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选择与性别无关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女性确实更加适合从事HR领域的工作,但在“第三届中国女性HR成功论坛”上,几位女性HRD的睿智和风采似乎证明她们是反其道而行之——我的成功与选择和努力密切相关,但绝不仅仅取决于性别。
  选择即放弃,放弃需勇气
  选择并非易事。选择往往牵扯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做出选择之后的罪恶感、焦虑感和后悔心理。对于企业中包括女性HR在内的所有职场人,以及正在为未来做打算的人来说,如果改变不了人生,那么就必须无条件地为自己的选择埋单。
  汪瑛:生活给你的机会常常是没法选择的。职业生涯的前十六年我一直在媒体,后来职业方向慢慢转向经营,走上销售管理岗位。回顾几次职业选择,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当时发生职业方向转变的时间点正是我的最佳选择时机,把握住这个点,朝着一个方向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会发现自己的期望目标是什么。我经常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有时候对方开出的薪金非常诱人,但回望自己的职业轨迹,回忆起原本的愿望和职业目标时,就会发现这条把握住最佳选择时机走来的路,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路。如果不明晰自己的需求,慌慌张张地投向诱惑的怀抱,那么迎来的绝对不会是甜蜜的结局。
  袁洁:我并非是做选择的高手,但我确信自己的努力程度不输别人。毕业之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为科技做HR专员。两年后,我开始对职业发展的未来感到困惑,因为在华为,还没有真正从人力资源基层岗位提拔上来的人力资源总监,想在这里晋升到人力资源总监似乎有很大难度。当时,我听从了一位导师“选择一个比较专业的工作”的建议,毅然接受了摆在面前的唯一机会——进入涛锐国际咨询公司,用五年的时间从助理咨询顾问做到了咨询总监。周围不少朋友在对职业发展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时候会思来想去,畏葸不前。自身多年的职业经历却让我明白,与其杵在那里困惑,不如站起来行动,在市场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把握近在眼前的机会,并持续地付出努力。在想不清楚的时候,也可以咨询和听取信任的人的建议。
  张丽:的确,选择并非比努力更重要。我们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不单单要考虑职业生涯的目标,还要考虑到对整个生命的认识。在做选择之前,我强烈推荐各位女性HR朋友进行一些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心
  理测试,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以我个人的几段职业经历为例:我到东方园林这样大规模的上市公司,是希望在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引领行业;来到乐成集团的时候,我想做到的是生命的平衡,因为在工作之外,我还有女儿面临中考、自身的健康等问题需要考虑。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会发生变化,目标和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你的根基就是要知道内心最想要什么,那是所有路径的基础。但是在选择之后付出努力是必然的,因为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最终成功的一定是那些努力的人。
  邓会燕:我非常赞同张丽老师的观点。选择有时候是非常被动的,同时也是和企业发展阶段有着密切关系的。我毕业之后担任过董事长秘书,做过行政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一直到现在作为副总经理分管企业行政人力和政府事务工作。虽然进入了一定的瓶颈期,但是面对职业发展,我有着这样的认识:职业发展有时候是在被时代所推动,或者说是被企业发展推动着的,它把我们推到舞台上展现才能;同时,企业发展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的,个人也是一样,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个人管理水平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在企业某一个发展阶段,自身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否和企业发展相匹配,这是一个HR应该时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个人发展滞后于企业发展,那么就是“穷则独善其身”的状态,应该选择学习、积累和沉淀,储备能量,等待机会的出现。
  栾馥艳:对我来说,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放弃。做一个选择的时候很难,要放弃更难。当初考虑到人力资源是非专业行业领域相对专业的一种职业,我放弃了在学校教书的机会,进修人力资源专业的研究生,并走上人力资源岗位,实际上是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其次,在进行了选择之后,我们要努力放弃个人的一些“小我”,并积极地同大环境进行匹配,和它一同成长,在职场中即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步伐,不断进行自我的提升。
  留存“潜台词”,定位关键词
  尽管德鲁克曾预言“未来女性会在人力资源领域特别杰出”,但是“在华盛顿参加CEO Council,黑压压的黑色西服,美国CEO几乎清一色地由男性担任”仍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高层的主流现状。从HRM到HRD,或是处理HR事务的CEO,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女性不得不忽视性别差异,隐忍于人前,主动服水土,用职业关键词埋单“潜台词”。
  邓会燕:战略,视野,格局。一个人的位置是需要由其在企业里产生的价值来决定的。HR从基层做到中层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自身执行层面的问题;走到高层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战略管理的能力。“一个人的成就在于赏识你的上司。”你在企业发展得好,并不只是因为能力强,而更多地在于上司欣赏并支持你,让你可以在企业里面顺利发展;如果得不到上司的认可,你在这个企业里的职业道路会非常坎坷。作为HR管理人员,我们不仅要从专业角度来思考问题,还要将自己的思维上升到战略高度,关注模块里面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在企业大的宏观环境进行全面的认识,如能否站在全球经济发展、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的高度,结合企业经营战略、商业模式、文化形态以及人员结构进行管理,如果能够达到这个高度,那么你应该是一个非常职业的经理人,并且会不断走向高层。
