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装饰风格的几种表现手法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nm0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绘画的装饰风格,是指作者在艺术形象的组织中,采用装饰图案的手法将现实对象加以组织配置。这种装饰手法不同于以真实再现对象为特点的一般的绘画描写手法,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依照内容的需要,按照美的法则,强调造型因素中某些值得强调的东西。它使作品的主题更鲜明,使艺术形式更适合表达特定的内容,更适应于人们审美的欣赏要求。
  中国画的装饰风格有多方面的表现。中国画饱满均衡的构图、夸张精炼的形象、纯熟的线条、明朗的色彩以及衣服器物和某些具体细节的图案化处理等结合在一起,使装饰风格成为中国画的造型手段之一。
  
  一、中国画的线条本身具有装饰风格
  
  中国画常常通过简练的线条,将复杂的自然现象做程式化、图案化的概括。例如,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装饰风格,线条就起着很主要的作用。我们从满壁飞舞的线条中,可以看到民间画家是怎样通过简练的线描,把复杂的自然现象做定型化、程式化的处理。飘舞的裙带、怒张的发须、繁复的衣褶,都是采用装饰图案的手法而组织得有条有理,具有鲜明的节奏感。特别是浮动的云彩、跳跃的火焰,作者都做了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的处理。其中有这样一壁云彩,作者用柔和流动的线条把这些浮荡着、作喷吐状的彩云,组织成条带状、漩涡状、轻烟状等各式各样的纹样,使得飘忽不定的云彩变成定型的、可以触摸的东西。在这些规律化、定型化中,可以使我们了解到艺术家通过线条提炼自然现象的艺术功力。可见线条本身就具有表现与装饰两种功能,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其线条的轻重刚柔、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虚实收放的合乎规律的运用,都构成了画面的装饰美,产生了节奏感。
  
  二、中国画装饰风格在色彩上的表现,在于鲜艳的纯原色或接近原色和对比色的使用
  
  中国重彩画里所使用的颜色主要是石青、石绿、石黄、朱砂、白粉以及少量的间色。将这些单纯浓重的颜色平涂,可以使画面干净明快、富丽堂皇,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写意画也和重彩画一样,为了表现某种题材以及审美形式的要求,常常将某些色彩加以强调夸张,某些色彩加以想象变化,以形成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中国民间的年画在色彩的装饰风格方面,更为鲜明,更为独特。一般的民间年画几乎都是用红、黄、绿、蓝、黑等几种单纯的色彩,而我们民间的艺术大师们,却能够将这大量强烈的对比色控制起来,使对比色在交互作用中产生中间色光。色彩在平涂中具有节奏,在对比中取得调和,当然墨线的分界在色彩上也起一定的调和作用。因此,民间年画色彩的装饰风格一般都能达到视觉上绚烂强烈,心理上轻快愉悦的效果。
  
  三、中国画的装饰风格还表现在画面上大量的丰富繁复的图案花纹
  
  中国工笔人物画更是不能离开装饰图案,它总是将服装器物上实际存在的纹样图案,如实细腻地直接描写出来。法国人波西尔在《中国美术》中这样谈到中国画:“近世中国画工,用意绵密,画体纤巧;常不肯牺牲小节以全大体。虽画中陪衬之物,亦精细描绘,视之如主要画像。其在肖像画法,此种谬误尤易显见。凡礼服上之绣花,冠冕上之顶戴,以及颈珠玉带上之佩饰无一样不肖其原制,焕然求备。其视之也,凡与肖像之面容手态,无分轩云。”可是,波西尔不明白,中国画这样重视“小节”的原因正在于:这些“小节”的精细描绘衬托了主题、充实了主题。中国工笔人物画只画线条不画明暗,几根线条一画,颇大的面积内都是空白的。如果把这些装饰的“小节”加以精绘细描,那整体就显得充实了,画面也更富丽堂皇。
  
  四、中国画的装饰风格还表现在对画面上细节图案的处理
  
  在花鸟画中,赵佶《柳鸭芦雁图》中一片片、一圈圈的鸟羽处理,可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在山水画中,则是各种表现程式的夹叶、点叶、松针、行云、流水,以至勾金点翠等,都是属于这种表现手法。
  关于装饰风格的构图,我以民间年画为例。一般民间年画总是采取丰满、均衡、对称的构图。如门画,不管是《秦琼、敬德》,还是《送子图》《送母图》之类,总是采用对称均衡的构图;而人物形象则尽量采用戏剧性的装饰手法。民间年画中还有将装饰图案直接组织在画面里的,如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如意图》《连年有余》等作品,都是将胖娃娃和吉庆的图案结合在一起。
  装饰风格的构图当然不仅体现于民间年画,中国画为适应不同需要,创造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大至嶂壁、中堂,小到册面、扇面,都做了灵活的处理。散点透视的创造更为装饰风格构图开辟了广阔的活动余地。中国画构图一般是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用取了平面布局的构图处理,在平面布局中又很强调宾主、虚实、呼应、开合这些构图的法则,同时也用装饰的法则。中国画强调画面上虚实关系的处理,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黑白对比与调和的问题;也就是“疏密”“大空小空”“繁简”等问题;中国画中“密处密”“疏处疏”“不齐而齐”“齐而不齐”以及“不齐弧三角”等,都与构图的装饰要求有关。
  以上是中国画装饰风格的几种表现手法。此外,题跋印章等也和画面的装饰风格有关,而装饰风格在中国画里的表现也不是一律的,某些作品这种手法采用得多一点,另一些作品则可能少一些。一般说来,工笔画比写意画更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改的春风恰恰又给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创新的大门。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以下四字原则,下面就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信    所谓“信”,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中学教师,绝不能认为中学生只能接受而不会创造,轻视他们的创造潜能。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时常会见到学生迸发出的创新火花。例如一次以“烦恼”为话题
把一些局部的建设性、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作为中国整体性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先声,是十分必要也是完全可能的。教育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强有力的推动,需要自下而上的地方教育
课改 聚焦  2004年秋季,广东省成为全国4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之一。作为广东省新课改的主要先行者,广州市全面进入新课改实验,其课程改革的成效与不足,不仅对广东全省的新课改具有启发和警策意义,而且一直都是整个基础教育领域密切关注的焦点。    广州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2004年秋季开始,至今已完成了第一个周期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了新课程的实
那是4年前我任初一班主任时发生的一件事。接手新班三个星期后,学校安排班主任为学生建立学籍档案。往年的经验告诉我,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因此一开始,我便作了严格的要求,翻来覆去强调了许多遍,告诫学生一定要细心,千万别漏填、错填。随后,我便将印有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等内容的《个人档案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填好后交上来,由我一一审验。  十几分钟后,我便开始
一、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促有效迁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主旨和精神实质,领会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联系。教师要找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与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是语言文字的全新创造,是心灵的自由飞翔,是思想在无限广袤的时空中纵横驰骋的有力翅膀。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课文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的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