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ye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以六环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推动小学语文落实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六环教学;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语文;创新
  当前小学已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改革,各科教学模式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语文亦然。但由于农村地区受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课程改革并未得到完全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成了农村小学语文突破制约的重要途径。
  “六环”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借助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手段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改革,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深入推进,最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共同助力课堂教与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对于一节课来说,精彩的开端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就应该设置一段扣人心弦、构思巧妙的导课内容,以此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并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兴趣与求知欲。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我就创设了话题导入的形式,组织学生探讨并思考“说谎对不对”。很多同学都义正词严地说:“老师,说谎肯定是不对的,您不是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吗?”我笑着点点头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欺骗,同时很多时候谎言确实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有些谎言确是善良的,能给人带来真诚和温暖。”看着学生似懂非懂的样子,我趁机说道:“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谎言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那我们翻到课本第44页,一同去感受那份温暖吧!”通过这样的课前导入,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探究欲,在课堂学习中也更加有效率。
  二、 问题导学,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如何谈得上具有艺术性就值得我们教学工作者深思。我认为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那么问题才有价值,再加之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老师传授知识接纳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考虑整体性,所提问题要有层次,以便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问题掌握所学知识。例如,依旧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为例,在学生掌握全文主旨大意后,我设计了如下思考题:
  1. 结合上下文找出每段中心句;2. 整体阅读全文,叙述故事大意;3. 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4. “我”在看到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会有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他又会怎么做?这几个问题难度依次提升,是专门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所设计的,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分层次的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思考逐渐掌握课本内容。
  三、 小组合作,探究重点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往往无法及时感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忽略现象,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讲解不够深入,但是如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就能够有效解决。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时,我就先将学生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文中的生字难词进行内部消化,然后由学生对自己认为文章中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美景的词句分享给其他学生,同时组内探讨作者采用了何种描写手法(先概括后具体),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索溪峪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四、 点评展示,鼓励参与
  “六环教学”崇尚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和谐融洽的课堂文化,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广博吸纳的优良品质,行为展示作为“六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去探寻问题的本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教学后,在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后,我将学生均衡划分为三个小组,提取出课文中鲁滨逊和“星期五”勇救船长的故事进行即兴表演。为了能够演好学生势必要融入角色之中,去分析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模仿人物的语气行为,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从中体会到鲁滨逊面对厄运,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助力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重难点。
  五、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完整的课堂结构少不了检测环节,检测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表格、流程图等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由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合作解答。检测反馈的核心在于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拿着红笔进行巡视批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搜集,并在课堂中再次集中讲解。
  六、 小结归纳,强化巩固
  课堂小结的作用就是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提供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因此,在进行课后总结时形式应当灵活多变,不能墨守成规。当然,课堂小结并不是教师一人之事,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概括,鼓励学生参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问题留给学生。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在课堂收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我国明代也有一位官员,他的探索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千年前的飞天梦的实现在今朝实现。”通过这段话,我很自然地向学生暗示了下堂课的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的结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下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六环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当然任何一个课堂模式的完善与成熟都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庄建龙.“自学——共研”六环教学模式探微[J].教学与管理,2002(12):25-26.
  [2]陈灵灵.六环三步模式——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現代农村科技,2015(19):63.
  作者简介:夏丹丹,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协商教学是指通过多方协商形成共识,确定学什么、怎样学和学得怎么样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实施协商教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专制局面,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在协商中张扬个性,发展自我,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有效地扭转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关键词:协商;条件;内容;策略     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协商教学让学生通
摘要:《夹竹桃》是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精品。文章用朴实的语言,如叙家常而又舒张有致地抒写了对夹竹桃的“爱”——“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文章语言质朴且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汉语的魅力。如何让《夹竹桃》一课,如一首清新婉约的小诗,在学生心间缓缓流淌,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夹竹桃相遇、相知、相惜,沉醉向桃花更艳处漫溯。  关键词:桃花依旧笑春风
摘 要:以《哦,香雪》的授课为例,探究素养立意下高中语文阅读新课型的研究与实践,即以语文学习活动为支撑,构建“内容 方法=活动思路”的整体框架,依托评点法贯串课堂,在课堂淤塞处或文本精妙处或拓展迁移处创设情境场,切实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究,在学习文本内容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习活动;评点法;情境活动;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学习和受教育过程中形成或培养起来的内在
摘要: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師应结合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符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教学,在游戏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与提问,善于倾听他人发言,反思当堂的得失,并在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中总结与复习,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数学知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提高能力;教学有
摘 要:本文从生本主义角度提出给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自由对话与拓展延伸,从而利于其在主动融入语篇阅读中获得深层理解。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引领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多元表达中强化识记运用,能唤醒学生的积极探知意识,切实增强其文化素养与知识视野。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留白;对话  阅读的理解有很多种答案,诸如“阅读是学生、教师、课本之间对话”“阅读是学生主观看,并且形成的一种体验与
摘 要:培养学生自主整理,把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课离不开练习,练习的设计应该遵循“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回顾反思,积累学习经验,提升综合素养。从而在《整理与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外显能力。  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网;分层练习;数学思维外显能力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
摘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笔者得出一个粗浅的结论:有了问题才会有进步,有了问题才会有发展。同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同的道理,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需要问题的刺激,其智力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问题的推动。下面对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和小学生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课堂提问;智力发展;巧妙设问  一、 课堂提问与学生智力发展的关系  问题是促进人类思考
摘 要:方程的学习是学生突破算术思维,形成代数思维的重要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走进学生的世界,提出淡化概念形式,立足学生需要,理清算式与等式关系的教学设计理念,呈现凸显本质下的小学数学认识方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凸顯本质;小学数学;认识方程;教学策略     方程的学习是学生发展代数思维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目标的稳步推进,小学课改教学进入了攻坚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作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为例,通过导入合作探究法,在运用桑代克的学习律理论基础上,通过课程讲解来对方法和理论的使用进行一一过程分析,希望能通过此方法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合作探究法;桑代克;数学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不管是在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等方面发生了
摘 要:我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由全普及提高转向强化内涵建设、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福州市于2018年5月31日举行了首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同年12月分别形成市级与县级结果报告。本文阐述了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概况,通过本次全面质量监测工作的实践经历,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不断推进福州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质量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质量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