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让“支架式”英语课堂更灵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习得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参与的自主性程度。“支架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师为学习者搭建发展平台,帮助其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进一步发展再建构平台。NOC活动对现代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导向,往往让英语教师更方便地发挥“脚手架”作用,让“支架式”课堂学习更灵动。
  第十二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初中英语组的任务是,根据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第二单元Section A部分1A—2C的学习任务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该教材分两部分,Section A为单元基本教学内容,如词汇、语法、功能等,以听力输入、口语输出为主要教学形式,是语言的体验和感知阶段。Section B对单元话题内容进行拓展,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语言的巩固和运用阶段。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项目是“讨论青少年问题及给出建议”(Talk about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语言功能项目是使用“What’s wrong?”提问以及用情态动词should,could等给出建议。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并通过交流寻求或给予帮助、听取别人建议,等等。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韩悦、贾媛媛、高晓丽团队(以下简称“张店团队”)及江苏省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刘维涛、李叶兰、胡晓艳团队(以下简称“江宁团队”)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能立足教材,立足学情,渗透了“支架式”教学策略,通过现代网络媒体与教学技术的应用,达到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及兴趣的培养的目标。
  ● 亮点一:活动架构体现针对性
  本单元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两个团队都重视学情分析,针对兴趣广泛、思维敏捷、爱好表现的八年级孩子特点,恰当使用网络通信软件、视频、图片等模拟情境调动其参与性。张店团队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过程落实在生活化、活动化之中,将主要目标融入感受、体验及运用语言之中。她们将本课设计为三部分:学生组内分享,使课前预习与课内学习相衔接;解决学习困惑,通过对话、听力等方式突破重难点;依赖小组合作,解决语言交际及生活中的困惑。所设计的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即通过大量的专题或综合性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江宁团队则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从“爬行者”、“步行者”、“奔跑者”到“飞翔者”的递进式语言学习活动程式,每个过程中配套相应难度的训练任务,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难度。
  ● 亮点二:任务设计重视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样,“支架式”教学策略重在通过建立概念框架,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和任务加以分解,以便学习者逐步加深理解,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张店团队将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学生通过看视频,可课前完成学习任务单,查阅材料,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感知,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果,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江宁团队对新词的学习以现有的网络资源介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所遇困难,在训练语言项目“如何提建议”时能充分联系过往相关语言点,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 亮点三:方法整合凸显自主性
  “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是“支架式”教学五环节中的两个核心部分。它要求学生在引导下进行独立分析,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然后通过小组协商、讨论共享集体思维成果,达到知识的建构与内化。张店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与主题的互动模式,甚至将综合检测做成了有Flash动画的闯关游戏,学生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中检测所学内容,遇到困难以点击小精灵获得提示,及时地反馈矫正。江宁团队则利用抽签助手程序,采用竞赛的方式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小组合作中提出问题、给出建议及对建议的看法。作为课堂训练,所设计的知识内容体现了综合性,高于课本,源于生活,渗透学以致用的思维导向,培养学生积极对待问题、改善自我的人生态度。