  张丽:价值,多赢。第一个词是价值。人力资源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这个领域,HR要给业务部门和上司带去自身的专业价值。我从事HR行业多年,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做到“让你的上司离不开你,让你的业务伙伴离不开你”,在行业内部充分体现自身不可或缺的价值。第二个词是多赢。我在做经理和主管的时候,认为HR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想到的才是团队协作并且帮到其他的同事。当达到总监这个级别时,我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拿自己的经历举例:同样是处理离职员工问题,在做经理和主管的时候,我会把钱抠得很死,因为我只想着如何为老板省钱;现在作为总监的我就不会这么处理事情,最终目的已经从省钱转变为让员工心情愉快地离开公司,让这段工作经历对这些员工来说不至于那么糟糕,因为已离职的员工到了另外一个平台后可能还会成为我的客户。这两种目的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我和老板、业务老总、员工们进行沟通的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处理任何一件事情时,我不仅力求老板满意、业务部门满意,还要让员工们也满意,这种“三全其美”的多赢方案一定是存在的。   袁洁:学习,沟通,坚持。第一个,学习。行业知识、企业知识、人力资源专业知识都非常重要,但
  是吸收了这些知识后,HR们一定要将其转化为业绩,因为只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才会得到上司的赏识,空有博学的“花架子”而无法付诸于实践不利于HR的职业发展。第二个,沟通。沟通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走出去”看别的企业和行业的能力和水平,因为现在企业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需要HR仔细沟通辨别,择良木而栖;二是对位沟通,充分了解就职的这家企业有没有晋升的机会,企业老板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如何,自身有什么不足;三是和同行沟通交流。第三个,坚持。前面两个词都做到之后,如果依然想留在这个平台上,尽管暂时无法获得晋升,那么就一定要坚持,等待上司升职或调职、离职而来的职位机遇。
  栾馥艳:服从,自我。第一,服从。新进一家企业或者新获得一个职位,HR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服从。这里的服从并不是单纯的盲从,服从的同时还需HR揣摩和理解上司为什么让自己去做这样的工作,了解之后再慢慢地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上司的想法。任正非有一句话:“小改变、大创新”,小小地变通一下之后,就会让领导欣赏你的这种创新。这就是变通的服从。另外一个词就是自我。完成从服从到变通的阶段后,HR就可以表现出自我,尽可能地展现你的战略、视野、眼光等,在从服从到自我的过程中蜕变。
  工作有成就,生活有平衡
  在每个国家里,妇女都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美国女性在家里做的事情远多于丈夫,中国女性的家庭负担要比男性高两倍以上,这都直接导致女性不能在工作上像男人一样投入。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女士却相信这一切都可以改变:任何一名女性都可以挑战“女性只能持家”的偏见,兼顾事业和家庭。对中国的女性来说,不管个性有多么不同,其内心世界会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有着各自的棱角,她们展现在家庭或工作同伴等每一个人面前的,仍然是一个圆润的整体:懂得分享爱、接纳他人,并向全世界露出微笑的魅力展示。
  邓会燕: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给我们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生活则让我们感悟到更多的幸福,这两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女性要把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女性的魅力来推动我们美好的生活。我们女性具有管理天赋。首先,女性都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不像男人那样拘谨、不善于表达;其次,女性的韧性很强,只要她认定一件事,就会想方设法坚持下去;第三,女性做事非常认真,非常仔细,也非常敏感,因此能平衡很多方面的利弊关系,让自己所负责的领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如果能够发挥自身作为女性的优势,你就会表现出和男人极为不同的一面,女人的柔性、绵里藏针、以弱示强都会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张丽:第一句话,如果一个女人能把家里的老公和孩子管好了,她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一定会做得非常棒。我觉得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家庭,人的多种需求都是相通的,如自尊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的需求等。第二句话,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并不难。对于人力资源总监来说,在工作中,应该学会区分哪些事务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那么重要的,在进行判断之后,某些工作就可以放手下属,或者借他人之力来做,而不需要凡事都亲力亲为;在家庭当中,需要用一段时间和家人进行高效地沟通,我每天会给女儿40分钟的沟通时间,在她特别小的时候我每天给她讲故事,长大后她会和我分享在校园里的所见所闻。沟通是保持家庭氛围最重要的因素。
  袁洁:家庭与工作两者本身不矛盾也不冲突,因为每个人对待工作和家庭的方式各不相同,处理两者的原则也各不相同。在工作中,作为HR角色的女性必须拥有一定的目标,并为此不断地付出努力,有着“不放手、不服输”的冲劲,但是在家庭中,就不能将这种工作情绪带入进来,而是要做到放手,在两性关系中尤应如此。在对待小朋友方面,我同意张丽老师的观点。我从来不陪小朋友写作业,和他交流的方式就是沟通,并且告诉他做人的基本原则。
