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问题的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楼盘、基础设施项目很多,而要完成这些项目,农民工是不可缺少的。在城市建设中,他们付出的辛劳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却很难得到劳动保障。如何对他们进行劳动保护,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劳动保护;农民工;劳动合同;维权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7-0254-01
  作者简介:刘小驰(1994-),男,蒙古族,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民商法。
  新生代民工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相应的人群界定也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90后农村人群,他们参与劳动较早,并没有熟悉农村的耕种生活,而是早早就加入到城市建设大军中。对城市他们有一种情怀,对城市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在收入和劳动保护上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长久以来,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一)维权阻碍颇多
  目前,人们的维权意识普遍提高,尤其是消费维权意识。但是在劳动保护维权上,进展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我国也有相关的法律,但是农民工在维权的时候,既无法找到有力的解决部门,其维权申请也得不到重视,法律法规的作用在他们的心中逐渐淡化。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农民工维权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是真正维权成功的仍然在少数,维权之路在存在诸多的阻碍。
  (二)劳动保护欠缺
  劳动保护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安全,然而在现实的施工中,劳动保护工作却存在很多欠缺,具体如下:其一,保护设备稀缺。设备的采购会导致成本支出增加,很多施工企业不愿意花这笔钱,所以农民工基本处于无保护状态。其二,适度休息无法保证。在劳动之余,要让农民工有适度的休息和恢复时间。然而当前农民工的休息时间往往被剥夺。其三,职业病风险过大。很多农民工在对身体有害的情况下老动作,存在很大的职业病风险,而企业对这种状况置之不理。其四,未成年人、女工保护不到位。这些群体是需要特殊保护的,然而当前的企业难以做到。
  (三)劳动合同缺陷
  劳动合同是对农民工进行保护的法律文件,然而农民工对合同常识、法律等不是很了解,合同制度完全被企业操控;农民工的合同诉求并没有政府、社会组织的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安全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地保护。
  二、劳动保护问题诱发因素
  之所以存在上述劳动保护问题,诱发因素包括如下几种:
  (一)国家保护不到位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拥有比以往农民工更高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比较强。他们本身对城市有一种内在的需求,想要在城市生根发芽,逐渐成为他们建设的城市的一份子。然而国家当前注重保护的是他们的人身安全,而对其心理上的损伤却尚未顾及。他们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无论是家庭的、经济的,还是生活的、社会保障的,他们希望得到城市的认可,但是作为弱势群体,却总是受到无端的伤害。此外,当前很多企业都损害了他们的劳动权益,而国家在这方面解决的也不是很好,他们的地位仍然很尴尬。
  (二)能力素质过低
  新生代农民工是幸福的一代,同时也是弱势的一代,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光景,却仍然承受着能力素质低下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同样有自己的需求与渴望,而社会地位、知识技能水平、权益保障等方面,都让他们很尴尬。他们一方面追求幸福、愉快、认可,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冷酷的现实,也使得其很难打破这个困局。
  (三)社会地位低下
  农民工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来看,他们都和其他个体一样。但是,他们拥有的地位却十分低下,难以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可,甚至部分居民对其十分排斥。
  三、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对策
  (一)健全劳动保护制度
  在劳动保护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农民工进行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其应该对劳动保护的内容、形式、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并注重对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在就业政策上,要对其进行特殊的扶持和照顾,使其能够通过就业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提高其专业素质
  相较于以往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能力素质上更胜一筹。但是要想真正融入社会,这还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其技能进行提升。技能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企业、社会等主体要为其创造培训、学习条件,使其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其也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而不至于一直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三)加强工会的组织
  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就需要充分借助工会组织。工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了解,以他们的需求为考虑条件,一方面要帮助他们维权,提高日常的帮助,另一方面要组织各种社团,磨练和提高农民工技能。此外,还需要借助非正式组织,提升农民工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个更为优秀的群体。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剖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对农民工进行劳动保护。
  [参考文献]
  [1]蔡恩泽.新生代农民工盼圆“市民梦”[J].人才开发,2013(05).
  [2]梁思慧.新生代农民工在想些什么[J].同舟共进,2014(05).
其他文献
“这是艺术吗?”当美国三大电视网络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在本月专题报造本年度惠特尼双年展时,再次向人们提出经常让艺术家们“尴尬”的问题。CBS的 “Is this art
【摘要】师德是教师重要的人格特征,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教师的灵魂。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教师 师德 灵魂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古者
[摘要]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冲击和挑战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何培育成为高校人努力探索的瞩目问题。本文提出和分析以语文教学的载体作用立德育人的观点,旨在挖掘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力,以多学科的合力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载体作用 立德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教育事业以及体育事业更要快速发展。在新的世纪,就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改变与发展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    2.研究方法    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小康社会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发展特征  ①“目标”的科学性。首先,必须从4个方面来考虑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保健、营养、身体技能、身心全面协
新的课程标准出台后,语文学科的阅读量增大了,要求在短时间内,学生能从文章的千言万语中或各个有助于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抓住文章的基点(切口),巧妙理清文章句、段、篇的构思、脉络,理解它的内蕴和中心,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特点,真正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1.拓扣题眼——理清脉络把握中心。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窗口”,它与中心总是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而,通过标题
期刊
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为特点,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整体提高为目标,教与学有
摘要:五权宪法论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创,是当时对更加民主、合理的新的政权形势的大胆探索,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宪政思想。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以及此后的社会变革中,都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迄今,给特色中国社会主义的宪政建设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五权宪法;权能自治  中图分类号:D929;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7-0249-01 
[摘要]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和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成功地铸就了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在自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逐渐向虚拟空间拓展,而且已经进入了交互式的双向传播模式,在校师生在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的自主能动性增强。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校园文化 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70-01  高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即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的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一、激“疑”    “学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