σ1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意义及其配体化合物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σ1受体(σ1R)在子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意义及其配体化合物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方法

(1)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经手术切除或活检的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组织蜡块160份,其中子宫颈癌组织88份、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织42份、正常子宫颈组织30份(因子宫肌瘤、单纯良性卵巢囊肿行子宫全切除术);另选择HPV18型阳性的子宫颈腺癌细胞系HeLa细胞和HPV16型阳性的子宫颈鳞癌细胞系SiHa细胞。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和细胞中σ1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σ1R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2)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筛选出临床资料和σ1R基因数据均完整的子宫颈癌患者249例,分析σ1R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3)合成σ1R配体化合物(共4个,分别为化合物14a、14e、15c、15f)并作用于HeLa、SiHa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对奈达铂的敏感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比例和凋亡率。

结果

(1)免疫组化SP法检测显示,正常子宫颈组织中σ1R蛋白少量表达于胞质,HSIL组织中σ1R蛋白中等量表达于胞质及个别胞核,子宫颈癌组织中σ1R蛋白大量表达于胞质和胞核;子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中σ1R蛋白大量表达于胞质和胞核。子宫颈癌患者σ1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类型明显相关(P=0.020),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子宫颈腺癌患者σ1R蛋白的胞核表达阳性率(10/18)明显高于子宫颈鳞癌(27.1%,19/70;P=0.024)。7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中,47例σ1R蛋白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45.8±3.1)个月]明显低于23例σ1R蛋白阴性表达患者[(51.7±2.9)个月;t=4.037,P=0.045];该47例患者中,15例为胞质表达伴胞核表达,32例仅胞质表达,中位生存时间前者明显短于后者[分别为(38.9±3.8)、(48.7±2.1)个月;t=5.239,P=0.022]。18例子宫颈腺癌患者中,10例为胞质表达伴胞核表达,8例仅胞质表达,中位生存时间前者也明显短于后者[分别为(35.0±6.3)、(44.2±4.2)个月;t=4.505,P=0.034]。(2)对TCGA数据库中筛选出的249例σ1R mRNA表达相关的子宫颈癌患者资料的分析显示,208例鳞癌患者中,σ1R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明显相关(P=0.005);41例腺癌患者中,σ1R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明显相关(P<0.05)。208例鳞癌患者中,σ1R mRNA表达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930);而41例腺癌患者中,σ1R mRNA表达与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相关(P=0.034)。(3)MTT比色法检测显示,4个化合物作用后对HeLa和SiHa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均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1);化合物14a(6 μmol/L)联合奈达铂作用于HeLa、SiHa细胞48 h后,其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奈达铂作用后的细胞(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化合物14a(30 μmol/L)作用24 h后,HeLa、SiHa细胞迁移率分别为(19.6±0.6)%、(15.8±0.8)%,均明显小于相应对照细胞[分别为(43.0±1.2)%、(29.3±1.0)%,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化合物14a(30 μmol/L)作用48 h后,HeLa、SiHa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6.3±1.1)%、(21.3±1.9)%]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细胞[分别为(1.8±0.3)%、(2.8±0.3)%;P<0.01];HeLa、SiHa细胞的G0/G1期比例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细胞(P<0.05),HeLa细胞的S期比例无明显变化(P=0.948)、G2/M期比例显著降低(P=0.042),而SiHa细胞的S期比例显著降低(P=0.003)、G2/M期比例无明显变化(P=0.810)。

结论

σ1R蛋白在子宫颈癌和HSIL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且σ1R蛋白的胞核表达是子宫颈腺癌的重要特征,σ1R蛋白阳性表达尤其是胞核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新合成的σ1R配体化合物14a可显著抑制子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的增殖,并提高细胞对奈达铂的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能力,其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奥氮平预防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爆发性呕吐的效果。方法对1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第1周期化疗,选择发生爆发性呕吐的42例患者纳入研究,在第2周期化疗前给予奥氮平口服,比较联合奥氮平预防前后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和呕吐程度分级,统计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氮平干预后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P<0.01),呕吐程度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按照疗效评价标准,干预后完全
目的掌握2014年至2016年广州市番禺区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订日后伤害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至2016年期间首诊诊断为伤害的患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 32.73%)、钝器伤(19.46%)、动物伤(15.53%);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41.71%)为主,其次为咬伤、锐器伤、开放伤(33.19%)和骨折( 10.55%) ;伤
目的总结1例PICC带管儿童院外断裂残端进入心脏的抢救处理及护理防范。方法运用snare system抓捕系统在局麻下行介入手术,于儿童右侧股静脉穿刺RFV并置入7F血管鞘,注入肝素1 200 U,送入snare system抓捕系统于右心房内抓捕PICC残留软管。结果顺利将残留在儿童体内一端位于左侧锁骨下静脉,体部绕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另一端位于右下肺动脉分支的PICC残留端取出
目的调查广东省汕头市重症监护室护士专业实践能力自我评价水平,为制定重症监护室层级护士规范化培训和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该市255名重症监护室护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重症监护室护士专业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14份。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较低排名前3的有:识别适应证并管理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病人、管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病人、根据常规监测和护理肾脏手术的
期刊
目的比较停经7周以内Ⅱ型和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停经7周以内的Ⅱ型和Ⅲ型CSP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甲氨蝶呤治疗后组(为甲氨蝶呤治疗后超声监视下清宫)37例,子宫动脉栓塞后组(为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超声监视下清宫)3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期刊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及绒毛细胞培养法分析染色体核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胚胎停止发育的1 983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孕妇自然流产胚胎的绒毛组织均在清宫手术时无菌条件下采集,并采用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及染色体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标本,并对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1 983例自然流产胚胎的绒毛组织标本中,除
目的分析单纯HPV16型和(或)18型(HPV16/18)阳性行阴道镜检查并有可疑病变患者的子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探讨HPV16/18阳性患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阴道镜门诊就诊的年龄为21~65岁、HPV16/18阳性、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阴道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