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u38sbf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面对几十个不同性格和认知水平的学生个体,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非易事。很多时候,特别是问答式的教学课堂上,“一生知道,全体附和”的情形很是普遍,场面看似热闹非凡,个个在“动”,其实很多同学充当的都是“南郭先生”的角色。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呢?先请看笔者深入课堂听课时两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识字(二)3《菜园里》的教学。
  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两个教师都首先出示了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几种蔬菜让学生认,然后出示各种蔬菜相应的名称卡片,让学生建立起实物和文字之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借助拼音认读、教师教认、学生领认、个别抽认、全班齐认等方法教学。最后都有一个图文对应的认读检测环节,强化识字。两位教师的做法如下: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蔬菜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逐一拿出一种蔬菜的名称卡片,请学生将名称卡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蔬菜图片的下面(学生七嘴八舌,在贴片学生之前早已将对错的信息传递给了贴片的学生)。
  3、师评析学生的对错。
  第二位教师是这样做的:
  1、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并编成1-6号。
  2、将事先准备好的8套蔬菜图片和相应的去掉拼音的名称卡片发给各组的组长,并让其摆放在桌面。
  3、1号拿蔬菜图片,2号拿出相应的名称卡片,3号认读名称卡片,并磺、说是怎样记的。然后1-3号依次轮换一次,4-6号听看评;
  4、4号拿名称卡片,5号认读,6号拿出相应的蔬菜卡片并说出这种蔬菜的颜色或形状;然后4-6号依次轮换一次,1-3号点评。
  5、各小组的代表汇报,教师点评。
  6、推举8名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每组4人)按照第一位教师的配贴图卡游戏进行比赛,同时把由教师逐一拿出一张名称卡片让学生去贴改成把所有名称卡片摆在讲桌上,由1号去拿名称卡片,2号认读,3号再拿出相应的蔬菜图片,4号抓住蔬菜的颜色或形状等,用一句话说说该蔬菜的特点(1、2、3号可以补充)。老师计时,下面全体同学认真看、听、记,准备评析。
  7、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上面两个教学片断同样是指导检测学生认读的环节,两位教师设计的大体环节基本相似,第二位教师做了很多细节上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当然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片断,我们不难体会到,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必须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精心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明确本堂课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会遇到什么困难,哪些问题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解决的。教师怎么导效果才会很好。
  2、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细节,想想每一个细节的目的、效果及可能能出现的问题。第二个教学片断将“教师拿出一张蔬菜的名称卡片让学生贴在黑板上的相应的蔬菜图片的下面”改成“将所有的蔬菜名称卡片摆在讲桌上,让学生从众多的蔬菜名称卡片中去挑选,认读后贴在板上的相应的蔬菜图片的下面”这一细小环节的改变,其教学的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毕竟学生在各种蔬菜名称的比较中会对所学的这些字进行无声的辨析和强化。
  3、设计教学流程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要顺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个教学片断中,学生的学习处处处在自主中、合作中、探究中,教师则处处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遵循学习规律。第二个教学片断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了特别有效的“复现”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中和生字词见面,强化了识记。
  5、发掘探究点,引发学生的探究。比如“用一句话说说该蔬菜的特点”既是对认读检测环节的强化,特别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文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分层,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延伸,是对下一环节学习儿歌的铺垫,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潜移默化的在下一个学习儿歌的环节中让学生将自己所说的口头语言和儿歌中的书面语言进行无声的对比,在对比中能充分感悟书面语言的美,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要细化合作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第二个教学片断在学生的合作中做到了分工明确,操作互换,有探讨、检测、评价、互助等,让不同的个体在合作中都“动”了起来,做到了人人有事、有位、有为。
  (作者单位:重庆开县临江镇临东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小学六年级是中小学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探索学习的起步阶段,这就确定了我们总的教学方向——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几何教学为
期刊
摘要 由语场、语式以及语旨三大元素组成的语域,其变化过程依交际的不同情景而定,并且人物在特定情景中所选择的语域具有其独特说明或特征。本文从语域角度来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加以分析,并对译本中文学人物的言语翻译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在对外国名著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若能保证对语场、语式、语旨三者的关系的充分把握,便能使译语和原语在内容和风格上的一致变得更加有利。  关键词:语域 《傲慢与偏见》
美术课堂应创设情景,启迪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美术老师要肯定学生,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和学习新东西的欲望。美术教学既能使学生学到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工作并非仅指教师给学生上课,教给学生多少语文知识,讲解了多少篇文章,做了多少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学生的管理。据笔者观察,有的语文教师素质不错,课也讲得不错,但教学成绩不好。仔细分析发现,这些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做得不够好。语文教学工作紧紧停留在课堂的四十分钟里,因而教学效果不佳。笔者有过相关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想和各位同仁探讨此问题。下面谈谈我十几年教学工作的浅
翻译是一种双语转换活动,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影响。法律语言有特殊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法律语言的汉英翻译策略。长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