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依然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民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自主、互动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得到身心发展。
[关键词]教学民主 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提的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确立学生在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自学能力、使用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提倡教学民主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即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所以,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很重要。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巾,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努力创造这种情景,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无话不谈的朋友式师生关系,敢于说“不”的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同,培养学生敢于提出尖锐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已把自己看做成人了,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话语。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都用“你真棒”、 “很好”、 “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激励性话语,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的去克服问题、战胜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语文教学的主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把它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在新课程里,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实现了由“承纳知识的容器”向“学习发展的主体”的角色转变。
(一)培养主体意识
蔡元培先生曾说: “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入水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自动、自得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从而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参与性”,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体悟。比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我先示范读一遍,之后让学生再自行阅读并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别离图”。然后再投影“执手相看图”,与同学们自己的描绘进行比较,进一步领会词意,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别离”的具体情景。在这一过程巾,我发现大多数的同学都会描绘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可见,他们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已读懂了这句在本词中的重要意义了,使本节课达到了让学生内心有所启发,灵魂有所震撼,情操得以净化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式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合作探究型学习就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理解决问题为核心。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精神境界、个人品德、语文水准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将被彻底摒弃,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师生在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在学习《神奇的极光》 (《实用阅读》选修)一课中,我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极光的学习兴趣。我在备课中设定的目标就是“迅速准确的筛选信息”,细节筛选完毕之后,要从宏观上去把握文章。所以,在剩下十五分钟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一个填空题: “假如我是一位——,阅读本文时,我将关注哪些信息?”过了有五分钟,学生们的讨论结束,各个小组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问题: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会关注里面的神话故事,因为诗人是浪漫的;假如我是一位旅行家,我会关注一些极光的分布区域、自然带的文字,有朝一日去那儿旅行啊!……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而且有的同学回答的还很幽默,让全班学生听得乐呵呵的。我原本担心目标能否达成,现在看来是解决了,而且效果还很好。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使学生“乐之者”。做到“乐之”的关键,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信任、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学民主 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提的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确立学生在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自学能力、使用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提倡教学民主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即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所以,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很重要。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巾,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努力创造这种情景,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无话不谈的朋友式师生关系,敢于说“不”的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同,培养学生敢于提出尖锐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已把自己看做成人了,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话语。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都用“你真棒”、 “很好”、 “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激励性话语,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的去克服问题、战胜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语文教学的主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把它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在新课程里,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实现了由“承纳知识的容器”向“学习发展的主体”的角色转变。
(一)培养主体意识
蔡元培先生曾说: “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入水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自动、自得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从而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参与性”,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体悟。比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我先示范读一遍,之后让学生再自行阅读并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别离图”。然后再投影“执手相看图”,与同学们自己的描绘进行比较,进一步领会词意,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别离”的具体情景。在这一过程巾,我发现大多数的同学都会描绘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可见,他们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已读懂了这句在本词中的重要意义了,使本节课达到了让学生内心有所启发,灵魂有所震撼,情操得以净化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式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合作探究型学习就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理解决问题为核心。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精神境界、个人品德、语文水准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将被彻底摒弃,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师生在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在学习《神奇的极光》 (《实用阅读》选修)一课中,我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极光的学习兴趣。我在备课中设定的目标就是“迅速准确的筛选信息”,细节筛选完毕之后,要从宏观上去把握文章。所以,在剩下十五分钟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一个填空题: “假如我是一位——,阅读本文时,我将关注哪些信息?”过了有五分钟,学生们的讨论结束,各个小组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问题: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会关注里面的神话故事,因为诗人是浪漫的;假如我是一位旅行家,我会关注一些极光的分布区域、自然带的文字,有朝一日去那儿旅行啊!……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而且有的同学回答的还很幽默,让全班学生听得乐呵呵的。我原本担心目标能否达成,现在看来是解决了,而且效果还很好。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使学生“乐之者”。做到“乐之”的关键,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信任、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