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桥梁 创新的动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h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演讲对每个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想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做一个善于表达、具有良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就必须参加这门特殊的课程。所以,我们要从早入手,从课前演讲入手,多给小学生机会,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收获的幸福,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人生道路上的创新动力。
  【关键词】课前演讲;小学生;创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未来的事业对人才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表达,“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我们教师只注重小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说”的能力的训练。因此,在小学课堂上开展“课前演讲”活动,对每个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他们的胆量,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陶冶情操。
  一、小学生课前演讲的好处
  (一)演讲使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说话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上课发言,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小学生的重要话题。可是,小学生年龄小、胆小,想说的不敢说,敢说的却说不好,能说的又不会说,甚至说话时连头都不敢抬,手也没处放。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前组织小学生演讲,让小学生做一个演员、演讲者,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的小伙伴,用短短的时间,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个小故事,或者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则寓言、一个典故及一个成语故事,同时捕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有趣的话题,让学生用流利的普通話表达出来。这样的演讲活动,小学生很乐于参加,达到了让小学生从“不敢讲”到“敢于讲”再到“乐于讲”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演讲使小学生的胆量得到锻炼
  胆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拥有胆量和自信心的人,才能走向成功。而人的胆量和勇气不是天生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小学生的锻炼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要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让小学生参加课前演讲,在一次次演讲的经历中获取掌声、收获快乐,就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忘记恐慌、紧张和不安,胆量就会越来越大。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他们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讲,慢慢变得勇敢、变得坚强、变得乐观、变得自信,课堂上善于动脑、敢于发言,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做事的能力,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勇敢精神的人。
  (三)演讲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轻松了许多。课前演讲无疑为小学生架起了一座学习的桥梁。小学生个个表现欲特强,他们为了在讲台上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会认真对待课前演讲,去积极搜集资料,寻找素材,组织和整理最美的、最能吸引小伙伴眼球的语言来演讲,在这个寻找、准备、演讲的整个过程中,信心倍增,兴趣激发。不但扩大了阅读面,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还培养了他们专心倾听的习惯。小学生在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中,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并不断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
  (四)演讲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从小学生入手,那么我们老师要不失时机地在课前演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创新火花。我们知道生活是创新的源泉,课前演讲在于它能使小学生及时采集生活中带有时代气息的资料作为演讲素材。这些演讲内容本身就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积极为小学生创新创造条件,提倡他们大胆想象、大胆选材、大胆质疑、大胆探索,使思维主体化、多元化,诸多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所以说课前演讲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演讲使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广泛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势必要在大量的阅读资料中,寻找自己的演讲素材,所以他们就要通过阅读、积累、筛选、归纳、理清思路,组织好语言等一系列活动,完成自己的演讲稿,然后将演讲稿交给家长或老师加以指导,老师很自然地将演讲和作文相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好演讲内容。学生写出的演讲稿在演讲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夸赞,写作和演讲的兴趣大增。为了课前演讲,他们就养成了做摘抄、记随笔、写感想、诵美文的好习惯,有了大量的文字储备,在不知不觉中也积累了习作素材。而在长期的演讲训练中,小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谋篇布局能力、创新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高。
  (六)演讲使小学生有了展示个性的舞台
  给一个舞台,你就能展示自己的舞姿;给一个杠杆,你就能撬动一个地球;给一个演讲台,你就能展示自己的口才。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就更应该帮助小学生绽放个性的魅力,克服他们胆小、不敢上台说话的心理。虽然他们年龄小,不敢在公众面前说话,但是他们很有个性,这些“个性学生”往往爱思考、有想法、敢于表达,不怕“出格”,老师就利用课前演讲这个平台,引导这些个性学生上台演讲,不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还能激励那些胆小、不善言谈的小学生参与演讲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个小学生都能借助课前演讲的平台,很有自信地走上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风采,使他们的个性成长、自由飞翔。
  二、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课前演讲不但能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锻炼小学生的胆量,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较好的途径。要使他们明白在现代社会中,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做一个善于表达、具有良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就必须参加这门特殊的课程。所以,我们要从早入手,从课前演讲入手,多给小学生机会,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收获的幸福,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人生道路上的创新动力。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帮助学生吃透教材中出现的虚实描写的手法,首要任务是分清何谓虚、何谓实。一般来说:一是现实景象为实,神仙鬼怪和梦境为虚;二是眼前景象为实,已逝之境和未来之境为虚;三是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四是具象为实,抽象为虚。  【关键词】古典诗歌;艺术手法;虚实描写;虚实结合;效果;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在读古典诗时,处处化虚为实,以实写虚,看不清诗歌的真面目。北宋欧阳修
【摘要】本文从叙述视角、句式长短、情感透析的角度,立足于语言去解剖《老王》,以探视知识分子与底层劳动者之间的障碍,以探视人性人情上的缺陷和可能。  【关键词】知识分子;视角;句式;情感;清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几度读《老王》,几番不能自已。文末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其中“愧怍”一词,奇妙地把杨绛一家与老王交往的点滴之情,升华到情感的境界,有高度、有气势,同时很耐人寻味的是:
【摘要】现代诗歌鉴赏的教学可以给学生的灵魂注入新鲜血液,如春风化雨般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在认识、技能、心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健全其人格,陶冶其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  【关键词】现代诗歌;鉴赏教学;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诗歌是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一朵奇葩。现代诗歌是指用现代诗的语言与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题材。现代诗歌鉴赏则是一个
【摘要】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他那勇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献身精神是我们每个人敬佩的,在阅读这个神话故事时,所有读者无不被他的精神所打动,故事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有特点,是学习的重点。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0课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出现的新词
【摘要】当前人与人的交流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日益频繁,而普通话也成为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的一种重要语言。然而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普通话基础较差且方言教学现象严重,这些因素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将以行唐县农村教学点为例,并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分析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通话的教学现状,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农村教学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教学观念的推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单单是分数的高低,而趋于更理性的判断标准为学生的综合学习和应用能力,而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下笔者将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  【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课改的推进,各种媒体、课程资料铺天盖地地涌入语文课堂,历史资料更是其中的一支主力军。研究表明,适当地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学科渗透,能加强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字词的落实、对知识的迁移、对能力的培养等。  【关键词】文史交融;历史资料;语文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在课改大环境里,各种媒体、课程资料铺天盖地地涌入语文课堂,历
【摘要】案例背景《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诗歌,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面对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于是在《天上的街市》里诗人借助想象反传统地进行了创作,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这首诗被收录在最新的部编人教
【摘要】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的主动性、探究性,并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先选择生成自主的激趣视角,同时注重优化深度探究的问题策略,最终不但实现了目标,而且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维触角引向了更广阔的时空。  【关键词】自主探究;领域;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摘要】《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的荒芜,以及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的生命,更以及在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生命之上、史铁生在痛苦之中由人的意志战胜厄运的自由选择。这样三重内容依次向读者展示自然之美的三重境界,即荒芜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这三重层层递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生命进程,是自然之美所在。  【关键词】荒芜之美 ;生命之美; 自由之美 ;自然生命进程 ;自然之美  【中图分类号】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