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管理中的英语课程库管理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376004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从自身教学管理工作经历出发,以审核学生英语成绩单以及管理英语课程库的亲身体会来思考课程名称英语翻译的原则、标准与方法。作者分析了所在学校2009版英语课程库,在肯定了其结束以往课程名称英语翻译混乱局面的意义之后指出了其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方法建议。作者认为必须重视英语课程库的建设工作,适用恰当的实用英语翻译理论来指导,使课程名称英语翻译既准确又规范。
  [关键词]教学管理 英语课程库 课程名称 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178-03
  随着中国大学国际化办学趋势的日益明显以及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交流研修活动的日渐频繁,英语课程库亟待建立与完善,以方便国外大学了解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与办学思路,促进中外办学交流与合作,也方便大学生出国留学与交流研修的申请材料准备,更好地为中国大学走出去服务,为学生出国深造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所在的学校浙江传媒学院教务处于2013年3月12日发文《浙江传媒学院关于建设英文版课程库的通知》(浙传教2013号),针对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来建设英语课程库。学校对英语课程库建设高度重视,按文件要求准时完成了2009版英语课程库的建设工作。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已能用学生卡在特定机子上打印英语成绩单,提高了学校教学服务水平。
  然而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开始修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的课程与2009版有诸多变化,于是新的英语课程库建设工作又将提上日程。通过审视学校2009版英语课程库译文,以及反思该课程库建设之前的课程名称英语翻译状况,笔者头脑里冒出总结与探索英语课程库建设方法的想法,借用当今现有翻译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摸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方法。
  一、学校统建英语课程库之前的状况
  在学校统一建设英语课程库之前,课程名称英语翻译主要是出国留学或交流研修的学生自行翻译或委托翻译公司翻译,并将汉语成绩单与英语成绩单一同拿到教学办公室来审核签字和盖章。笔者因硕研是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手中也持有中国外文局颁发的CATTI英语笔译二级证书,因此被委任来审核这些英语成绩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有如下两点:
  (一)学生自行翻译,译文参差不齐
  在学校不能提供统一译文之前,学生一般自行联系翻译公司翻译,英语专业学生则自己翻译。这样的翻译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首先,“翻译公司是盈利性公司,其翻译行为属于商业行为,他们对于译员的要求是翻译速度和效率,由于时间的限制,翻译出来的东西往往不可能做到字斟句酌”,“另外,由于目前翻译市场混乱,个别翻译公司使用新手做校对(甚至是瞎指挥)的情况还是有的”。[1]翻译公司的译文质量并不能保证,拿到笔者眼前的英语成绩单即能证明这一点,很多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就是胡乱翻译。再则,英语专业本科生缺乏翻译理论学习,错误地认为只要懂英语就能胜任汉英翻译。金隄先生曾说过,“all translators, whether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base their work on a certain theories of translation”。[2]他的意思是翻译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翻译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大学生缺乏理论意识,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他们的翻译随意性极强,翻译出的译文质量堪忧。
  (二)教师小规模任务型翻译,译文难统一
  对于学校组织的学生统一出国学习,例如3 X项目,学校专门组织外语老师负责其申请材料的筹备工作。同样是英语成绩单的翻译,由于老师们的翻译风格不同,遣词造句各具特色,所以译文很难达到统一。这里面很多老师是研究语言学、文学等方向的,不是专门搞翻译的,所以同样也缺乏成熟系统的翻译理论来指导,也只是纯粹靠双语能力来承担此项工作。学校对译文质量重视也不足,没有请有译审资格的专家来审定译稿,所以最后整体译文质量也难以令人满意。
  二、学校2009版英语课程库译文分析
  德国翻译理论家霍恩比(Mary Snell Hornby)将翻译按文本类型分为三类: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实用语言翻译(General language translation)和专门用途翻译(Special language translation)[3]。按这个分法,课程名称英语翻译属于实用语言翻译,再往细处分,它属于实用汉英翻译。天津外国语大学林克难教授指出在中国翻译界百余年来一直指导翻译实践的“信达雅”并不完全适用于实用英语翻译。[4]他于2003年在上海“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提出了实用英语翻译的“看易写”原则。他指出“看”就是在翻译实用英语之前,大量地接触、阅读说英语国家实用英语的真实材料,存储在大脑中备用。[5]首先是“看”,即通过网络等渠道去看英美大学的相关专业开了哪些课程,课程名称是怎么表达的。然后据此来“易”即翻译,最后达到“写”即直接用英语写作。但有一点,很多国内开的课国外没有,看不到怎么办,对外经贸大学的丁衡祁教授2006年提出了实用英语翻译ABC(the Adapt-Borrow-Create模仿-借用-创新)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英语中如果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方式,我们就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英语中如果有类似的表达可以参照借鉴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嫁接改造’的方式。如果我们要翻译的在英语里找不到相同或相近的表達,那么就必须按照英语的习惯和思路进行创译”[6]。
  按照“看易写”及“模仿—借用—创新”理论,课程名称汉英翻译便有路可循。因笔者为学校2009版英语课程库建设做过一些管理工作,也观察了专家们的翻译流程。当时将汉语课程制成表格,每一个名称后面都去英美各大学找至少三个对应的英语课程名称。而对于不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的,并没有去寻找和记录。这两种情况由专家们自行翻译。   客观地讲,学校2009版英语课程库翻译质量颇高,彻底改变了之前课程名称英语翻译的混乱局面。但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所在的某二级学院六个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单,发现了几点须再思之处:
