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使小学生由学数学到喜欢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009-01
  一、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并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索、主动创新的机会,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意见。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会学”的体现。 根据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最缺乏的是主动提问、对数学问题进行类比、联想、推广及反思回顾等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而我也通过对多个个案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学习成绩好较好的学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均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除了智力原因以外,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起的作用也极为重要。这些结论使我们数学教师认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金钥匙
  浓厚的数学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可以通过设置游戏性情境来开展,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数学新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组织:“让5名学生戴上小山羊头饰,扮演寻找羊妈妈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只小山羊都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5只小山羊一共有几只耳朵?”小朋友們凭着直觉观察,很快列出算式:2 2 2 2 2=10(只)。随着游戏的表演,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更为简便的计算:2×5=10(只),引出新的数学概念――乘法。通过游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知识间的过渡自然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乘法的理解,也大大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爱学、乐学,又能使他们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学生在争辩中学习数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主动力
  每个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就会使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种看法,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适当的竞争,让学生在竞争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兴趣的内驱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抓住时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职责。如学生在刚接触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30÷20一题,可以让学生先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学生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中不会存在太多问题,所以学生的兴趣瞬间呗激起,自信满满地做了起来。之后在组织同学交流各自的结果:“商6余1”“不对!应该商6余10”班里同学各自说出自己的结果,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双方各自阐述得到结果的观点,也可以由对方提出问题。于是,每个同学就自己观点和持其他观点的同学展开的舌战。起初学生还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在争辩过后,坚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处在自主讨论中,最后才得出最终的结论,这种方法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在争辩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所以,鼓励争辩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驱动力。
  四、设置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一堂贴近生活的课堂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通过设置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讨论,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再加以指导,学生便会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因此,教师应该将一些文字化的数学题进行生活化处理,充分利用现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学生非常喜欢图片、小动物等等形象,这些都可以体现在教师的PPT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如下:第一,创设探索型情境。在讲授一些数学原理、公式时,老师可以在原来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创设情境,然后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第二,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比如在讲分数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们很好的理解分数,老师可以创设一家人分苹果的例子,爸爸买了4个苹果回来,妈妈吃了2个,爸爸吃了1个,那么学生自己吃了几个,学生们回答1个。老师接着问,那么你们吃的1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多少?学生们回答四分之一。可见,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和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洪善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J].现代阅读,2012(7).
其他文献
繁漪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一个最具特色、性格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她是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为了爱情“,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搏斗”的女性。她复杂的
2009年12月7日,第一部系统研究冼夫人文化的专著首发式在茂名迎宾馆隆重举行.
伊拉克犹太人是米兹拉希犹太的分支,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统治伊拉克时期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期。20世纪40年代伊拉克政府实施的对犹民族政策及实践使伊拉克犹太人社会地位迅
传统的现实性评论是目前电影《钢的琴》研究的主要倾向,而对其现代主义特征的评论明显偏少。事实上,这部影片在主题上拒绝直白,通过象征传统工业的烟囱的倒塌和自造一架"钢"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加强蒙古文文献资源建设更好地开展民族特色服务,必须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大投入,从学校教学科研需要出发,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
高校蒙古文版学报是我国科技期刊中的民族文字版类型之一,它是反映我国民族地区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和学术成果展示的平台。它以其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和专业特长等独特性,在民族
指出在中国现阶段 ,全面实行人机交互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还不太现实 ,计算机与投影仪相结合的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则有效可行 ,而且在某些方面有比计算机辅助语言
摘 要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问题的能力。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关键词 多种不同的思路;创造性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008-01  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