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变得异常重要,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本文针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调查,并且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出了如何才能强化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高中化学是一门既特殊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但是,从高中实验教学的效果来看尚不理想。如何才能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逐渐成为了目前高中化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为主要讨论对象,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通过生动、自主、灵活的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将化学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同时使学生获得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另外,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探究意识及能力等,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化学学科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的功能。具体体现是: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以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加以组织。不仅设置了专门的“化学实验基础”主题和独立的“实验化学”模块,还以“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渗透在“必修 1”、“必修 2”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生活”、“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选修模块中。因此,新教材不但大大增加了实验量,改变了以往由教师进行演示另加几个学生参与实验的编排方式,而且是以“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形式给出实验,这就增强了实验的探索性,减少了实验的验证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科学探究的机会;同时也将教学过程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润物细无声”地将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尽管如此,在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低效”仍然普遍存在。笔者认为,目前实验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表现主要有两类:一是教师讲实验、学生“看”实验,使教材中的“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这些实验栏目的设置形同虚设,自然也无从发挥实验的强大教学功能。二是教师就实验教实验,实验过程缺少学生思维,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建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比如,如果教师语言和蔼、亲切,就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且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积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提问和回答的积极意识,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紧张意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应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真正地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上挖掘生活中所蕴涵的化学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将生活中的化学素材和教学实践践相结合,能够拉近学生和化学的距离感,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达到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
(三)加强化学实验和生活的联系
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更扎根于生活.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化学实验和生活的结合。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化学的影子,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熟悉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意识的目的。例如,我们经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成一个人做事情半途而废.但是,在化学中其表明过去的渔网是利用麻纤维织作而成,所以必须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商场里的电饭煲,售货员在卖货的时候强调不粘锅,其不粘锅的根本原因在于锅底涂有一种特殊物质,就是化学中的“聚四氟乙烯”,俗名被称之为塑料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物体的存在,才导致现在的电饭煲不粘锅等。在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并且针对这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做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强化学生的整体实验能力和学习意识。
(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模式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将其和化学实验相结合,能改变传统化学学习抽象、不直观的弊端,从根本上提升其教学效果和整体感知意识,从而达到完善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视频播放化学实验,通过放大图片扩大微实验的可视性,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仍是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证明: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助于老师更有效地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真地参与学习过程,也有助于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据此,笔者认为: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可提高学生实验课教学有效性。总之,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景,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仍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亟需我们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1]陶秀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J].化学教育,2009(10).
[2]刘宏霞,李文章.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9(10).
[3]张学云.提高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化学教育,2011(2)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高中化学是一门既特殊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但是,从高中实验教学的效果来看尚不理想。如何才能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逐渐成为了目前高中化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为主要讨论对象,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通过生动、自主、灵活的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将化学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同时使学生获得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另外,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探究意识及能力等,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化学学科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的功能。具体体现是: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以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加以组织。不仅设置了专门的“化学实验基础”主题和独立的“实验化学”模块,还以“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渗透在“必修 1”、“必修 2”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生活”、“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选修模块中。因此,新教材不但大大增加了实验量,改变了以往由教师进行演示另加几个学生参与实验的编排方式,而且是以“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形式给出实验,这就增强了实验的探索性,减少了实验的验证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科学探究的机会;同时也将教学过程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润物细无声”地将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尽管如此,在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低效”仍然普遍存在。笔者认为,目前实验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表现主要有两类:一是教师讲实验、学生“看”实验,使教材中的“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这些实验栏目的设置形同虚设,自然也无从发挥实验的强大教学功能。二是教师就实验教实验,实验过程缺少学生思维,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建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比如,如果教师语言和蔼、亲切,就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且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积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提问和回答的积极意识,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紧张意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应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真正地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上挖掘生活中所蕴涵的化学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将生活中的化学素材和教学实践践相结合,能够拉近学生和化学的距离感,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达到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
(三)加强化学实验和生活的联系
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更扎根于生活.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化学实验和生活的结合。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化学的影子,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熟悉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意识的目的。例如,我们经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成一个人做事情半途而废.但是,在化学中其表明过去的渔网是利用麻纤维织作而成,所以必须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商场里的电饭煲,售货员在卖货的时候强调不粘锅,其不粘锅的根本原因在于锅底涂有一种特殊物质,就是化学中的“聚四氟乙烯”,俗名被称之为塑料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物体的存在,才导致现在的电饭煲不粘锅等。在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并且针对这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做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强化学生的整体实验能力和学习意识。
(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模式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将其和化学实验相结合,能改变传统化学学习抽象、不直观的弊端,从根本上提升其教学效果和整体感知意识,从而达到完善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视频播放化学实验,通过放大图片扩大微实验的可视性,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仍是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证明: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助于老师更有效地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真地参与学习过程,也有助于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据此,笔者认为: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可提高学生实验课教学有效性。总之,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景,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仍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亟需我们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1]陶秀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J].化学教育,2009(10).
[2]刘宏霞,李文章.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9(10).
[3]张学云.提高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化学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