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地理这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而言,想要顺利完成新课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获取、解读、讨论、描述、阐述及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依据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
  一、注重激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从活动激趣及鼓励争辩角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活动激趣。
  地理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学完《地球的运动》后,教师可以开展生日会活动,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生日,并描述生日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
  2.鼓励争辩。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存在,对同一问题通常会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所以,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争辩。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会逐渐增强,个体潜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鼓励学生争辩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还要让学生围绕重难点、疑惑点、易错点等发表不同的看法,让学生逐渐萌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
  老师尊重、重视与信任学生,是消除学生畏惧、紧张学习心理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想、说、讨论的机会,让他们放松心情参加各种活动。这样,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产生自己很受重视的感觉。
  2.让学生感受成功。
  成功是每个学生都期待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各种表现自己的机会,并要不失时机地表扬与引导学生,让学生不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3.让学生产生内需感。
  需要是人基本的本能,也是一种重要的内驱力。因此,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从而主动探索与获得新知。例如,在学习日界线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轻松理解日界线的概念。
  三、积极开发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巧鼓励,保护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不成熟的創新思维总是直接扼杀,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发展,最终导致学生只会进行墨守成规的学习。我相信这不是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此,在新时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并且对于学生不成熟的创新思维要及时鼓励,然后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真正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2.巧用多种方法,刺激思维。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开展课堂讨论、竞赛等,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例如,当学习到地球的公转与季节相关的作图类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黑板上作图,并站在讲台上向同学进行讲解。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与地理相关的纪录片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必能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地理知识的奥妙所在。
  3.打破求同思维,发展求异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难以打开思路,只会进行死记硬背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于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仅从以上三个视角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每位老师要根据所教学生实情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育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因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更适合现代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课程单元精简,更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大大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以科学的方式引入微课,注重学
线条是产品设计手绘表达过程中最关键的表现手法,线条根据对形态表现的作用可以分为轮廓线、结构线、剖面线这几类。这几类线对于产品形态的表现效果各有不同,在产品形态设计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加快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治学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和终身发展。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和创新,积极改进和探索,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改革创
“互联网 ”新常态下,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助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究的课题,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落脚点。  一、拓展渠道,开放思维  从本质上来讲,学习是一个多维交互的过程,尤其是与课程知识之间的交互,因此学习活动少不了信息资源的支撑。也就是说,信息渠道越丰富,信息量就越大,越有利于强化学生开放思维,提高学习效率。高中
期刊
初中地理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有较多知识点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仅依靠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学得很累,而且也很难有显著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能使原本抽象的知识瞬间直观化,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无疑有十分大的帮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笔者对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途径的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多媒体导入情境,顺利激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锌铝水滑石,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空气和氨气气氛焙烧的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LDO)对羰基硫(COS)水解的催化性能。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光电子能谱(XPS)、X
传统的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教学实验存在知识混乱、认知能力弱、可操作性差、沉浸感不强等问题。以某综合楼为蓝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Unity 3D开发引擎特性及HTC vive强大的硬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又由于历史课程中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将历史图片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本文就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进行分析。  一、历史图片应用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历史具有非常强的客观性,真实是历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