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开始产生于西方,后被传入到中国,这种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的思潮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尤其被称为思想意识形态的鸦片。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迭起,特别是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这一方面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历史虚伪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对策研究
引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泛起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种西强东弱的大背景下,这种形势背景下社会主义遭受重创,一些人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的情绪。于是,西方见机行事像中国大量输出历史虚无主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蚀国家人民的思想,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攻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开始不断泛起,尤其开始对我国处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危害,以此探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倘若我们忽略或者曲解了历史,那么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受到了动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泛起的原因实际上是西方的“和平演变”,不仅宣扬资本主义的种种优势,并且大肆宣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革命道路导致的血腥以及残忍。以此来打击社会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发展。由于这种错误思潮的广泛传播,加之部分大学生接触真实历史的知识较少,分辨能力低下,因此导致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否定态度。这种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模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大的特点就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故意丑化曾经的优秀历史人物和正面向上的历史事件,甚至故意捏造历史事件来达到歪曲事实的目的。例如,“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历史事迹被历史虚无主义分析理解成“雷锋可能是傻子”;原本优秀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固步自封的落后文化”,“龙的传说”被认为是愚昧落后;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正确的道德观受到了颠覆,部分大学生甚至走上了违背伦理道德,忽视法律,背离诚信的道路。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现如今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新媒体的使用程度、频率更是居于首位。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结合西方新媒体的发展程度,大肆宣扬西方资本主义金钱观,西方科学技术的优越性,利用此方法延伸出“中国闭关锁国导致的国家发展落后,中国应早日与西方发达国家结盟”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观,“拜金主义”盛行,由此也产生了“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对历史的忽略,对事实的歪曲,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艺术思想、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哲学观点等方面产生错误,这些错误的思想,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社会治安等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思潮的泛起,我们要积极探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来积极应对。
二、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的对策研究
1、高校教育要重点突出唯物史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便是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我们党和国家依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切的实践说明了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在高校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过程中,要广泛的宣扬,着重强调坚持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在高校的学院学科设置中,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部门专业放在核心位置,对于唯物史观的学习相关的专业应设置为每个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要先进要充足,对于传道授业的老师也要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考核。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鲜明的对比,以此来明鉴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在高校教育的阵地上,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断发扬推广,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地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坚决斗争。
2、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历史教育
除却传统课本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在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今天,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程度与频率居高不下,针对这一形势,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首先,积极进行党的历史和国家历史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媒体的公开性共享性,发布有关党史、国史的相关视频,文字供阅读观看。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开通微博,微信等公众号,拉近与群众(包括大学生)的距离,增强大学生对于政府部门的信任感和亲切度,更好的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从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最后,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发布的言论要进行有效的过滤,防止在新媒体发展下,错误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的侵蚀。
3、增强大学生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充分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时,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主力军,更应该担当其抵制错误思潮的重担。面对现实中或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发布的错误言论,大学生要主动揭露,勇敢的站出来揭发其错误的本质。所以,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政治立场,理论品格等的考察,使大学生群体对待各种社会思潮能够及时分辨,抵御各种不良思潮对思想意识形态的侵袭。
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如今,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最好的方式方法之一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所以说搞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场。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为核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引导教育大学生,引领正确的价值理念,形成规范的行为准则,为校园营造正确良好的文化环境。(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莉.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传承.2007(06)
[2] 杨东.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 陈宝,余源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J].理论视野.2006(02)
[4] 梅荣政,杨军.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05)
[5] 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高校师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6] 陈娟.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访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J].人民论坛.2011(01)
[7]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
[8] 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07)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对策研究
引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泛起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种西强东弱的大背景下,这种形势背景下社会主义遭受重创,一些人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的情绪。于是,西方见机行事像中国大量输出历史虚无主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蚀国家人民的思想,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攻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开始不断泛起,尤其开始对我国处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危害,以此探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倘若我们忽略或者曲解了历史,那么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受到了动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泛起的原因实际上是西方的“和平演变”,不仅宣扬资本主义的种种优势,并且大肆宣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革命道路导致的血腥以及残忍。以此来打击社会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发展。由于这种错误思潮的广泛传播,加之部分大学生接触真实历史的知识较少,分辨能力低下,因此导致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否定态度。这种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模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大的特点就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故意丑化曾经的优秀历史人物和正面向上的历史事件,甚至故意捏造历史事件来达到歪曲事实的目的。例如,“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历史事迹被历史虚无主义分析理解成“雷锋可能是傻子”;原本优秀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固步自封的落后文化”,“龙的传说”被认为是愚昧落后;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正确的道德观受到了颠覆,部分大学生甚至走上了违背伦理道德,忽视法律,背离诚信的道路。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现如今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新媒体的使用程度、频率更是居于首位。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结合西方新媒体的发展程度,大肆宣扬西方资本主义金钱观,西方科学技术的优越性,利用此方法延伸出“中国闭关锁国导致的国家发展落后,中国应早日与西方发达国家结盟”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观,“拜金主义”盛行,由此也产生了“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对历史的忽略,对事实的歪曲,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艺术思想、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哲学观点等方面产生错误,这些错误的思想,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社会治安等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思潮的泛起,我们要积极探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来积极应对。
二、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的对策研究
1、高校教育要重点突出唯物史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便是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我们党和国家依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切的实践说明了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在高校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过程中,要广泛的宣扬,着重强调坚持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在高校的学院学科设置中,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部门专业放在核心位置,对于唯物史观的学习相关的专业应设置为每个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要先进要充足,对于传道授业的老师也要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考核。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鲜明的对比,以此来明鉴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在高校教育的阵地上,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断发扬推广,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地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坚决斗争。
2、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历史教育
除却传统课本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在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今天,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程度与频率居高不下,针对这一形势,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首先,积极进行党的历史和国家历史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媒体的公开性共享性,发布有关党史、国史的相关视频,文字供阅读观看。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开通微博,微信等公众号,拉近与群众(包括大学生)的距离,增强大学生对于政府部门的信任感和亲切度,更好的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从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最后,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发布的言论要进行有效的过滤,防止在新媒体发展下,错误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的侵蚀。
3、增强大学生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充分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时,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主力军,更应该担当其抵制错误思潮的重担。面对现实中或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发布的错误言论,大学生要主动揭露,勇敢的站出来揭发其错误的本质。所以,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政治立场,理论品格等的考察,使大学生群体对待各种社会思潮能够及时分辨,抵御各种不良思潮对思想意识形态的侵袭。
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如今,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最好的方式方法之一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所以说搞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场。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为核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引导教育大学生,引领正确的价值理念,形成规范的行为准则,为校园营造正确良好的文化环境。(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莉.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传承.2007(06)
[2] 杨东.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 陈宝,余源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J].理论视野.2006(02)
[4] 梅荣政,杨军.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05)
[5] 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高校师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6] 陈娟.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访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J].人民论坛.2011(01)
[7]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
[8] 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