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美的叙事建构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是作者唯一一部兼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文学特征的作品。《活着》一经出版,便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当时甚至现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将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和血腥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面对现实的不幸和痛苦,生命的本真就是“活着”,而对现实的暴力甚至夸张的描写中,也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和渴望。本文就以人性美为视点,以叙述学的手法分析余华的作品《活着》。
  关键词:视角转换;声音叠加;人性美
  《活着》讲述了一个老人——“富贵”经历历史的洪流后依然顽强生存着,他在晚年买下了一头老牛,也叫“富贵”,两个“富贵”相依为命的活着。老人原是个富贵的公子哥,却落魄如此,他送走了自己所有的亲人,自己却依然活着,经历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他本应对人生有诸多感慨,但小说却几笔带过他从前的艰难岁月,而将笔端停留在他和那头老牛上,以此来表达老人的生命观。本文试图以叙述学的方式来分析小说《活着》,从作者叙述视角的转换解读小说所建构的人性美。
  一、视角的转换造成叙述的层次感
  小说的叙述从“我”开始,“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叙述者“我”回忆那年夏天遇到老人的事情。这是外叙述者“我”由于时间的差异造成视角和声音的分离,叙述者站在时间的此段回忆彼端,声音是现在的,而视角却是当时的,这形成了第一层。小说接下来描写的是老人的回忆,主要描写的是老人与牛的相遇和一段生活经历,这一部分的叙述者是老人,构成了小说的内叙述层面。这样,回忆镶嵌着回忆,叙述套着叙述,就构成了外叙述与内叙述的结构,也是视角的转换。“我”的叙述构成了小说的框架,支撑着叙述的前进。小说分别在首尾出现叙述者“我”。小说开篇“我”的叙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缘由,明媚的夏天,“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在茂盛的树下,“我”与老人不期而遇。叙述者不紧不慢的叙述,营造了一种轻松而又历史感的氛围。小说结尾“我”对老人及环境的描写,隐隐表现了“我”对老人的态度。老人讲述完自己的故事后,牵着老牛,唱着粗哑的歌,徐徐离去,同时还描写了村妇和农人,营造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叙述者“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倾听老人的故事,并留下了感动,同时也侧面勾画出老人坚韧的生命力和人性美。
  二、视角与声音的交叉使人物立体化
  文章的主体是老人的回忆,这形成文章的主要视角,但在老人的叙述中还参杂着其他的声音。老人详细叙述了买牛的经历。他在晒场上看到待宰的老牛,“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便动了恻隐之心,“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在再三犹豫下,老人决定买下这头老牛。这是老人视角下的宰牛和买牛的事件,然而在众人眼里,这头老牛不过是用来果腹的食物,而老人的行为更是可笑。首先是杀牛的人不敢相信的问了一句:“你说什么?”随后又和众人一起嘲笑起老人,对老人的行为感到不解和疑惑。这一场景下的老人和众人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众人麻木的映衬下,凸显了老人的慈悲与善良。之后村里人的态度也作为一种声音,与老人的叙述交叉,丰富了老人的形象。老人把牛拉回村里后,全村人都去看热闹,有人嘲讽的说到:“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有的村民预言老牛活不长,也有的村民调侃老人与牛长得像。对于村民的议论,老人怀着善意,并不计较,而且还美滋滋的给它起了自己的名字——“富贵”。面对众人的非议,老人自在的过着自己的生活,而待老牛就如同自己的伙伴。在这诸种交织的声音中,使老人的形象立体化,表现出老人人性的光辉。
  三、视角的限制形成主题意蕴
  小说中,牛是一种独异的存在,牛的生命与老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老人买牛的时候也是有自己活不了几年的动机,才从屠刀下救下那头老牛,谁知两三年过去了,老人与牛都还活着。牛在这里成了一种意象,并与老人的生命形成一种转喻,尤其表现在两人的名字都是“富贵”这一点上。然而由于牛的生物性,文章并没有描写老牛的心理活动,而是从老人的叙述中有所体现,这就形成了有限的视角,给牛这一意象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暗含着主题意蕴。小说中的牛是有情通人性的,在知道要被杀的时候会流眼泪,知道被救了时候会亲热,甚至会通过劳作报恩。老人与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亦步亦趋,老人劳作,牛也劳作,老人休息,牛亦然。牛是老人的投射,通过牛,我们看到了老人的身影——有情有义,散发着人性美。牛是象征,代表着一种生命存在,辛苦劳作一辈子,却终不免成为人们的口粮,然而,尽管如此,牛亦然勤勤恳恳履行着自己的使命。老人“富贵”经历历史的浪潮,生命的起起伏伏,终不免破败与死亡,然而,他在人生的颠簸中没有失掉人性,反而愈发坚韧的活着。
  小说整体框架是两层叙述结构,同时还交织着不同的视角和声音,这些都形成叙事力量,共同塑造了老人“富贵”这一形象,烘托了老人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5-45.
  [2]余盛祥,王慧英.生活的苦難艺术的审美——浅析余华《活着》[J].黑河学刊,2010,9.
  作者简介:
  许任雪(199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6级文艺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论。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部地区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地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国有企业扩招潜力“透支”,就业需求将大为减少。当前世界局势多变,中东政变、欧洲经济滑坡、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等,导致国际贸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影响大学生就业。同时国际就业市场对我国的劳动力输出、跨国就业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以此为背景来分析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消费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自身的消费群体以及不同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意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会对社会消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客观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些基本现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型集团公司不再满足本土市场,纷纷将其品牌推向国际市场,这些公司将其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之前,为了本公司产品为目标市场所在国消费者所接受,首先其品牌名称、图案、产品说明等都需要使用目标市场所在国语言,尤其是品牌名称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阐明在遵循文化顺应背景下的英语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品牌名称;翻译方法;文化顺应  一、前言  品牌即商标,主要包括品牌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现代社会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领导体制,使技術文化拥有很大的空间发展,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社会生活形式,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利用快速发达的生产技术丰富的人类社会的物质产品,当人们在享受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将属于人类自己最重要的自由拱手相让。使整个人类社会高度机械化,不断的让人类产生不同的虚假需求。  关键词:科学技术;机械化;虚假需求  科学技术是存在于我们整个人类社会
摘 要:语感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语感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发现藏族学生在语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影响藏族学生汉语语感的因素,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藏族学生;汉语语感;培养  影自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提出“语感”这一概念以来,有关语感的研究的可谓是层出不穷,众多学者从不同领域对语感进行本质的界定,夏丏尊最初认为“对
摘 要:我所在的农村地区已经比较富裕,农民家庭大多数有电脑和互联网,运用电脑的活跃者就是初中生,而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已广泛使用,中学英语教学的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是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信息技术;主动参与  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课内课外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自测题、
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也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依据。在对外汉语教材尤其是初级阶段教材中词汇起着重要作用,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信息,但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递信息。对于零基础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就是教材,可见词汇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在众多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成功之路》系列教材成为了新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的佼佼者。本文以《成功之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下,情感教育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对情感教育以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具体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重要性;有效策略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
摘 要:在近世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所谓代数系统,即带有运算的集合。近世代数在数学的其他分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里都有很重要的应用,而在近世代数中,结合律、交换律以及同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探讨了同态和代数运算中结合律的应用以及交换律成立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结合律;交换律;同态  定义:一个[A×B到D]的映射叫做一个[A×B到D]的代数运算。  例题:[A={3},B={2},D={对,错}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英语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应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为英语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