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作业的批改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推进,一些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正逐步投入实践,就数学教学改革而言,其范围很广,现就作业的批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数学作业批改中存在的弊端
  从现有作业批改方式看,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多采用“全批全改”,教师习惯于用“√”“×”来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判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等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方法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判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判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
  首先,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繁重的批改任务,加之重复劳动,不但影响批改工作的质量,而且严重妨碍到课改工作的整体推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以简单的“√”“×”方式进行作业评判,简单的批改方法又造成批改质量的下降,如此恶性循环,最终教师、学生只能是疲于应付。
  其次,学生完全处于从属被动地位。“全批全改”方式不但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还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天性,无法体现学生个性差异,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数学能力。
  再次,师生双方获取的信息失真度较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数学能力。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完成效果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就很差。调查我发现,这部分学生由于要完成作业任务,对不懂或无法理解的问题,由于个人能力、时限等因素,只好抄袭完成作业;而简单的批改方法,又无法实现纠错的目的,看似师生双方通过作业时常进行交流,但信息很大一部分都是失真的,更无从谈起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了。
  二、批改作业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教学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对数学教学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教材的系统性特别强,前后衔接十分紧密,后一节课大都要用到前一节课的知识。所以,不但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教师最好也能当天批改好当天的作业,这样更好地把作业中错误信息在上新课前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顺利地进行新课的教学。
  2.科学性原则
  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性的“把关”,是批改作业的中心任务。教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要注重及时批改、灵活使用作业符号、公正评价和多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作业。
  3.教育性原则
  对作业态度认真、完成质量好的学生应加以鼓励表扬,作业中的新颖解法,特别是有创造性的解法向全班同学介绍,以培养探究精神,对钻研精神好、努力做到作业独立完成、学习进步大的学生,要给以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对作业不认真完成、明知有错也不改正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抄袭作业的行为,要坚决反对与杜绝;对粗心大意、经常出错的学生,要提出批评教育,必要时可把不合要求的作业退回学生,要求认真重做后再交上来,对作业中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应设法予以矫正。
  4.启发性原则
  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往往会出现顺手把学生的作业错误改正过来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原来容易出错的地方还是错了,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们更要重视审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过程,充当学生思维的向导,启发学生开拓思路、深入思考的能力。
  三、数学作业批改的人文化策略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对学生而言,他们的作业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都是建立自信心的好时机。因此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的批改方法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当堂面批,让知识承载着温情
  当堂完成的书面作业往往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为了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教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地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当面当堂进行时方法也因人而异,作业做的较好的,教师应给予表扬,指出其优点,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后进生不要讽刺挖苦,应该给予关心爱护,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其掌握正确的改正方法;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应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做耐心的工作,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学生对于教师在批改过程中所进行的无论是知识性的教育还是人文性的教育都会更加铭记于心。相对于教师拿回办公室和带回家进行全批全改的方式,这样的面批,不仅使学生更有效的解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为作业注入了温情。
  2.分组互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个班级通常由4~6个小组组成,可以将每个小组的学生排定一个次序,让他们轮流承担本组的批改任务,当课堂教学结束,作业布置完毕后,教师可以公布本次各组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名单(每组二、三人),批改任务,以及这些学生接受教师面批的时间和地点。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经过老师的当面批改和指导,相当于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了一次认真反思,也明确了正确答案和批改方法,回到班上,就可以针对自己的批改对象进行另一种层次的当面批改,当发现错误时要同作业主人一起分析错因,及时加以纠正,并将所批学生的作业成绩、新颖解法和典型错题记录下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鼓励学生的作业积极性。
  3.抽批互改,点拨评价提升能力
  教师把作业收齐后,对全部作业作一番浏览,而对部分学生的整份作业或全体学生作业的一部分题目或一部分学生作业题目进行详细批改。每天随机地在班里抽取某几列或某几大组,外加一些不太自觉的同学,或指定的同学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指出错误所在,及时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学生明白作业的错误所在。在教师批改的基础上,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把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可让学生同桌互改,或者前后互改、教师重点批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让学生通过互改,找出错误原因,或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总之,批改数学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我们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批改方式,而应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 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恰当化、人性化的评语,激励学生认真细致地完成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将初中数学融于现实生活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探讨如何摒弃传统的把数学思维当作机械的技能来训练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面要求,并从教学引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应用等方面提出初中数学教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艺术元素,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
新素质的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能够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设想,它不是模仿前人已有的方法,而是要不断地突破前人设定的界限,开拓出新的认识。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高等教育对象的“创新”,只能是培养他们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地观察,无拘束的想象,开拓性的猜测,通过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变得异常重要,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本文针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调查,并且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出了如何才能强化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高中化学是一门既特殊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但是,从高中实验教学的效果来看尚不理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类历史的进步,古代嫦娥奔月的幻想,今天就他揽月的成功,都离不开发问,“是这样的吗?”“这是为什么?”今天,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千千万万一线教师正在课改的大潮中探索,我们提出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的话题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1 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天然本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面对着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