  (一)英语译文少内容
  王理行先生曾说过,出色的文学翻译作品,既要经得起读,又要经得起对。课程名称英语翻译也是如此。通过中英名称的对读,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如《广播电视编导业务》课,对应的英语名称是Practice of Radio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这部影片延续了李碧华小说璀璨华丽、戏梦人生的特点,也继承了陈凯歌电影沉稳大气、追求纯粹的风格。电影和小说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同时二者又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小说到电影,从文字到影像,电影《霸王别姬》是导演在小说基础上的再创造。叙事视角和主题的改变、部分人物和部分情节的调整,以及叙事手段的转换,让这部经典的小说以熟悉而又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 
[摘要]作为领导干部要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左传》《三国志》《贞观政要》等古代历史文献,尤其是要研读《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部史书。加强文学修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增长知识和才干,增强人格魅力。  [关键词]领导干部 文史知识学习 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70-01  党的十
摘要:在中国,很多学校正在尝试双语教学,这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打破在传统英语教学下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状,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ESP EGP 课程设置 外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87-01  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才竞争也越来越严峻,人们
[摘要]当代中国强调文化自信,挽救传统文化衰落态势是当务之急。徐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现以徐州沛县红喜蛋为例,来寻找徐州民间文化。沛县红喜蛋寓意源自上古,与汉高祖刘邦有密切关系,被人们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在中国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结婚生子这样的喜庆活动息息相关。但是,以红喜蛋文化为首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被外来文化排挤而衰落。随着文化强国的需求,振兴以红喜蛋为首的传统文化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俄语专业教学如何突出“应用”不能简单定论,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本文以《旅游俄语》这一课程为例,对俄语教学的特色化与应用性做出剖析与探索研究。作者作为一名俄语教师将授课内容与实践部分做了很好的结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将俄语专业教学中如何突出“应用”阐述的清晰明了。  [关键词]俄语教学 应用教育 旅游俄语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微信作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其朋友圈的社交功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行为,本文利用“网络虚拟田野考察法”调研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交往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微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大学生 交往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11-02  根据《中国互联
[摘要]在我校全面转型发展、大力深化教学改革的形势下,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对《园林制图》课程进行课后辅助教学,进行了MOOC实践,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其制图、绘图能力较以往有很大提高,显著提升了《园林制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园林制图 MOOC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235-02  M
[摘要]作为高校文化传播的载体与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高校社团已越来越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元素。各高校社团的独立、差异与合作、交流是辨证统一的。社团的活动和发展离不开对外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梳理我校社团发展过程中的交流合作现状,并对社团的发展做出对策性研究,希望能对促进我国高校的社团之间交流合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学生社团 交流合作 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者,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活态传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文化生存土壤日益改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传承人年老,面临消亡危机。因此,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对非遗传承人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应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三年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广告策划专业要在今年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砥砺前行,我觉得要做好毕业设计选题的多元化开发,探索“1 1双导师制”与跨专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在毕业设计展示效果上进一步强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关键词:毕业设计 广告策划 改进 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