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以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但在临床工作中,部分干眼患者眼部有明显症状而无体征,给干眼的临床诊治带来困扰。功能性疾病是指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但组织结构未发生改变的一类非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具有疾病的症状但缺乏确切体征及异常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根据功能性疾病的特点,本文提出"功能性干眼"的概念,并对其可能的机制、临
【机 构】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福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以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但在临床工作中,部分干眼患者眼部有明显症状而无体征,给干眼的临床诊治带来困扰。功能性疾病是指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但组织结构未发生改变的一类非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具有疾病的症状但缺乏确切体征及异常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根据功能性疾病的特点,本文提出"功能性干眼"的概念,并对其可能的机制、临床表现、处理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期眼科医师共同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华眼科杂志,2019,55:885-890)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26年间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诊治的、数据完整的孕妇共4 1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孕产妇的死亡高危因素、心血管并发症、死亡时段、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围产儿结局等。结果(1)死亡孕产妇中,结构异常性心脏病者18例(90%,18/20),妊娠诱发心脏病者2例(10%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是1种子宫腔内高效孕激素的缓释系统,全球获批的适应证包括避孕、月经过多、痛经以及雌激素补充治疗过程中预防子宫内膜增生,在中国获批的适应证目前限于前两种。本专家共识不仅对LNG-IUS用于各年龄段女性避孕,以及用于不同病因导致的月经过多的长期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证据梳理并给出了推荐建议;也对LNG-IUS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原发性痛经、子宫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因乳腺癌术后发生子宫内膜病变进行相关妇科手术治疗的2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的子宫内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患者有无异常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厚度有关(P<0.05),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厚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
目的探讨使用基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技术(cPAS)的高通量测序平台的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测序能否用以检测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共收集自然流产组织样本601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及基于cPAS的高通量测序平台的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测序两种方法对组织样本的染色体异常状况分别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601例组织样本中,有1例样本的基因组DNA
目的探讨既往自然流产次数对首次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法(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首次行IVF/ICSI治疗共1 2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既往自然流产次数分为0次组(n=924)、1次组(n=267)、2次组(n=88)进行比较。结果0次组、1次组、2次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睾酮、雌二醇、孕酮、催乳素水平以
目的评价在不同年度发生大于胎龄儿(LGA)的相关因素,包括妊娠前肥胖、妊娠期增重过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等对LGA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2014年1月至12月及2017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妇产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妊娠期糖脂代谢水平、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并结
DNA错配修复(MMR)缺陷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2013年,美国学者提出了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其中,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突变(MSI-H)型主要因MMR基因MLH1启动子高甲基化引起,表现为较高的突变负荷,并因存在免疫治疗靶点而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此外,关于MMR基因胚系突变所致的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散发型子宫内膜癌的MMR基因体细胞突变的研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种植(SLET)治疗单眼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4至1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因眼表烧伤造成单眼LSCD而行SLET的患者7例(7只眼),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右眼5例,左眼2例;年龄12~49岁。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病程、手术史、是否合并睑球粘连、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
患者男性,63岁,板栗刺扎伤后左眼抗菌治疗改善不明显,以真菌性角膜溃疡收入院。可见鼻下方角膜灰白色浸润,可见伪足;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真菌菌丝影像。病灶区组织涂片后检到真菌菌丝,同时有革兰阳性长丝状细菌。细菌经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为链霉菌属;真菌培养后经鉴定为茎点霉属。诊断为左眼链霉菌合并真菌性角膜炎。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给予对应抗菌药物效果良好,5个月随访无复发。(中华眼科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