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也有八卦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o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历经三百年的清王朝正步人风烛残年,行进步履蹒跚,运作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这是一个大时代,时事造英雄造就了灿若星河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被历史塑造,也在塑造历史。
  中国历代史学都抱英雄史观。只青睐成功者和大人物,浓墨重彩勾勒,失落者和小人物都被打人冷宫,只漫画素描速写。
  司马迁的《史记》,对大人物又做本家,又做列传,而小人物则一笔带过。而张鸣先生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只写历史大背景中的小人物,小细节。这些人,是被传统的史学家遗忘在历史角落的边角料,在以往的英雄史观中,他们难有露脸的机会。而张鸣先生的新书为这群小人物量身定做了一个舞台,让这些小人物带着历史的细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如同作者所说“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历史”。不能因为小人物人微言轻,就剥夺他们在历史舞台抛头露脸的机会。
  作者以“幕”为章节标题,把辛亥革命设定成一出多幕剧,让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悉数登场:写晚清社会五花八门的怪异现象,写革命起势时形形色色走过场的角色,写末世贵胄的萎靡腐败生活,写跑龙套的角色上蹿下跳地争夺更多的出场机会,写理想主义的革命者和“有组织无纪律”的会党联手的逸闻,写革命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选取的切入点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辛亥,颠覆了我们对辛亥革命符号化的印象。在我们以住的记忆中,我们从教科书中读到的革命者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人物;教科书中的革命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任何人和事都扭不过时代的车轮;教科书中的改朝换代都如同新陈代谢一般,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然而作者却有意把辛亥革命中标杆、标签化的事件隐去,从旁枝末节旁敲侧击,试图还原历史真相。
  在作者眼中这场革命充满了偶然性。“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另一个轨道上。”
  在作者眼中这是一场低烈度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不是革命太凶猛,只因清朝太无能。革命只不过是剪剪辫子走走过场,象征性地揭掉衙门房顶上的几片瓦,只是上层社会的“意识打斗”,革命过后日子依然照旧,摇晃的中国依旧风雨飘摇。
  以前史家写辛亥革命,眼光只触及金字塔的最上层,造成的后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张鸣先生把姿态放低,于是视野就开阔了,全方位,多角度,给读者展示整个革命生态链。
  尽管把一些不入流的角色写进书中,有一些八卦与野史的味道,但给历史来一些八卦,讲一些花边新闻,或许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读懂历史。
  “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作者写在本书扉页上的话。读罢此书,才突然发现辛亥竟然如此值得玩味,那些历史人物竟然如此率真可爱——作者的目的达到了,看了比书的人经过书本熏陶后,已经在开始给革命重新画像,从历史书的雷池里跳出。
  伍立杨说:“英雄的气息,随烟云散尽,终于还有些许残凝在牙黄的卷轴零帙中,待有心人去激活。”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年,谁还愿意真的去了解体味他们?被龟蛇锁住的大江还能否见证那些已逝的风流人物?黄鹤一去知何处?幸好还有伍立杨这样的写作者笔耕不辍,为我们尽力还原那些人物们的遗世独立,以及他们遗落世间的精诚与傲岸。这是福祉,是泽被后世的财富,我们应该或者必须接受这种福佑,为我们也为后来者。
  全书以辛亥革命为基点,采用分章标节的方式,围绕辛亥革命的重要人与事均得以体现,大而不乱,细而有序,有点《万历十五年》的余韵。
  作为第一部以章回体架构描述辛亥革命的书籍,《辛亥革命风云录》高度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也更生动且细腻地讲述了清王朝从崛起直至没落、灭亡的全过程。而此书的重点部分则是对统一全国、太平天国起义和辛亥革命运动的介绍,期间,当属对辛亥革命描写最真实详尽,波澜壮阔,生动传神,再现了孙中山伦敦蒙难、同盟会及光复会成立、惠州起义、河口战役、安庆起义、秋瑾就义、黄花岗之役、汪精卫刺杀摄政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十七省独立、南京争夺战、汉口保卫战、彭家珍刺杀良弼、南北和谈、宣统逊位、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刻画了孙中山、黄兴、黎元洪、林觉民、蔡元培、章炳麟、秋瑾、徐锡麟、陶成章、汪兆铭、伍廷芳、徐绍祯、胡汉民及袁世凯、康有为、载沣、端方、瑞澂、张鸣岐、赵尔丰、张勋等数百名近代史上几乎全部著名人物。充分地展现了辛亥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结构完整,行文流畅,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历史类书籍。
  1911年,清朝即将灭亡的那一年,在中国的政治心脏北京,从表面上看,却显得格外的平静、安谧,充满了进步、现代甚至祥和的色彩。大时代暴风骤雨的剧变之前,往往都是如此波谲云诡地给人以无边的假象。这个国家看似平静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革命!
