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课堂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小学音乐合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解决策略
音乐合唱作为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音乐合唱主要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它要求合唱者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社会各界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提升各方面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兴趣,渴望获得知识。而音乐作为一种培养发展学生的艺术感和审美能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唱歌曲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所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最有效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课程压力繁重,音乐课成为了人人喜爱的一门课程,因为在音乐课上,学生们不会有太多压力,还可愉悦身心。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音色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让每个人都参与到音乐合唱这一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也可减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合唱歌曲单一且教学任务艰巨
在当今时代,学生大多数听的都是一些歌手独唱的流行歌曲,这些音乐的演唱方式一般较为单一,导致学生们对于经典的合唱歌曲所知甚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使得教学的整体效果不高。此外,合唱教学的人数过于庞大,仅靠老师一个人难掌控全局,再加上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觸音乐,对于乐理知识本来就所知甚少,在演唱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合唱过程中漏洞百出,导致教学任务艰巨。老师与学生无法默契地合作,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进度。
2.学生基础薄弱,且缺乏对音乐的聆听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时候会在课堂上讲一些音乐乐理上的专业词汇,学生刚刚接触这些东西,对专业词汇没有一定的概念。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感觉难度过大,自己无法接受,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倾听是小学生学好音乐的重要手段,只有真正懂得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内涵,才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音乐。但是,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启蒙阶段,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和感受音乐作品。只有极少数对音乐有天赋的人才会真正从内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们参差不齐的水平导致合唱过程中问题繁多,无法整齐划一。在大多数音乐课堂上,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听几遍音乐作品就开始匆忙的合唱训练,学生刚开始学习对音乐作品记忆不深刻,常常会影响合唱的整体效果。在音乐课堂上缺乏对音乐作品的聆听这一问题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3.老师没有及时转变观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没有转变自己的观点,往往会认为音乐课只是消磨学生时间,让学生自由玩耍的课程。他们对于音乐合唱教学没有深入的认识,会从心中将音乐合唱教学划为不重要的部分。有的老师会认为音乐合唱课是给学生讲解基本合唱知识的,从而在音乐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基本知识,而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参与课堂的感受。大部分的老师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一切以老师为中心,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被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训练
合唱是有技巧性的,合理科学的演唱方法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基础。教师在合唱中,不仅要教学生如何感情充沛的表演,更要帮助学生掌握音色和音阶的准确度。小学时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这时候通过音乐合唱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使得学生口齿清晰。老师可通过分组演唱的方式,找到学生发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此外,分组演唱可以培养团体之间的默契与协作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练习,体会音乐的韵律与节奏,让学生用自己充沛的情感来表达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学会发声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音乐合唱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享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辨别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教学的良好进行。例如,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先为学生们放一遍合唱音频,让学生细细品味这首歌。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与模仿,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求最好的表演形式,老师可在一旁进行指导。通过这种从听觉享受到分工表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打造趣味课堂
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对音乐的学习主要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师应当通过打造趣味课堂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七子之歌》合唱训练中,老师可以先让孩子通过课外小调查的形式大致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聆听的方式感受其中的丰富感情,再通过老师加以引导,为学生耐心解说这其中存在的深意。在实际的合唱训练中,老师可通过一些趣味小游戏来促进整体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引导学学生不断练习,不断加深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其在快乐中学习。
4.优化教师团队
音乐合唱是一项对专业要求极高的项目,专业的教师团队对学生学好音乐合唱有着极大的帮助,故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团队的建设。首先,在招聘老师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老师的专业性,更要注重教师的人品及与学生的相处能力。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老师自身的行为作风会影响一个学生的行为,所以在招聘老师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素质关,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新课程改革有一项要求是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就现有的师资进行年龄、学历、学科等不同的差异进行分类,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着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进行课堂实战讲解,年轻的教师也可向老教师进行幽默课堂的讲解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为更好的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可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如通过网络教学或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故此音乐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合唱教学。通过音乐合唱训练可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促进班级的团结协作,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及时改正并通过打造趣味课堂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参考文献:
[1]毕慧慧.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8(10).
