每人画一张节日贺卡,写上诸如“我爱你”之类的话。我画完后回家送给了爸爸,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平静地收下了。后来的一些节日或他的生日,我再也不送他礼物了。可能他和我想的一样,觉得没必要。这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总是别别扭扭的,好像只有父母送给我礼物才是理所应当的。
  生活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着。爸爸给我的爱,和我回报他的极少的那一点爱,犹如泉水流入广阔的沙漠。我的那一滴不见了,爸爸的海洋里似乎只留下一小片潮湿。我努力捕捉着亲切的画面———生病时爸爸焦急的目光、每天接送我上下学……这些老生常谈的事写在纸上,谁也不会留意那湿润的一点点。
  倒是爸爸生气或批评我时,我记得格外清楚。一闭眼,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似的,惹他生气了,他训我,我反驳,两人从未想过用什么办法避免习以为常的父女战争。最终以我使劲关上房门,泪如雨下哭一场结束,再花上两三天时间平复心情,如此反反复复。
  爸爸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迫切地想把一切他认为正确的道理强行灌入我的大脑中;我一如既往地抵制,从未尝试理解或改变,我们都像被梦魇压住的梦中人。
  直到有一次我们全家去郊游。那天天气很好,我想上山看看。妈妈说明后天再去吧,我不同意,强烈要求马上出发。妈妈问了爸爸几句話,爸爸只是摇了摇头说没事,便带着我们上山了。没想到山路那么难走,弯弯曲曲,车辆又多,我看了会儿山景便睡着了。醒来时太阳已落山,该吃晚饭了,我下车玩了不到半个小时又闹着回去吃饭。妈妈劝我等等,说在山路开车很累,让爸爸休息休息,可我完全不在乎,吵闹着赶紧回去。爸爸没说什么,淡淡地笑了笑,明亮的眼神黯淡了许多……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天已全黑。我趴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那漆黑不见底的山谷像一个大旋涡,似乎要把我们吞进无边的黑暗中,我忽然感到头昏眼花,晕车了。我躺在妈妈的腿上,从后视镜里看到爸爸,发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嘴唇微微张开,呼吸急促,我的心头立刻掠过一阵奇特的感觉,又迷迷糊糊睡着了。
  之后的事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第二天早上,爸爸发了高烧,我这才知道,我提出上山前,爸爸就感冒发烧了。我呆住了,敏感细腻的我连这都没发现,联想起昨天晚上那几十公里的山路,是发着烧的爸爸坚持下来的……
  我猛然意识到:如果那天爸爸病倒了,或者在崎岖的山路上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这一切,仅仅因为我的一句话、我的任性……
  我终于发现沙漠里的一条溪流。
  在我心里,爸爸永远是广阔的海洋。
  教师点评
  文章开篇对父亲的外貌进行描写,为下文父亲对自己的态度埋下伏笔。回想与父亲相处的点滴细节,小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心理描写,衬托出父亲的严苛和“我”的不理解。在郊游过程中,通过描写外部环境渲染紧张不安的氛围,衬托抱病的父亲依然满足女儿愿望的舐犊之情。文章运用外貌、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前后对比,突出不善言辞的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文章还可以加入语言的细节描写,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人物性格。(郑秀明)
其他文献
外公说,他年轻时去过许多地方:上海、河南、浙江……他还去过新疆,他说那儿有他一生也忘不掉的仿佛要刺破天际的雪山……  外公去这些地方,不是旅游观光。他是一名码头工人,没上过一天学,但走南闯北的经历让他格外骄傲、自豪。  外公个子不高,体形精瘦,他的笑声着实响亮,力气也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小时候,我常去外公工作的码头玩耍。浅浅的河滩,金色的沙石,黄雾弥漫,阳光给码头工人的胳膊镀上了一层古铜色的光泽,劳
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你多么欢乐地展开你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在墨黑的夜空点燃自己,为远方的你送去一丝光明。  ———泰戈尔《萤火虫》  一个无月的夜晚,天空乌蒙蒙的,几颗星星闪着微光,很寂寥,如同我暗淡的心情……  终于回到久别的校园,信心满满地迎接开学“见面礼”———摸底考试。可最终的成绩惨不忍睹。
