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 “问题”中发展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新教材提倡以“问题”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知识学习为中心。思想品德课中的问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的,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所提的问题应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应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中,教师可预设“你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经过畅谈升学后的感想,了解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应摆脱小学阶段过度依赖教师的心理,逐步学会自主学习,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以此引导出“如何确立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这种以问题作为教学的手段,都是在问题引导下进行的,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筑新的思维过程。
二、 “体验”中升华感受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它是用全部的感受、关注、欣赏,去体验事物、人物、事实和思想。体验的历程最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来实现,学生的体验学习与教师的体验教学又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语言、表演、音影、实物、图画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第三课“珍爱生命”,首先组织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影片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再结合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观阅二次大战中反映德、日法西斯暴行的影片、图片、文字。感悟人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三、 “合作”中发挥潜能
一位哲学家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生生互动”。根据初中生年龄段的特点及学校的状况,我采取“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合作学习形式。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事先确定学习目标,请学生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在分组学习中汇报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再结合教科书,听听教师的归纳总结,获得对一个问题、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在初一第八课“学会拒绝”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较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依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适当的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谈谈影响他们的诱惑有哪些,以及他们对此应采取的态度,从中归纳出:对美好事物我们应当努力去追寻、探究;对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危害生命健康的诱惑,要果断地说“不”。并且分组制定出战胜诱惑的方法,在全班发表拒绝诱惑宣言倡议。
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压抑、循规蹈矩和胆怯的状况,他们敢想、敢说,敢于质疑,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
四、 “活动”中陶冶情愫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包括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在学校应当把思想品德课与音乐、体育、美术和科技相结合。在第七课“品味生活”里,运用开展体育活动,搞个人绘画作品展,组织聆听著名音乐作品,自己动手制作小科技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者要有与时俱进、紧跟新教材的精神,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发展的乐园。◆(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 “问题”中发展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新教材提倡以“问题”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知识学习为中心。思想品德课中的问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的,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所提的问题应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应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中,教师可预设“你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经过畅谈升学后的感想,了解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应摆脱小学阶段过度依赖教师的心理,逐步学会自主学习,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以此引导出“如何确立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这种以问题作为教学的手段,都是在问题引导下进行的,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筑新的思维过程。
二、 “体验”中升华感受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它是用全部的感受、关注、欣赏,去体验事物、人物、事实和思想。体验的历程最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来实现,学生的体验学习与教师的体验教学又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语言、表演、音影、实物、图画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第三课“珍爱生命”,首先组织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影片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再结合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观阅二次大战中反映德、日法西斯暴行的影片、图片、文字。感悟人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三、 “合作”中发挥潜能
一位哲学家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生生互动”。根据初中生年龄段的特点及学校的状况,我采取“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合作学习形式。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事先确定学习目标,请学生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在分组学习中汇报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再结合教科书,听听教师的归纳总结,获得对一个问题、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在初一第八课“学会拒绝”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较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依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适当的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谈谈影响他们的诱惑有哪些,以及他们对此应采取的态度,从中归纳出:对美好事物我们应当努力去追寻、探究;对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危害生命健康的诱惑,要果断地说“不”。并且分组制定出战胜诱惑的方法,在全班发表拒绝诱惑宣言倡议。
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压抑、循规蹈矩和胆怯的状况,他们敢想、敢说,敢于质疑,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
四、 “活动”中陶冶情愫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包括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在学校应当把思想品德课与音乐、体育、美术和科技相结合。在第七课“品味生活”里,运用开展体育活动,搞个人绘画作品展,组织聆听著名音乐作品,自己动手制作小科技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者要有与时俱进、紧跟新教材的精神,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发展的乐园。◆(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