  尽管两个团队的教学设计都具备良好的操作性,但仍然有一定的完善空间。一方面,在目标达成点的突破上不够清晰,对本课的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不如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效果好;另一方面,因时间所限,两个团队都未能提供完整的资源链,所描述的“一对一”等有关硬件软件教学环境设计可能比较理想化,与现实条件尚有落差。此外,教师们还应当更多地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与关切所在,避免设计的讨论与交流话题鲜见新意。
其他文献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部主任等职,近期主要从事儿童编程教育、计算思维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计算思维教育》《中小学计算思维教育实践》以及儿童编程系列读本,发表论文数十篇。  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特级教师、校长助理。山东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国培信息技术专家、山东省教
随着开源硬件以及图形化编程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了中小学课堂。自动控制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对苏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Scratch《赛车游戏》一课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对此次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与反思,总结经验策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各层次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借鉴。  人工智能教育解析  人工智能技术在
编者按:舒飞廉是一位创作形态多样的青年作家。本期特辑将讨论他的短篇新作《行人》,四位青年评论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看取这个特属于舒飞廉的“田园梦”,在他笔下的“婉转光阴”里,照见一位青年写作者的创作历程和特质。下期特辑拟以祁媛作品为议题。  婉转的光阴  黄德海  每每听到“进行曲”的乐声,我心里就有一丝莫名的紧张,走路都要快起来,仿若有无限迢递的远景,等着去看,去走,去征服。这曲子已经催促了几代人,
室外的广袤远甚于言语,一群  芳香洁净的姓名纵地翻过低矮的槛  接受晚风纵横的吹拂,夹杂着的  远东的暴雪,此刻已不再有寒意  在从未驻足的天台轻抚想像的马  在烟囱之上我们互相围拢,抵御  中央散放的书籍且当作蜡烛,  有一种好奇被灯光照亮了一半  青春的声音不显得匆忙,交织  與遥远的涅瓦河面,冰层解冻的细响  没有额外的世纪可供我们进入  自愿拷上镣铐的人,离开他的房间  从手中的发光屏幕抬
一只烫过的景德瓷杯,一把瓷壶,一碟冻顶乌龙,一双纤细的巧手用一把银匙,将少許香茶置于杯中,倾入近沸的纯水,于是一杯冒着氤氲水汽的香茶摆在了我的面前,散发出如梅似兰的香气。透过这氤氲的、梦幻般的水汽,我看到了一颗“启明星”,它告诉了我人生的真谛。  和平共处的法则 茶融入水,水走向茶,于是两个本不相识的人遇到了一起,这便是命运。从此,茶和水的后半生便联系在了一起。从此要和平要共处要共享幸福苦难,唯一
沉寂了,静止了,封锁——  如屏息的一瞬,两次心跳之间的  漫长间隔……风悄无声息,向内卷了起来;波涛  停滞了,没发出一点声响;未说出口的话只剩下空荡荡的回声。  你的花园即是全世界的缩影。小鸟标记边缘  而后避开;小池塘泛起波澜;一只狐狸  转身逃离,毛发悚立,怒目圆睁。这个地方  连触碰也充满风险:如同老鼠眼中的 捕鼠夾;飞蛾眼中的闷罐。  你放了一把火,却发现火也是悄寂无声的。  你试着播
本文以《有趣的周长变化》为例尝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FEG未来课堂等信息技术开展几何教学。笔者将本单元的三节课进行重新架构,设计出四节课,即《认识周长》《有趣的周长变化》《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计算》《玩转周长》,前两节课目标指向周长概念的建立,后两节课指向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及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从FEG教师端进入资源库,打开《有趣
摘要:富媒体时代,教师虽然能够从多种途径获得多样化学习资源,但在资源使用阶段却未必能够快速、准确定位到所需要的资源。本文在对教师资源管理困境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教学需求驱动的视角提出了利用云存储构建个人资源管理体系的方法,并对资源管理的过程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云存储;资源管理体系;资源管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21-0083-
编者按:2012年10月3日,北京市顺义区教委组织的市级骨干境外培训,经过2轮的考试,挑选了21人,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并在RMIT大学语言训练中心进行培训。本文的作者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将自己对当地教育、文化、城市、居民的所思所感记下,带我们领略澳大利亚教育的风采。  时间轴:经过10多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花园之州墨尔本。RMIT的老师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贴了不同颜色的
● 从创客教育窗口期引伸出面向“有未来的教育”的学校把握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如鲜花有花期,庄稼有拔节期一样,改革也有窗口期。对于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改革而言,其窗口期意味着三大机遇的把控:一是顺势而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路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松动(变迁)的外部环境支撑,有所謂“形制变革(如文件、规划、阶段目标)制定前后”的最佳时机之说。二是改革的氛围与各种力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