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垃圾进入集约化管理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案人:安翊青 上海市政协委员
  ※背景情况※
  上海垃圾分类宣传经过了多年实践,民众分类意识其实已经显著提升,但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实际实施状况仍然不理想。目前上海市区生活垃圾的处理设施只有每天1万吨左右的设计处理能力,但是日均垃圾产量已经达到了1.4万吨。同时,居民至今也普遍并未养成日常垃圾分类倾倒的习惯。
  ※问题及分析※
  当前垃圾分类的实施,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前端,二是后端。
  在前端,上海的居民倾倒垃圾过于随意,容易导致很多不必要丢弃的物品成为了垃圾,加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垃圾产生量因此逐年增长。在国外,因为有比较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如果不分类的话,不仅会受到社区组织的批评教育,还有可能面临罚款。因此很多居民就不敢丢弃垃圾,宁愿将一些不用的物品相互交换,变废为宝。
  后端处理也同样重要。一些小区在居委会等组织的宣传引导下,民众进行分类投放,但是工作人员却将分类后的垃圾混合在一起收运,这就不仅打击了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使得垃圾分类实际成效不明显。事实上,在垃圾分类制度较为先进的一些国家里,真正发挥作用的也主要是后端的分类处理。比如在垃圾分类高度发达的日本,居民在垃圾分类执行上并非完全遵守,同时相关专业人士也逐渐发现居民繁琐的垃圾细分方式对整个垃圾处理链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只能起到一定的教化人心的作用。因为垃圾分类方面开销最高的地方在物流上,专人对垃圾统一进行分类处理成本并不高,如果前端分类过细,反倒会让垃圾处理方增加派出运送垃圾的车次,增加了碳排放和物流成本,站在整体节能环保的角度,反而并不可取。
  在上海,虽然居民一定程度上已经培养起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在實际生活中还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对此,一方面是要加强垃圾分类规范化、严格化,另一方面是在垃圾回收的后端建立起集约化、规模化的垃圾分类处理产业链。
  ※建议※
  对此,我建议,上海市相关部门应当更加重视生活垃圾的集约化管理,借《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在立法之机,推进前端垃圾分类的严格化、规范化,以及垃圾后端分类集约化、规模化,推动垃圾减量化,真正实现生活的低碳节能。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推动垃圾管理地方立法,以社区为主体推广垃圾分类。加快《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推进垃圾分类严格化,规定个人垃圾倾倒量的额度,并在社区巡查员制度的基础上,对不规范倾倒垃圾、不合理分类垃圾的行为及时进行劝导。
  2. 加强招商引资,建立规范化的垃圾分类处理产业。可以尝试引进日本、欧洲等垃圾分类处理先进国家的相关企业进驻上海,提高上海垃圾后端分类处理产业的品位。
  3. 适当征收垃圾处理费,强化居民垃圾回收意识。通过地方立法,可以考虑向居民征收垃圾处理费,费用标准不必过高,由居委会或业委会代征代缴,通过街镇政府机关转移支付给市政绿化企业和垃圾分类处理企业。通过象征性的收费,进而提高居民的垃圾回收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其他文献
宪法的法律属性是宪政制度的价值所在,宪法的一切价值及其制度设计都以宪法的法律属性为基础和中介。本文从价值、规范和实践三个层面上剖析和回答了宪法的法律属性所关涉的三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娴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我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在中外某些人的著作中,却说毛
本文通过对CSP生产线粗轧立辊AWC自动调宽技术研究,供大家参考讨论。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紧密联系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发展境遇提出的全新发展理念.何为绿色发展理念、为何要绿色发展理念、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不断
期刊
在我国大部分电力都以低压配电的传输形式来实现电力传输,人们对电力要求不断提高使得用电量在不断增加,如果能实现智能化管理低压配电,那么电力企业就可以随时监管电力情况.
宪制是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权的分配机制,其基本理念在于限制权力,保障权利。国家权力内含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因素,其三者通过宪法划分各自界限。我国司法权和行政权在现行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技术手段在不断的革新,使一些行业受到了挑战,当然,在接受挑战过程中也伴随着机遇和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受到了挑战,短波发射技术是很重要的
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使得国家的税收管理模式面临着极大挑战,其让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的背景下税收管理改革成为必然,需要重视相关细节的处理,保证相关工作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公众对乳制品加工需求量也不断加剧,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乳制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现代高新技术在乳制品加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