  栾馥艳:女性首先要爱自己才能做到平衡工作与家庭。既然上帝这么关照女人,让我们有非常好的借口和理由可以肆无忌惮地打扮自己,为什么不用具有女性魅力的微笑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呢?当年我戴眼镜的时候,同事给我的评价就是精干。后来我做了一个近视眼手术,拆除纱布后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才明白同事认为我不好相处是因为我成天板着脸,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我以前是因为看不清对方才会面无表情。从此以后,我开始对同事们微笑,甚至对不认识的人也绽放出笑容。当我看到这些陌生人也对我笑,我突然明白:只要把开心和温暖传递给他人,我就会获得同样的温暖。我想这也就是所谓的平衡了。
其他文献
执行:本刊编辑部    三十年前,中华大地在东西方经典理论的质疑中开始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成果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而这一切变革的舆论引导源于一次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大讨论。由此,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的真谛。 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管理文化背景下,面对现实环境,我们也应该强调尊重实践,主张理念、工具
触目惊心的“感谢同学不杀之恩”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复旦投毒案”高居各大网站新闻关注度的榜首。  人们对2004年马加爵犹如泰森般的凶恶面容似乎还记忆犹新。如果说当年马加爵的行为让人感受更多的是残忍和血腥,那么复旦大学投毒案凶手表现出的工于心计,则更让人不寒而栗。  2013年4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非正常死亡。警方在其寝室饮水机内残留的水中检测出有毒化
面对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家乐福在消费不振的经济环境下,无论在营业额还是利润方面都以超出预期的增长完成了年度的经营指标。这样亮眼的成绩,人力资源也扮演了战略伙伴的角色。本期《人力资源》杂志特约记者王慧仪对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孟宜燕女士进行了专访,与我们一起分享家乐福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在家乐福的中国执行委员会中,孟宜燕不仅是唯一的中国人,更是独一的女性,前不久代表家乐
资源不多,如何产出更多?没有几个雇主不是“绩效控”。问题是,考核绩效的方法是否到位?尽管大多数企业对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日益重视,但知易行难,在绩效考核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最高领导人审定考核结果  在企业中,通常各级领导对员工的考核评语都有修改权,最终以公司最高领导的评定为准。这很容易将员工对考核结果存在的不满转移到最高领导人身上。另外,各级领导因立场不同,很容易产生
“竞业限制”可以单方解除吗  HR来信:  2005年3月,李某入职我公司担任销售一部经理,2010年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协议约定: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2年内,李某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公司将自李某离职之日起支付每月3000元竞业限制补偿金。  2011年
如何诠释员工守则与企业文化之关联?有人如是类比:如果说员工守则是骨骼,那么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就是灵魂。前者归于制度层面,却难以脱离企业文化的精神引领,既有管理制度的刚性要求,又有企业文化的柔性融合。一份员工守则骨骼再清奇,没有企业文化和精神做内核,即使勉强屹立,也将难守其“则”。当下企业,要将文化之柔与守则之刚相融,至少要兼具四点。  精神引领大于制度约束  企业实践中,员工守则常不受待见、执行
成为“城里人”,似乎是所有农民工抛乡弃土、迈入城市后的最大愿望。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历时半年时间,在北京、四川、山西、湖北和浙江进行调研。调查显示,在“您准备在这座城市继续住多长时间”一题中,61.95%的农民工选择“能待多久是多久”,31.09%的农民工选择“如果可能就在这儿安家住下去”。然而,辞旧和纳新终究都需要一些花销。农民工进城后,发现需要用钱来解决的问题不断增多
权威发布    我国首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发布  近日,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在京举行,会议同时发布了我国首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显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人为的市场分割有待突破,服务的规范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化、信息化和人才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人力资源公司还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新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行李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新生就拜托老人看一下行李,自己好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新生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行李。谢过老人,二人分别!几日后在开学典礼上,这位新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这是央视名嘴白
今年,就上个月,马政先生退休了。不似一些离职伤神者,他送自己一幅字:“器惟求新,不改其乐。”问其何乐之有?他说:“我的手指进入了‘后工作时代’。”   早在半年前,Z公司老板师波无意中识见马政,第二天便告知HR经理:“你盯着点,马先生何时退休,立即给我聘过来。”师波可不是势利眼,专恭迎从权位上退下来的人。“备愚钝,故请孔明。”他要整合的是自己能力半径内的缺项。   马政,工会干部,虽善琴棋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