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三农”政策的落实,我国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机推广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机推广的地位和作用、农机推广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村经济发展
科技兴农是我国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农机技术的推广作为科技兴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推动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机技术的推广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1.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机推广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力度不够
虽然随着现代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我国的农机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实际的宣传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活动中,还表现为示范区域较小,普及力度不足等现象。另外,要想使农民更好的掌握农机技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培训和现场演示。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机推广在这方面做得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2农机推广人员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来看,我国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组成还是比较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较低,并且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种情况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机技术的推广。另外,从形式上看,有关相关政府部门的观念上不够重视,农机推广工作的办公环境和硬件设备也较差,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端正相关人员的农机推广观念。
1.3农机推广内容落后
长期以来,和政县的农机推广工作只注重产前、产中或产后粗加工机械化,忽略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重视粮食作物机械化,忽视经济作物机械化;只重视农田作业机械化,忽视农业工程等领域机械化,使得农机推广的产品与农民需求脱节,造成了推广部门想推广的推不动,农民想要的又没有的现状,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农机技术的推广作为一项技术型的推广工作,如果其内容不能随着农业发展的趋势进行更新,将无法应用和指导农业的生产活动,也就无法实现其实用性,因此,从内容上来看,农机技术的推广必须要与时俱进。
1.4农机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所谓农机推广经费不足,就是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于农机技术的活动经费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推广活动中的农机器械的采购问题,以及各种试点实验的举办困难,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推广的效果。
2.农机推广的地位和作用
农机推广是先进科技成果快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农机化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农机推广工作,对于积极发展农机化,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农机推广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搞好农机推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机推广作为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文笔者将从农机推广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增加推广经费,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农机推广队伍水平”、“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创建推广示范基地,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各结构”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3.1农机推广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
要以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为依据,确定农机推广规划、推广项目和推广方法。农机推广与农业经济体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生产经价规模、农村人口就业、农民的生产习惯等密切相关,在制订农机推广方案时,要全面分析以上因素,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农机技术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农业发展,所以在具体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实现农机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趋势的吻合。
3.2增加推广经费,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农机推广队伍水平
在保证农机推广人员工资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及农机主管部门应加大推广经费的投入,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行。同时农机推广工作要将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农机推广人员自身的培训,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坚持多途径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真正成為本行业的专家能手,做到业务能力与职业逍德同步提高。由于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是农机技术的直接传播者,所以其自身素质的好坏对于农机技术的推广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对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以保证我国的农机推广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3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创建推广示范基地,加大推广示范力度
结合当地农村生产实际,根据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和自然条件,积极扶持和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通过“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队和专业组织,创建不同类烈的推广习、范基地。充分利用推广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和技术辐射作用,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广大农民亲身感受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对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农民参与农机推广和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4认真贯彻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各结构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越大,补贴资金越多,各方面的关注度就越高。这对农机部门既是发展机遇,更是严峻考验。应更加谨慎、细致、扎实地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贯彻好、落实好,切实做到工作程序不能少,实施进度不能拖,管理力度不能减,纪律要求不能松,确保将补贴政策的实惠不折不扣地落到农民手中。要充分发扦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市场引导的作用,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抓粮食作物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转变。
由抓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转变;由抓农田生产机械化向畜牧、养殖生产机械化转变;由抓产前、产中和产后粗加工机械化向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转变。利用农机补贴政策,把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及时投放到农业生产中去。要合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各结构,使有限的补贴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综上所述,要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好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良好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争先创优抓实效,努力开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新局面,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推动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村经济发展
科技兴农是我国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农机技术的推广作为科技兴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推动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机技术的推广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1.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机推广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力度不够
虽然随着现代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我国的农机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实际的宣传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活动中,还表现为示范区域较小,普及力度不足等现象。另外,要想使农民更好的掌握农机技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培训和现场演示。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机推广在这方面做得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2农机推广人员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来看,我国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组成还是比较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较低,并且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种情况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机技术的推广。另外,从形式上看,有关相关政府部门的观念上不够重视,农机推广工作的办公环境和硬件设备也较差,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端正相关人员的农机推广观念。
1.3农机推广内容落后
长期以来,和政县的农机推广工作只注重产前、产中或产后粗加工机械化,忽略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重视粮食作物机械化,忽视经济作物机械化;只重视农田作业机械化,忽视农业工程等领域机械化,使得农机推广的产品与农民需求脱节,造成了推广部门想推广的推不动,农民想要的又没有的现状,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农机技术的推广作为一项技术型的推广工作,如果其内容不能随着农业发展的趋势进行更新,将无法应用和指导农业的生产活动,也就无法实现其实用性,因此,从内容上来看,农机技术的推广必须要与时俱进。
1.4农机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所谓农机推广经费不足,就是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于农机技术的活动经费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推广活动中的农机器械的采购问题,以及各种试点实验的举办困难,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推广的效果。
2.农机推广的地位和作用
农机推广是先进科技成果快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农机化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农机推广工作,对于积极发展农机化,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农机推广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搞好农机推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机推广作为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文笔者将从农机推广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增加推广经费,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农机推广队伍水平”、“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创建推广示范基地,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各结构”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3.1农机推广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
要以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为依据,确定农机推广规划、推广项目和推广方法。农机推广与农业经济体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生产经价规模、农村人口就业、农民的生产习惯等密切相关,在制订农机推广方案时,要全面分析以上因素,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农机技术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农业发展,所以在具体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实现农机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趋势的吻合。
3.2增加推广经费,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农机推广队伍水平
在保证农机推广人员工资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及农机主管部门应加大推广经费的投入,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行。同时农机推广工作要将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农机推广人员自身的培训,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坚持多途径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真正成為本行业的专家能手,做到业务能力与职业逍德同步提高。由于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是农机技术的直接传播者,所以其自身素质的好坏对于农机技术的推广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对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以保证我国的农机推广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3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创建推广示范基地,加大推广示范力度
结合当地农村生产实际,根据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和自然条件,积极扶持和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通过“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队和专业组织,创建不同类烈的推广习、范基地。充分利用推广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和技术辐射作用,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广大农民亲身感受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对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农民参与农机推广和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4认真贯彻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各结构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越大,补贴资金越多,各方面的关注度就越高。这对农机部门既是发展机遇,更是严峻考验。应更加谨慎、细致、扎实地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贯彻好、落实好,切实做到工作程序不能少,实施进度不能拖,管理力度不能减,纪律要求不能松,确保将补贴政策的实惠不折不扣地落到农民手中。要充分发扦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市场引导的作用,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抓粮食作物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转变。
由抓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转变;由抓农田生产机械化向畜牧、养殖生产机械化转变;由抓产前、产中和产后粗加工机械化向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转变。利用农机补贴政策,把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及时投放到农业生产中去。要合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各结构,使有限的补贴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综上所述,要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好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良好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争先创优抓实效,努力开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新局面,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推动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