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小幼衔接的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是教学的形式还是内容都上升了一个台阶,而关注思维能力的数学学科对学生小幼衔接的过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小幼衔接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兴趣;环境;循序渐进;习惯
  小幼衔接是小学阶段的起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做好小幼衔接应成为教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许多小学生还沉浸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模式中,不习惯小学的学习环境,同时学习的兴趣并不十分浓厚,无法长久集中注意力;而有的教师过于追求速度,使小幼衔接变得质量低下;大部分学生刚步入小学还没有养成优秀的习惯,这也成为了学习中的阻碍。针对上述现状,教师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创新策略来缓解这些问题。我认为,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引发兴趣,营造环境
  习惯了幼儿园以“玩中学”为主的学习模式,步入小学的同学们常常会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丧失热情。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从环境入手帮助学生过渡,可以尝试营造有趣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常常将游戏融入课堂,一来使游戏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情境中,二来能够营造出一个接近幼儿教育的环境中。比如带领学生们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节时,我拿出了1~5的数字卡片,教学生认读,在大家都掌握了这五个数字之后,我以游戏的形式来按照座位顺序提问学生,从第一个同学开始,我会随机拿出一個卡片,这位同学要以最快速度喊出它的名字,答对后可以坐下,然后顺序轮到第二个同学,以此类推。而在学生们基本掌握了1~5的加减法后,我仍然以游戏的形式随机拿出两个卡片,如拿出3和1,然后突然喊出“加法”或者“减法”,加法则是让学生计算1 3,而减法则是让学生计算3-1,之后学生们可以进行抢答,最快喊出正确答案的同学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游戏形式学生们都十分喜欢,它调动了大家的热情,让学生们自愿参与到其中来,同时巧妙营造出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情境,课堂的环境也接近于幼儿园“玩中学”的情形,不仅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还在无形中带领学生从幼儿园的氛围过渡到小学的氛围之中,其效果可见一斑。
  二、 循序渐进,过渡适当
  凡事都要遵循“适度”原则,小幼衔接也不例外。在小幼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知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可适度、适当地将小幼知识进行联系,层层递进地教学。
  比如“位置”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这六种位置,我从学生们的认知出发,先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知道的位置,学生们往往对上、下和前、后比较熟悉,而对于左和右,有的同学总是混淆,有的同学甚至完全不知道这两种位置。于是我先从学生们熟悉的四个位置开始教学,在学生们掌握了前、后和上、下之后,我让大家集体起立,然后做“我来说、你来指”的活动,即我随机说出一种位置,学生试着指一指,当四种位置都说出之后,我问同学们:“除了这四种位置,你们还能指出哪种位置呢?”这时大家都发现了还有左和右这两种位置。由此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左、右两种位置。由于学生对左和右不熟悉甚至不了解,所以我从名称、方位以及判断方法等多角度展开了教学。这样的方式学生十分容易接受,同时照顾到学生年龄尚小、思维不成熟的身心特点,以适当、适度地方式辅助学生逐渐过渡并深入知识,值得教师们尝试。
  三、 培养习惯,鼓励思考
  习惯是学习旅途中的重要素养,好的习惯使学习效率不断提升,能力自然而然也会得以发展。而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最缺乏的,也是优秀的习惯。因此,教师应重视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
  比如带领学生们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时,了解钟表的主要知识后,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在纸上试着画一画钟表的时间,我会随机说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如12点整、3点整、6点整、9点整等,然后我鼓励学生们认真观察表盘中三个指针的特点,大家画出后通过观察很快就发现了整点时的规律,如分针和秒针重合;12点整时时、分、秒三个针都重合等。这样的形式鼓励学生观察、动手和思考融于一体,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数学学习的思路,更强调了思考的作用,相比于幼儿园时期偏重于动手、动嘴的形式更进一步。习惯的发展和鼓励思考是数学学习和小幼衔接的基础性工作。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的小幼衔接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首先,要重视兴趣的引发,可通过营造学生适应的环境来维持学生的兴趣;其次,过渡的过程和强度要适当,力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数学的学习;最后,要重视对习惯的发展,鼓励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以上是我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小幼衔接工作初步总结的三种有效方式,希望能带给其他教师一些新的思路和体会。未来我会继续钻研教材内容、积极创新教法,争取将数学课堂组织得更加完善,让学生们顺利过渡小幼衔接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谢飞祥.直视差异关注小幼有效衔接[J].科普童话,2017,(20).
  [2]冒晓敏.小学数学教学优化幼小衔接“三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1).
  作者简介:
  付代明,重庆市,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第一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作为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点,黄河三角洲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其他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不仅起步较晚,
临夏市的畜禽屠宰管理职能已转至市畜牧兽医局。市畜牧兽医部门通过狠抓落实、强化管理、加强监管、保障了全市畜禽定点屠宰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管理机构需强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  关键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
2012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临沂、太原、长春、沈阳、北京、西安、成都、宿州等地举办了“省油动力潍柴行”潍柴动力全国省油体验营的大型活动,通过现场跑车和实测,验证滩柴
摘要:初中英语的英语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它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的过程中将教材知识更加的内化。也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加强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适应性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且将结合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广大师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教学;策略  一、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运用合作学
针对数据仓库规模不断增长而导致难以确保即席查询分析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在PC集群上的并行数据仓库架构——HDW,采用Google的GFS和Bigtable技术进行分布式存储管理,采
本文通过建立DEA模型对中国2008年福布斯100家顶尖企业中的19家上市民营企业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通过求解和分析,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上市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率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微课与Scratch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Scratch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编程教育;微课教学  一、 微课在Scratch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Scratch涉及的基本知识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