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一点“男性度”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婚后,女儿的出生给小家庭增添了不少情趣。可是由于工作关系,我对女儿关心甚少。我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与女儿游戏、交流,心里还想,反正妻子是搞学前教育的,养育女儿的事就由她一人“承包”算了,于是便心安理得地做起了爸爸。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篇关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文章,原先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安宁。因为,我在胆小、怯懦,做事拖拖拉拉的女儿身上,看到了父亲教育缺失的影子。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女儿面前强化父亲的角色行为,以男子汉坚强、勇敢、果断的形象去感染女儿。每当遇到困难的事,我总是用“家有男子汉,什么也不怕”来表现自己。
  一天,当各家吃晚餐时,突然整幢楼全部陷入了黑暗,主妇们急得团团转。恰好这时我下班回家,看到这一情况,就安慰大家说:“没关系,可能是电表超载把保险丝烧断了。”说罢转身对女儿说:“宝贝,快拿手电筒。”我俩一前一后地沿着黑黑的楼道,从五楼走到一楼,修好了保险丝。要知道,在这以前,女儿因怕黑,一到晚上就不肯自己走楼梯,而要她妈妈抱的。事后,我问女儿:“你今天怎么这么勇敢,自己肯走黑楼梯?”女儿笑着回答:“爸爸不怕黑,所以我也不怕黑。”
  假日里,我若带女儿到公园里去玩,总是带她在大草坪上踢足球。为了追球,我们常常要拼命地奔跑。我摔了跤,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灰土,又继续和女儿玩。女儿摔了跤,我也要她像我一样勇敢。渐渐地,女儿变得不怕摔跤、不怕痛了。
  要增加女儿的“男性度”,除了模仿,还需要鼓励,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去战胜自我。
  记得第一次带女儿去开碰碰车,那情况真是“惨不忍睹”。车子一开动,女儿就紧闭双眼,两手拉着我的衣襟不放,还大叫:“我要下来!我要妈妈!”结果没开一圈我们就下车了。
  我们在一旁找了个椅子坐下,我给女儿讲了许多故事,女儿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她看到场内有不少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孩子玩碰碰车玩得那么欢,又有点动心了。我趁机怂恿她:“我们再去试一下好吗?让爸爸和你一起做驾驶员,保证没问题。”女儿勉强地点头同意了。车轮开始转动时,我扶着女儿的手,而后慢慢地由她独立驾驶,我在旁边为她加油。只见女儿的脸由紧张逐渐转为轻松、得意,到最后游戏结束下车时,她竟对碰碰车恋恋不舍了,害怕和紧张早已丢到九霄云外。
  作为爸爸,我对女儿的爱更深沉。看到女儿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内心感到欣喜,但不轻易流露出来。我还希望让她自己在生活的跌爬滚打中增加一点“男性度”。
  星期天,我带女儿到少年宫去走“勇敢者的道路”。我知道这一活动内容对幼儿来讲有一定难度,但我还是鼓励女儿自己去试一下。我对她说:“爸爸就在大门口迎接勇敢的女儿胜利归来。”女儿眨着眼睛问我:“我能走完这条道路就是勇敢者吗?”见我肯定地点了点头,她充满信心地走了进去。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女儿一拐一拐地走了出来,眼眶里还有泪水在打转。原来在“勇敢者的道路”上有一处需要从高处往下跳,女儿没能把握好重心,膝盖摔破一层皮,流了些血。看见女儿的伤口,我的心也在隐隐作痛,但我仍装作若无其事地对女儿说:“没关系。你毕竟走完了这条路,这点小伤对勇敢者来讲算不了什么。你说对吗?”听我这么一说,女儿迅速擦了一下快要掉出的眼泪,昂着头说:“对!”接着我们父女俩又商定,不乘出租车,自己走回家。一路上尽管太阳把女儿的小脸晒得发红,鼻尖渗出了汗珠,可她的情绪始终是愉快的。
  现在,女儿已经从原来的孱弱、胆小,变得既有女孩的文雅、稳重,而又不失男孩的勇敢、开朗。就连我以前常说的“家有男子汉,什么也不怕”的口头禅,也被她“篡改”成“家里有我,什么也不怕”。我觉得,我这个父亲对女儿的良好个性特点的培养终于获得了成功。
其他文献
6岁的欣欣因为腹痛数月,伴腹胀、食欲不振,来到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发现其胃部充满毛发状物,胃幽门内塞满头发,部分呈发球并转移至肠道。  欣欣妈说,欣欣从小与父母分住,由奶奶带大,4岁时,他们发现欣欣长期不自主地拔自己的头发吃,但未引起注意,大约两年后此现象逐渐消失。2年后的今天,孩子诉说腹痛,他们才急忙带她到医院就诊。  欣欣的这种病叫“异食癖”,也叫“嗜异症”。这是孩子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