  通俗历史作家赫连勃勃大王以史学家的眼光分析革命的必然与或然,清王朝灭亡的宿命,同时还将历史镜头拉回到一百年前,聚焦那些焦点人物,深度解析辛亥革命的宏大历史和微细场景。
  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从而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道、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录,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其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所述事件皆有听本,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其他文献
彤姐好。  我27岁,第-次恋爱。男友与我同岁。我们认识于两年前,开始的时候,qq聊天,发短信,周末一起出去玩,然后,他就跟我说要我当他的女朋友,我同意。然后,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我都很平静,感觉也很舒服,但没激情。他虽然不是特别浪漫的那种,但也会给我快递礼物并附上一张贺卡写着“我会—直爱你直到你不爱我为止”,把我感动到落泪。  他曾经跟我说他最喜欢的就是舒适悠闲的生活。他现在工作很清闲,上班
期刊
我出生在御河之边,成长在海河之畔,是典型的老天津卫。关于杨柳青人“赶大营”的传说,少年时就听老人讲过。从事绘画工作以后,我十分关心天津历史、天津民俗、杨柳青人“赶人营”的故事。2004年创作的万米长卷《寒秋津卫图》和2006年创作的十米长卷《西域商旅图》中,对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历史壮举部有所表现。但之前,尚未到过“赶人营”的终点——新疆,画面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留下些许遗憾。由此产生了“寻踪人营
期刊
春末夏初,又是一季求职热来袭。毕业生忙着跑校园招聘会,在网上到处投简历;有心跳槽的职场中^也开始思考是否要换个新工作、找个新起点。招聘会开了一茬又一茬,公司面试见了一家又一家,求职之路如今年的气候一样,四处风沙,不仔细甄选,很容易迷了眼。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到底应该是持着已经成就的经验继续向上发展,还是及时转型换个方向?应届生应该选择500强的大公司求稳定,还是从小公司做起求发展呢?《职来职往》与《
期刊
年少时,我生活在一个以古莲子而闻名的小城。  满塘莲花,风吹荷动,清香盈绕。莲花的香,比别的花儿不同,淡雅清丽,若有似无。当然,我也喜欢莲花的风骨,出淤泥而不染。远远地望去,波光潋滟,一塘碧萍染绿了半边天,连塘边的垂柳也被熏染得多了几分醉意。  我曾和一群写诗的朋友一起,骑着单车去莲花湾看古莲,那时候可真年轻啊,年轻到没有任何的底色和背景,连喜欢这两个字,都是如此地纯粹,没有丝毫杂质。我不会写诗,
期刊
A》谁需要学习?    这一晚我指着图片  “河马”“袋鼠”地 与榕榕小同学看图说话  突然她打了一个哈欠说一一  爸爸你慢慢学吧  我要休息了    B》一个奖品    ——爸爸你想不想要一个奖品?想  ——那你帮我打开这包饼干  我照办了小榕榕掏出一块小饼干自己嚼开了再拿一块塞到我的嘴里说——这就是奖品    C》原地在哪里?    星期天  为了女儿逛街安全  我们做功口下对话:  爸爸的名
期刊
6月20日是父亲节日,想着要给老爸打电话,可回想起去年的情景又有些纠结。去年的当日,拿起电话后仪式化的寒暄后就开始沉默,于是电话两头,只听到两个男人深沉的呼吸——这便是传统中国式父子关系。从咿呀学语叫第一声“爸爸”到修炼到“相对无言”,每个过程都刻骨铭心,最终只能沉淀在记忆中。  父子是各自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父亲节时看父子题材电影,“不在此山中”:或许能把自己的父子关系梳理得更清晰。《三国
期刊
话说一对新人被送入洞房,翻检红包时,赫然发现一张字条:“本人近日手头拮据。来日可凭此条参加本人婚礼。”  红色请柬被人戏称为红衣炸弹,意思是此物一来,难免破财伤神。这就是一位遭遇炸弹密集轰炸,弹尽粮绝的年轻兄弟含泪带羞签出的一张礼金白条。这哪是给人贺喜分明是添堵嘛。话又说回来,此白条既是这位仁兄对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人情债无声的抗诉,也是对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落寞“钱”景无奈的自嘲。  还有许多苦主儿在刚
期刊
7月天高人浮躁    大早上5点一过,楼下马路上就开始响声不断,车子来去,恣意地按着喇叭,开门的店铺让金属的卷帘咿咿呀呀尖厉地叫着。临马路的房子就是这样不好,天一亮各种声音就会和光线一起砸进屋子里,挡都挡不住。  “倒霉川子,多会儿走时都不记得关窗户。”睡得正香的我只好迷迷瞪瞪地下地关窗,开了空调再睡。再睡,就不踏实了,开始做梦,天旋地转。先是演唱会,谢霆锋的,咦,不是传说他跟张柏芝离婚了吗?“嗯
期刊
饼干有刺    昨天晚上,二宝没吃多少饭,到了七点多钟她可能是有点饿了就嚷着要热牛奶喝。她姥姥说:“给你拿点饼干吃吧。”拿来饼干后,二宝把装饼干的包装盒搂在怀里,大宝朝她要一个,她就给拿一个。大宝吃得非常快,基本是二宝没吃一半,她这边一块已经下肚。吃完了她就又向二宝要,二宝非常不情愿,可是我在一旁告诉她要和姐姐一起吃,她也没有办法,不爱给也得给。于是,她动起了小歪脑筋,拿出来一块饼干舔一舔,又咬了
期刊
五月,春光明媚,是结婚的好时候。  一对新人,站在红毯的一端,手挽手、肩并肩,只等婚礼进行曲的第一个音符吹响,就一齐迈向两人共同的婚姻殿堂。两旁的亲友已经举起双手,准备鼓掌。等等。  就在此刻,请把暂停键按下,允许我来倒带,看看这场即将开始的婚礼是如何进行到现在这一步的。  一场婚礼的婚前育成期要多久?一个月、两个月,半年,还是一年?这时间与什么有关,是你的爱还是你的钱?在婚礼的筹备期又是谁在付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