[2]徐婷婷.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
[3]释嫦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10).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解决策略
音乐合唱作为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音乐合唱主要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它要求合唱者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社会各界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提升各方面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兴趣,渴望获得知识。而音乐作为一种培养发展学生的艺术感和审美能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唱歌曲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所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最有效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课程压力繁重,音乐课成为了人人喜爱的一门课程,因为在音乐课上,学生们不会有太多压力,还可愉悦身心。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音色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让每个人都参与到音乐合唱这一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也可减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合唱歌曲单一且教学任务艰巨
在当今时代,学生大多数听的都是一些歌手独唱的流行歌曲,这些音乐的演唱方式一般较为单一,导致学生们对于经典的合唱歌曲所知甚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使得教学的整体效果不高。此外,合唱教学的人数过于庞大,仅靠老师一个人难掌控全局,再加上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觸音乐,对于乐理知识本来就所知甚少,在演唱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合唱过程中漏洞百出,导致教学任务艰巨。老师与学生无法默契地合作,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进度。
2.学生基础薄弱,且缺乏对音乐的聆听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时候会在课堂上讲一些音乐乐理上的专业词汇,学生刚刚接触这些东西,对专业词汇没有一定的概念。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感觉难度过大,自己无法接受,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倾听是小学生学好音乐的重要手段,只有真正懂得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内涵,才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音乐。但是,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启蒙阶段,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和感受音乐作品。只有极少数对音乐有天赋的人才会真正从内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们参差不齐的水平导致合唱过程中问题繁多,无法整齐划一。在大多数音乐课堂上,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听几遍音乐作品就开始匆忙的合唱训练,学生刚开始学习对音乐作品记忆不深刻,常常会影响合唱的整体效果。在音乐课堂上缺乏对音乐作品的聆听这一问题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3.老师没有及时转变观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没有转变自己的观点,往往会认为音乐课只是消磨学生时间,让学生自由玩耍的课程。他们对于音乐合唱教学没有深入的认识,会从心中将音乐合唱教学划为不重要的部分。有的老师会认为音乐合唱课是给学生讲解基本合唱知识的,从而在音乐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基本知识,而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参与课堂的感受。大部分的老师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一切以老师为中心,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被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训练
合唱是有技巧性的,合理科学的演唱方法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基础。教师在合唱中,不仅要教学生如何感情充沛的表演,更要帮助学生掌握音色和音阶的准确度。小学时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这时候通过音乐合唱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使得学生口齿清晰。老师可通过分组演唱的方式,找到学生发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此外,分组演唱可以培养团体之间的默契与协作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练习,体会音乐的韵律与节奏,让学生用自己充沛的情感来表达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学会发声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音乐合唱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享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辨别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教学的良好进行。例如,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先为学生们放一遍合唱音频,让学生细细品味这首歌。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与模仿,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求最好的表演形式,老师可在一旁进行指导。通过这种从听觉享受到分工表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打造趣味课堂
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对音乐的学习主要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师应当通过打造趣味课堂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七子之歌》合唱训练中,老师可以先让孩子通过课外小调查的形式大致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聆听的方式感受其中的丰富感情,再通过老师加以引导,为学生耐心解说这其中存在的深意。在实际的合唱训练中,老师可通过一些趣味小游戏来促进整体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引导学学生不断练习,不断加深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其在快乐中学习。
4.优化教师团队
音乐合唱是一项对专业要求极高的项目,专业的教师团队对学生学好音乐合唱有着极大的帮助,故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团队的建设。首先,在招聘老师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老师的专业性,更要注重教师的人品及与学生的相处能力。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老师自身的行为作风会影响一个学生的行为,所以在招聘老师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素质关,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新课程改革有一项要求是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就现有的师资进行年龄、学历、学科等不同的差异进行分类,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着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进行课堂实战讲解,年轻的教师也可向老教师进行幽默课堂的讲解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为更好的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可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如通过网络教学或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故此音乐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合唱教学。通过音乐合唱训练可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促进班级的团结协作,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及时改正并通过打造趣味课堂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参考文献:
[1]毕慧慧.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8(10).
[2]徐婷婷.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
[3]释嫦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