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策略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的课堂。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明确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如何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细化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开端,也是教师设计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策略的指南。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结合课程改革标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设计,能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挑战第一次》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与本领,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2.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挑战的乐趣,并且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挑战的道理;3.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并且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信息,养成敢于挑战的良好习惯;4.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掌握与他人交流和学习的方法。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从挑战的基础知识、挑战的乐趣以及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要求,教师以上述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挑战第一次》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逐步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活动
  社会对人才提出要有合作能力的要求之后,合作学习法就被引入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满足这一教育要求。但是,从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的效果来看,部分课堂中存在合作活动低效的现象,究其根本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结合教学目的优化合作学习、互动环节。因此,为了提高合作学习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应当对合作学习活动中的目的、分组形式进行优化。例如,在《不一样的你我他》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不同,教师就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容貌特点为自己画像,之后,教师将这些自画像收起来。教师在根据学生课堂活跃度的不同合理分配组员,使每个小组中既有较为活跃的学生,也有比较内向的学生。随后,教师将之前收集起来的学生自画像发到每个小组中,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较为活跃的学生带领下对自画像中的学生进行讨论,并猜测这个人是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这节课的积极性。同时,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应用探究问题
  问题是课堂中教师、学生交互的形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用问题检验学生的认知情况,学生也会用问题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产生的疑问。但是,问题的应用功效并不仅限于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构建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围绕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教学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我家的好邻居》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邻里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你知道与邻居之间相处的技巧吗”等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逐步深化理解对《我家的好邻居》这节课中“邻里相处的方法”等知识,从而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使用微课开展教学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原本复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讲解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的道德与法治微课视频观看过程中深化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认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学模式的优化。从新课程改革标准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要求以及教材中对本节课内容的安排来看,“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将该重点知识浓缩在15分钟左右的视频当中,与当前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注意力维持程度相适应,之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投放在公共网络空间当中。在正式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以检索关键词“规则”“生活”的形式找到教师制作的“规则的重要性”微课视频,并进行自主观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正式上课之前就对本节课中的重点知识有所理解。当教师在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时,学生因为已经对“规则的重要性”等知识有所了解,因此,能够快速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实现《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的高效教学。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最早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相融合的形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知识的多样呈现形式进行知识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变换的情境中,将注意力维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例如,在《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多样形式开展教学。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先利用多媒体中的Flash动画形式向学生展示没有水源的地球将会呈现什么景象,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认知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直观、色彩丰富的动画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的兴趣。之后,教师利用框架图的形式展示《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中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知本节课中的基本结构,更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随后,教师以不同“水滴图”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变换的图片和文字中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上,提高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多样形式呈现知识,使学生能在多变的知识讲解形式中将注意力维持在课堂上,提高学习的效果。
  六、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体系,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责编 杨 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OSAHS
校园网络作为网络类型中的一种,不仅具有着网络所具备的一些共性,还非常鲜明的带着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即既要提供最为基本的联网功能,更要具备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高级应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在腹膜后淋巴结内可发现囊性滋养细胞肿瘤(CTT).CTT与畸胎瘤相似,在不含有其他成分时术后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目前未见发生在睾丸部位CTT的报道.作
期刊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穿县城,是太阳转身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物种多样性,这里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宜芭蕉树生长,家家户户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历代医家认为,气滞血瘀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转移的重要病因病机,而活血化瘀则为防治恶性肿瘤的基本大法之一.现将活血化瘀药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使粪便等生活污水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设计建造了一座诸Ⅰ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结果表明,处理后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和,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中小城镇和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阶段。素质教育要求每一名学生能够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前进。可是,过多的作业占据了中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背离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因此,减轻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当下教育不可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七个方面对为中学生减负进行了论述。  一、为中学生减
期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只有家园达成共识,使教育结合互补形成合力,才能使孩子获得全面并富有个性的发展.《园长指导家长工作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