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先贤的家国情怀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是天之骄子的摇篮,清华的历史,承载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饱含对民族复兴的期待和向往……在清华的天空上,有太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治国之俊,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照亮中华大地。这所百年名校为何时至今日还能有如此魅力,也许我们能从《大家小絮》(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中获得答案。
  这本《大家小絮》讲解了大量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清华风物。由清华第一对教授夫妇张维、陆士嘉之子——张克澄撰写。作者父亲张维是我国著名的固体力学家,作为清华副校长、两院院士、深圳大学首任校长的他同样为人谦和,安守本分。作者的母亲陆士嘉,是世界流体力学鼻祖普朗特唯一的女博士生,她的一生谦虚而低调,在第二批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陆士嘉由严济慈、周培源、钱学森等7位推荐获选,却以年龄偏大为由让给了年轻人。令人想不到的是,张维夫妇是高晓松的外公和外婆,作者是高晓松的舅舅。当年,高晓松曾公开表示:“硕士级别的在我们家基本上就等同于一个文盲。”这话说的确实不过分。
  张克澄出生于天津,后来才随着父母移居清华园。他自孩童时期便浸淫在大家云集的清华校园内,华罗庚、钱学森、林同炎、蒋南翔、黄克智、季羡林……从科学到教育,从医学到文学,这些大家们的学识、品格镌刻在了张克澄的心底。这吸引着他晚年时再度回到清华园,并在古稀之年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大家小絮》。对于读者而言,书中的大家都过于遥远,只可抬头仰视,然而对于张克澄来说,他们或是邻居,或是师长,或是忘年交,或是玩伴……所以他笔下的大家们的形象鲜活而可亲,展现出很多不为人知的烟火气。
  张克澄首先用一章的篇幅谈到了自己的父母,即让高晓松觉得“硕士算是‘文盲’”的家史。其中一件让张克澄印象深刻的事,发生在二战接近尾声时。那时,盟军即将进入德国,张维夫妇准备离开柏林。临走前,房东玻尔夫妇设宴为他们饯行,称盟军不允许德国人持有贵金属,请求张维夫妇带走他们积攒多年的白金,之后再设法还给他们。张维夫妇当即允诺,带着重达1.75公斤的白金在炮火声中漂洋过海,途经瑞士、法国、越南才辗转回到国内。十年后,他们将巨款安然无恙地还给它的主人。诚实、大义从此成为他们身上的标记,在德国学术界迅速传开。
  除了这对学霸父母,清华园中的许多大师、挚友也给了张克澄重要的启迪。清华校长蒋南翔,在粮食短缺连自己身体也不好的年代,还关注着清华女学生的健康。他用一句“她们是共和国的母亲,她们的健康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人们看到了蒋校长的责任担当。钱三强的夫人,清华物理系才女何泽慧,在文革期间把分配到的敲钟任务做到了科学家的精度,每半小时,准时敲响,分毫不差,在任何小事上都像履行科学家的职责一样对待。为学习英语发明复读机的钟道隆,毅然放弃专利。复读机火遍大江南北,伴随着诸多学子度过了学生时光,但它的发明者钟道隆却自始至终分文未取。这展示了他们为民族复兴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大家们的后代多才俊,不是因为遗传基因好,而是因为勤奋。在《和科学家裸婚,是一种什么体验?》一文中,张克澄讲述了中科院院士黄克智一家的故事。黄克智的三个孩子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博士。黄克智说,孩子教育得好,主要的功劳在于妻子陈佩英。陈佩英也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当年“裸婚”嫁给了一穷二白的黄克智。对于家庭教育,陈佩英的总结主要有几点,即从小不宠惯孩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对他们进行是非美丑的分辨和教导;坚信“勤奋才能多产,耕耘才有收获”;坚信共同扶持、有情有义,才能成就幸福人生。
  清华园里大师的小故事,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故事中透着大精神,大师们的为人,治学,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提携后人的精神与传统,真实、生动、鲜活地跃然纸上。很多故事如今看来像是天方夜谭,卻能让读者如同置身那个年代,感受大师在你我身旁。读完这本书,不禁让人感到,书中大师们的品格如一盏盏指路的明灯,一直照亮着清华大学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路。
其他文献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省广大档案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更高起点上续写档案工作新篇章的动力和源泉。本刊特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展示全省档案部门学习宣传贯彻成果。本期刊登的是河北省档案局四位处长的学习体会。  根据机关党委安排,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处级干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轮训,通过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谈发展,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在北方,有两所中学名气较大,有“文南开,理育德”之美誉。南开就是周总理的母
画屏游壁势蜿蜒,银带飞驰贯远山。  旖旎风光幽碧野,悠得自醉赛神仙。  回首青城(通韵)  曉风拂柳荡楼襟,飞鹊集结奏好音。  成韵嘤嘤梁上曲,抒情款款马头琴。  汉家陵阙千年土,诈马角尊众宴宾。  散却烟花皆往已,梦回西域寄诗心。
明清以来沧州愈发兴盛。作为畿辅要地,又濒临渤海,京杭大运河和明清御道穿境而过,海陆交通发达,达官贵人南来北往驻足停留间带来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开放的社会风气。同时,由于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动荡,尤其是明初“靖难之役”的兵革之祸,造成沧地田野荒芜,生产凋敝,民不聊生,为充实沧州以佐京师,大量移民纷至沓来。伴着以自耕农为主的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增加,再加上国家重农政策的实施等因素,农业重新焕发生机,商贸业也日趋
3月13日,省局馆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回顾总结2017年主要工作,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对2017年度记三等功及考核优秀的同志进行表彰。党组书记、局(馆)长田昌明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田昌明同志代表局党组对局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他指出,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讲政治、守纪律、保安全、出
笔者在研究钱学森导师王助的生平时发现了五份珍贵的民国档案,分别是王助、白崇禧、周至柔、黄光锐和钱昌祚的手迹。王助,字禹朋,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先驱,曾经长期担任国民党空军的技术要职。1934年初,王助离开中国航空公司,调入军政部航空署(1934年5月改为“航空委员会”)任上校参事。这是当时航空署最高的技术级别。1937年1月4日,他续任空军一等机械正(相当于上校军衔)。在抗战期间,王助曾多次受到蒋介石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其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其基本制作工艺为:设计造型——薰样——雕刻——染色。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
是哪只神秘的手  染红你的笑靥  是谁 把你吹下枝头  享受土地的烂漫  是谁 把你由绿变黄  成为爱情的书笺  又是谁 讓你飘向天边  你不语 身轻如燕 翻滚自然  既然来自大地 这一天只是早晚  遵从自然  享受春的抚爱 夏的性格豪迈  秋的多彩 雪的洁白  飘向大地 变成尘埃  那又何妨 待到明春  还会再萌枝头 争得一片喝彩  染绿 一个新的时代
就在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曾三同志是获奖章人之一。这则新闻引发了我对曾三同志的追忆。曾三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勇敢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他也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他为新中国的档案事业、档案工作、档案学理论的开创和
光阴荏苒,历史将永远铭记,1947年11月12日11时,当红旗插上了正太饭店的最高处,作为我党我军解放的第一个设防的大城市,石家庄从此掀开了历史新篇章。石家庄的解放,不仅对全国解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以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对新中国的孕育、诞生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石家庄堪称“开国第一城。”  时光回溯到71年前。1947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