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益尝试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听、说、读、写4种语言技能中,说的难度最大。学生能否学好英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不会“说”。因此,口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Go for it!”教材为依托,谈一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口语 对话
  
  一、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
  
  1.强化模仿训练,过好语音、语调关。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音是学好外语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外语学习的基础,能否准确地把握语音、语调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在教学中,我从英语音标着手,教会学生辨别词的音差、单词重音、辅音连缀及连读等。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注意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朗读技巧。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及课堂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多听和模仿英语磁带、广播和录像。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在家里听英语录音,再模仿读音,自己朗读并录制交给老师听,老师帮助纠正发音,直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2.加强朗读和背诵,内化基础知识。
  朗读和背诵是练习语音、语调的关键。通过朗读,学习者会注意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从而提高口语质量;而背诵是加强记忆的有效手段,能增加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从而使词汇、语法内化,实际能力自然发展。教学中,一方面,我把口语训练贯串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跟读,模仿课文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另一方面,我对课本中好的文章让学生背诵或在背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复述。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得到内化,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另外,语感是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核心。它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英语的成败最终落实在是否获得了英语语感上。能获得语感,就能牢固地掌握英语知识,就能熟练灵活地运用英语语言。但是,语感的获得必须通过持久的语言实践练习才能逐步获得。对绝大多数中国中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通过朗读、背诵典型的对话或者短文便成为学习英语、接受英语、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便捷的途径。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英语学习不仅需要及时复习,还需经常巩固,对比较重要的句子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理解并背诵,这样便形成了英语的语感,看题后就能写答案。此外,背诵时要讲究一些技巧,熟读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搞清课文的内在联系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一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小结, 先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背,再连起来背。第一个小节背全了,再背第二个小节, 然后把第一与第二小节连在一起背,依次类推。这种背法比整篇背诵要轻松得多。学生背得越多,就会有越多的灵活表达方式,就会有越来越浓的学习兴趣和更强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1.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境对语感培养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些无意识学习环境。因此,我注意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如,精心设计布置教室,将谚语、名人名言用英语表达,贴在教室的墙壁、窗户上;利用学校的广播组织学生们听英语故事、英语新闻、英语歌曲等;在班级建立英语角,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课后用英语交流的场地;将学校的各种指示牌、标语牌用中、英两种语言表达,让学生随时随地看到英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氛围等。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学习口语,提高口语能力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练习,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大班的教学也不利于口语的训练,所以,我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口语,课后多与老师、同学用英语交谈,组成四人学习小组,规定在一定范围及一定时间内必须讲英语,养成一种随时说英语的好习惯。
  
  三、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口语训练
  
  1.在课前热身活动中训练口语
  在英语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选主题,每天轮流进行五分钟的free talk,在这五分钟里学生可以简单地谈论天气、日期,也可以讲故事,说新闻,描述自己所喜爱的图片和照片,讲述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及地区气候等等。例如,在学完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后,学生便在第二天的free talk中结合学校外道路、建筑物和居住的小区等实际情况来谈自己的认识,在学生讲完以后,我就他(她)所讲的内容,组织进行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还培养了学生用英语即兴表达的能力,和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接受和传递信息,对所听到的语言迅速作出反应。
  2.传送口信
  问候学生之后,我向座位离我最近的学生耳语一句话,要求学生必须一个接一个地把这句话传下来, 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然后,请最后一个学生把听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有时口传的信息完全或部分地失去了本来的面貌, 当我把最初的信息也写在黑板上时,学生忍不住大笑起来。有一次最原始的信息是“Take the medicine twice a day,and you’ll be all right soon.”传到最后时变成“Take the machine twice a day,and you’ll be all ready soon.”。当我把两条信息写出来时,学生们禁不住开怀大笑。这种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和投入,同时他们也得到了词汇和拼写的训练。
  3.小组互动提供说英语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动能够给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同桌两人小组或前后桌四人小组,以通过完成某种任务的形式和以互相问答、情景会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采访、调查、游戏等方式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 时,我组织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如何订购食物的话题,让各小组创设餐馆订购食物的情景(事先准备好碗、筷等其他必备的道具) ,扮演顾客和餐馆服务员,操练以下有关订购食物的交际用语: Can I help you? I’d like some?please. What kind of would you like?I’d like ?What size bowl of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small/medium / large bowl of 我在教学中,作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提供相对真实的口语训练环境及丰富的语言训练素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敢开口、多开口,在具体的实践中锻炼自己。这种小组互动方式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口语,减少学生的拘谨感,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4.有针对性地创造各种语境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造各种语境,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增强学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画一些物体,引志学生积极开展口语红习。如T:What’s this?(画一张椅子)S:It’s a chair.T:Where’s her bag?(画一个书包)S:It’s on the chair.T:Where’s the cat?(画一只猫)S:It’s under the chair.
  
