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活动以激发学生热情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对于学习的坚持性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热情的维持,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稳定维持在学习内容中。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构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的方式深入体验,并且趣味性的活动中滋养热情。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活动构建激发热情的措施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活动 热情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59-01
  0
  一、构建“结对子”活动,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
  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喜欢游戏活动方式,在一定紧张有序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以游戏载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更便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游戏参与过程中的愉悦感,减弱学生因教学内容枯燥而用自己主观努力时的疲劳感。对此,教师便可以才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开展游戏。例如,在《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减弱机械训练给学生所带来的枯燥感,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向不同的学生发放不同的卡片,在卡片中写上数字。每个同学三张卡片,数字随机。随后,教师宣布一个数字,如“8”时,其他同学随即抱团,3和5抱团、2和6抱团、1和7抱团,4和4抱团等,抱团的学生手持卡片的数字之和为8时,即为胜利。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结对子的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10以内的加减法,在紧张有序的活动中,学生自主计算,在游戏中逐步强化巩固了自己对加法的运算,学习趣味性更强,学习动能更高。
  二、构建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和应用,在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还要注重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构建,从活动中深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检验学生在学习新知过程中的知识获得情况。对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构建的方式,让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例如,在《可能性》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可能性、概率、随机性等抽象概念的初步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掷骰子和抛硬币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可能性的大小和事件出现的随机性。随后,教师在活动中组织同学们在课后开展实践活动:模仿商场转盘抽奖活动,将一个圆盘划分为5个颜色的区域,分别让红色的区域的奖品出现的可能性最大,蓝色其次,黄色再次,粉色和绿色依次降低。通过这一活动的构建,学生在课后自主开展转盘的设计工作,在设计中用不同的面积区域设置成不同奖品区域,并在可能性和转盘的面积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这一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的可能性知识检验转盘是否满足教师的要求,是否设置为红色区域转到的可能性最大,活动让学生检验了新知,更讓学生在检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对可能性的知识认识更加深刻。
  三、构建竞赛活动,营造愉悦教学氛围
  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还可以通过构建愉悦氛围,强化学习动机的方式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可以通过构建竞赛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通过抢答或者小组间PK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构建紧张有序而又高效的氛围。例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创建如下教学问题:五(2)班平均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占全班的( );把五年级平均分成4个班,每个班是这个年级的( );果园用4辆卡车运水果,平均每辆车运走全部的( );修一条公路要4个月,平均每个月修这条公路的( )。通过以上教学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分数的意义,通过竞赛计分制的方式检测学生新知获得情况。从紧张有序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及时反馈、及时应答,热情迸发,同时学习效率也相应增强。
  四、组织操作活动,主动发现新知
  教师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方法的引导和新知的渗透,还要重视对学生发现新知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教学中需要给学生发现新知的机会,创建新知生成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逐步揭开新知的面纱,主动发现新知的内涵。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面中的边长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组织学生现观察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为学生的新知认识奠定感知基础。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卡片和双面胶,主动制作出正方体和长方体。在学生的操作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对各个边和面的关系也就逐步厘清了,并且这部分知识是由学生主动发现的,这种生成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学生在后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坚实的基础将会帮助学生扫清更多的障碍,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顺利开展。
  总结
  活动教学的方式,是对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体验的实践,活动的方式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新知的产生过程,有机会用自己的思维对新知进行加工,更便于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迸发。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结对子活动、实践活动、竞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有更高的热情。
  [ 参 考 文 献 ]
  [1]张雪萍.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9(15):81.
  [2]胡小芸.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9(08):57.
  [3]王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华夏教师,2019(09):39.
其他文献
【摘要】人的道德感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评价时所具有的情感体验,是一个缓慢的养成过程。教书育人每一个教师神圣的使命,德育教育则是其中最为重要和艰巨的一项任务。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个性独立和自我实现,因此,德育教育是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方式。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 有人说:“做班主任是一份卖力又不讨好的辛苦工作,做优秀的班主任更是尝遍人生生活的酸甜苦辣”。这话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共鸣,因为班主任要承受来自于学生家长的责骂和误解;还要承受来自于学校给予的工作压力和学生自己制造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些只是做班主任的其中一部分,也只有长期担任班主任才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在笔者周边能坚持下来的班主任,他/她们都成了优秀班主任。   【关键词】 遇良师 学经验 团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学内容的基本布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空间角的内容成为了立体几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立体几何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而空间角是立体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空间角的教学对学生立体几何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立体几何空间角的教学工作时需要积极主动的从各方面去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为后续其他空间几何
【摘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兴起,社会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养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授课的时候,一方面要突出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还应当在教学环节融合进入传统文化理论,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将传统文化理论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
【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对高中化学课展开学习,可以让高中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科学常识,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锻炼高中生的化学思维以及探索能力,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以及化学素养。新一轮课改下,高中化学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借助对高中化学课的组织和教学,让高中生对化学展开自主探索,并经过自主探究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化学素养,这是教师要考虑的关键性为问题。本文分析高中化学课中,如何借助适当的引导
【摘要】 新媒体时代下的德育教育日渐被提上了一定的高度,在这般背景中,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家庭的配合。只有各界的全力以赴和通力配合,才会为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注入活水的源头。基于小学教育的关键性与启蒙性,特写此篇文章,希望对广大教学者能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状况,而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 新媒体时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多元化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传统的地理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引进先进的、新颖的、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成为必然。将地理比较法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当中,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日常,学生容易接受。当然面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将应用地理比较法作为切入点,给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摘要】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数形结合思想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形结合”指的是依据图形和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抽象的数学方式和方便的图形,使得形象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数形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形结合”包括通过“数”和“形”两种方式的结合,使得数学的解题过程更为巧妙和简便.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
【摘要】 随着国家的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我国各地区的中小学也纷纷加入到新课改的行列中来。其中,新课改在各地区的高中学校得到落实的程度最高。而高中学校在进行化学教学中要求將相关的化学教学生活化发展就是我国新课改对于部分高中学校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国新课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和发展程度,本文主要从简析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对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的作用入手,紧接着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提出
【摘要】在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较为陌生,学习能力也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学习活动中。本文就针对初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学生主体参与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