曾有一位记者询问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的成功秘诀。舒尔茨回答说,事业要有一个刻度,随后他给记者讲了三个故事。  星巴克每天要消耗大量牛奶,为了保证质量,舒尔茨立下一条规矩:所有门店一律不准使用前一天剩下的牛奶。北美洲一家分店的店长为了防止浪费,在蒸馏机里打上刻度,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精准倒入牛奶,从那天起,舒尔茨就下令所有门店推广这种方法:这是星巴克事业的刻度。  有一次,星巴克的一位临时工被查出患了重
事件回放<<<<  2019年11月13日,一则消息让中国文物爱好者百感交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捐赠者是澳门的何鸿燊先生。至此,圆明园十二尊兽首铜像已有七尊回归。  时事鲜评  圆明园命运的起伏跌宕,记录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的悲凉与屈辱。因此,每一尊兽首的回归,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这次回归的马首在十二生肖兽首中
事件回放<<<<  近来,在很多报道与综艺节目里,清华北大的學子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报道里,他们总是与文体双优、多才多艺、外貌出众等标签挂钩。  时事鲜评  如果你上网搜索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子,总能看到诸如“平时很轻松,从来不上补习班”“考前不复习,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等报道,仿佛考上“清北”的孩子都是不用努力的天才。在很多新闻报道和综艺节目的塑造下,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子被贴上了文体双优、多才
肚有蚊子等
期刊
教育  用善意编织青春  2020年1月,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温暖人心的新闻: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中学的初二女生郑伊敏每天都会乘坐109路末班公交车,并坚持在公交车上捡垃圾、关窗户三百多天。  一次,109路末班公交车司机夏师傅对车上的学生乘客说:“孩子们,你们不要在车上扔垃圾,下车后随手关好窗户,不然我下班后还要做一遍卫生。我都60岁了,你们要体谅一下呀!”郑伊敏将夏师傅随口一说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此
在一个满眼绿色的夏天,吹着温柔的风,到家門口的参天大树下“探险”,突然看见两只粗心的小龙猫边走边掉落一颗颗橡果,于是跟着它们,来到生机盎然的神秘树洞,跳在大龙猫毛茸茸的肚子上懒懒地睡上一觉……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夏天!2018年年末,1988年出品的日本动画电影《龙猫》在中国上映,小朋友们由此爱上了那只灰色的大龙猫,而他们发现,电影院里的爸爸妈妈也开心得像个孩子。  编辑有话说  有人说,30年过
夏,挽住风的臂膀,一步步走來了。  蕴藏在地表下的热能好似从每根草、每棵树,甚至每粒土里进出来。慢慢地,悄悄地,当那热能升腾到天空时,便传来蝉的聒噪声。  清晨,我走在蝉的聒噪声里。两旁的地面上、行道树下静静地伏着好些棕黄色的蝉蜕。  我拾起一只,轻轻放在手中观察。那蝉蜕上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红土,风尘仆仆的样子,讲述着它的主人漫长的蜕变故事。  蝉蜕上的三对足乖巧地立着,不失生机,而它的眼部已变得空
沿着小巷走七八里路,拐过四五个弯,经过几家灰扑扑的店,走过一座架在干涸的河上的桥,有一座白铁门的小院,那就是我曾居住的地方。  你若透过门缝向里望去,指不定会望见三个孩子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拉千张布的身影。大舅舅家并不富裕,靠做千张的小本生意过活。早晨五点,公鸡还没有打鸣儿,舅妈就匆匆从楼上下来了,乌黑的长辫子编得清爽,乖巧地贴在头皮上纹丝不动。她会用带漏孔的钢勺从桶里捞出头天晚上浸泡着的黄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