  四、充分利用“Go for it! ”教材进行口语训练。
  
  1. 及时积极采用pairwork
  学生在做“pairwork”时,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机会,与同桌、与任意一位同学或老师指定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此时,他们语言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单一、合作伙伴熟悉,容易模仿,课堂上具有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例如:以“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 8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为例,我组织某位同学与同桌、与任意一位同学或老师指定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对话。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热情,尤其能消除那些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2.适时进行groupwork/teamwork在pairwork的基础上,学生对练习的内容、节奏、语音语调、方式已基本掌握,我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进行groupwork / teamwork或role p lay,学生分别与组内其他三、五位同学进行表演练习。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又能让学生得到组内其他同学的评价和点拨,更能让学生联系实际,扩展课文内容,达到了以课文内容为重点,语法句式为中心,从而满足学生对内心世界表达的需要,把英语真正地和需要结合起来。最后,每组在课堂进行公开汇报表演,由师生共同评出优胜小组奖以示激励。例如,学习“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时,围绕课文人物比较重要的句型,我设计以下问题让各小组讨论: Is your friend different from you or the same as you?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or the same ways?由于这是与学生生活非常接近而他们又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
  3.展现自我( Presentation of his own)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指导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语法、词汇、句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放到虚拟或真实的世界中,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由结合,进行表演。例如,在学习“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4 Iwant to be an actor. 时,我就要求学生上课前从家里带来各种服饰,上课时问他们今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扮演成什么样的人,结果“斯文的白脸书生”、“戴眼镜的学究型的教师”、“淳朴的乡村老农”、“粗犷强健的工人”、“英俊潇洒的解放军战士”,一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简直拍案叫绝!
  教学实践证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以及充分利用课堂和充分利用教材“Go for it! ”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何巧梅. 浅谈初中英语兴趣教学[M ]. 石油教育, 2005 (6)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不少学生物理学不好,原因不是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品质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们常说,“双基”教学实际上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应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世界、面向生产以及自身发展来说必不可少的知识让学生学习.主要有:(1)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和事实;(2)最普通的物理常识、物
【摘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我们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农村中学由于受到条件、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倡导任务型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农村中学走出教学困境的良策。  【关键词】提高素质 任务型教学 师生关系 评价    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一代,2001年我国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国的斯宾塞说:“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时间有限,才显得珍贵.因而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古训.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培养各项素质,提高走入知识社会的适应能力,是最紧迫、最有益的事.做题是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最重要过程之一,有些学生做题时,即使题量少、难度低,也常会出现时间紧、不够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课堂中学生经常犯一些语言错误这一现象,从教师对待“错误”欠科学的态度以及该态度产生的原因等角度入手,分析了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和正确对待学生所犯错误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 学生 教师 语言 错误 情感    众所周知,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始终是英语教学中最积极的因素。   我们应该承认,在一个班级,学生们的智力因素存在一些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相互接触的丝绸和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带电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涉及到不同种物质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够带电.那么,“不同物质”和“摩擦”是否是构成“起电”的必要条件呢?如果“接触”是“摩擦”的前提,那么,两种物质相互接触,不用摩擦能否起电?摩擦后的物体带的电荷是摩擦力“摩”出来的吗?如果不用摩擦也可以起电,那么,摩擦的作用又在何处?针对以上问题,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