期刊
故 事:  小军是个做事特别不小心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马马虎虎。这让家长有时感到哭笑不得,更多时候心痛而又无可奈何。  例如玩填色游戏时,本来在家长的指导下,填近线的地方时,小心翼翼,快要完成,却因大意涂到了线外,令原先付出的努力全部白费;玩积木,却因不小心碰到已搭了一半的城堡,使之瞬间坍塌——奔向厨房,准备向妈妈诉苦,又不小心踩到一块积木,摔倒在地,额头撞到另一块尖锐的积木,血流如注……  这
期刊
电脑工具,教育就是玩中学    家长们无一不谈电脑而色变,认为正是电脑剥夺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时间,沉溺于电脑游戏中不能自拔,既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又影响到了学习……总之,电脑似乎是万恶之首。然而,对于刘小兰来说,教育孩子,几乎没有比电脑更好的工具。  张小月3岁的时候,家里一位有钱的亲戚,送给刘晓兰一台电脑。虽然是淘汰的旧机型,刘晓兰还是开心得不得了:她在单位是打字员,这和她的工作息息相关。同样感
期刊
星期六下午,门铃响,我跑去开门,映入眼帘的是同事史蒂文和他儿子布鲁斯,有些相似的脸—这是事先约好的,史蒂文特意带布鲁斯来参观我这个中国人的房间。“嗨,布鲁斯你好。”我想和布鲁斯握手,没想到他腼腆地咧嘴笑了笑,就跑进了厨房,从厨房出来才伸出手:“密斯林,对不起,刚才我的手上有泥巴。”  松开手,我对布鲁斯说:“你不是想看看我的房间吗?随便参观吧。”布鲁斯眼睛一亮,蹦蹦跳跳跑开了。  “爸爸,我捡到2
期刊
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学习成绩也差,无论是他父亲还是左邻右舍的朋友,都认为这个孩子不会再有什么希望。时间长了,几乎就连这个小男孩都认为自己是别人眼中的那个样子,是个坏男孩。不过,他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也努力过,只是,他只做了一点点就无法坚持下去,有时是因为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或者是父亲的一句:“坏小子,到我这儿来。”就改变了一切。  直到有一天,父亲把一位善良的继母娶进了家
期刊
楼下的晓雨要上幼儿园,晓雨妈跑上来向我讨经验。其实经验也倒谈不上,与儿子一起经历入园的适应过程,倒使我大胆地放弃了一些“育儿知识”或所谓的“专家指导”,更多地让自己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发挥作用。  琦儿满3岁才入园,一进去就是小班。虽然早已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做好心理准备和抵御招式,场面仍是让人感叹不已。  琦儿是个很明白事理的孩子,能做不能做的,只要讲清楚他都会很遵守。他有什么不解、不快也乐于诉说。
期刊
场景A:孩子过分活泼    都说孩子是活泼可爱的,然而,现在宝宝的活泼却让妈妈头痛。无论在哪里,他都一刻不肯安静下来。他的精力旺盛,特别喜欢摔跤、打仗这类的游戏。在幼儿园里,老师一个照应不到,他就能把身边的小朋友弄哭。在家里也是如此。亲戚朋友带着小朋友来,和宝宝玩那么一会儿,就能听到那个小朋友的哭声,弄得亲朋好友,都轻易不敢带孩子来玩了。  为此,妈妈不知批评了他多少次:“宝宝,你能不能安静下来?
期刊
邻居家的小男孩死了,在他生日的那一天。  卖酥鱼的小贩到村子里来。因为今天是孩子的生日,邻居特意多买了一些。  看着孩子狼吞虎咽,邻居的眼睛湿了—孩子很久没吃到肉了!大人可以不吃,也要让孩子吃个够。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一部分人食物中毒,死的却只有小男孩。  其实村子里的人都知道,酥鱼用了传统的工艺:在汤锅里加入一味中药—砒霜,它有助于鱼骨刺酥脆。砒霜用得恰到好处就是药,稍稍过了量,就是毒。悲痛欲
期刊
女儿伤心被称作“小象”    艾子:  女儿8岁,身高1.4米,体重40.5公斤,今年夏天她再也不愿穿裙子了,三十七八度还捂着长裤,都因为她太胖,伙伴们叫她“小象”,她宁可热死也不愿露出她的“象腿”了。帮帮我的孩子!  广州庞 燕    庞燕读者:  作为胖孩子的家长,除了要求孩子戒除含糖饮料,改饮白开水或矿泉水,帮她制定一个均衡的饮食计划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孩子以自嘲的方式来为心灵“减负”。
期刊
我多么盼望着下午可以快些到来。  我的女儿上学了。 “我爱您,妈妈!”当我走回汽车的时候,她从教室的窗子里向我叫喊着。  整整5年了。  五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这一天的到来。  5年前,当我刚从医院把她抱回家的时候,我就盼望着这一天快点儿到来了。我尝试着抱她,摇晃她,唱歌给她听。而当一切都无济于事时,我就给她一个奶瓶子,一只玩具熊……  当她只有一岁的时候,我就梦想着这一天的到来了。那时,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