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 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学科教师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本文围绕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内容;方法;注意事项
  
  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可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师在制订每一节体育课的任务时必须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一、初中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包括诸如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品质。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可见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以艰苦的训练磨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在体育竞技中增强学生科学的竞争意识,在课程管理细节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1.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仪表要端正,教态要自然。如:运动服要朴素大方、干净整洁,走进课堂时要精神饱满,站在学生面前时要给学生一个既严肃又可亲的感觉。口令要清晰有力,使学生一听就能做到令行禁止。举止大方,语言要文明,品德要端正。总之一句话“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结合体育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如:在初中体育课中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教学内容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由于各项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也有侧重。为此,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品德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课的德育教育目标,提出相应的要求,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运用组织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体育课中合理地運用教学方法,不仅是传授知识、技术及发展学生体力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需要,当然,在选择利用组织教学法时,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选择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在初中体育课中的跑步、游戏等项目,为了鼓励学生积极锻炼,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在课堂中可展开评选先进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游戏项目可选择适当的活动,如“追赶第一名”“勇敢攀高峰”“看谁提高快”“比比谁进步大”等等。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力争上游、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品德,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4.运用典型事例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应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利用榜样的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先进人物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比如:数学家张广厚同志刚进北大时,身体很差又不注意锻炼,不到半年身体就垮了。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锻炼,一年后体质大增,学习效率高。他毕业后仍坚持锻炼身体,刻苦钻研业务,使他登上了数学领域的世界高峰,成了闻名中外的数学家。再如:马寅初、高士其等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锻炼身体的故事,特别是以本校及兄弟学校锻炼身体的先进典型等为例,使同学们听了之后感到亲切可信,教育效果易提高。
  5.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很容易受到气候、场地、器材、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应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天气好坏、场地大小,器材多少等都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如:农村学校场地小、器材少、条件简陋,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总之,在任何条件下都应上好体育课,让学生感到学得快乐、听得认真,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教育学生要诚心
  诚心就是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要诚心诚意,既教书又育人,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批评学生时不夸大、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真诚地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改正错误,克服缺点,好好学习。
  2.教师教育学生要热心
  热心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有一颗满腔热情的心,不摆教师架子,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热情地去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生活中的难处。
  3.教师教育学生要关心
  关心就是要求体育教师时应处处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各方面的困难,把方便留给学生,把困难留给自己。如:劳动时,对于脏活、累活教师应抢着干,把轻活留给学生。再如:上课时运动量不要太大,要合理安排。集合站队时,夏不能让学牛迎着太阳站队;冬天不能让学生迎着寒风站队。总之,不能使学生太疲劳、不耐烦,要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舒畅,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教育学生要耐心
  耐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细致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的缺点错误很可能改了又犯,还有些思想水平较低的不顾教师的劝导,甚至出现当面顶撞,不服管理等现象。为此,教师必须要耐心,思想工作坚持开展,不急不躁,不以势压人更不能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管理教育学生的艺术水平。
  总而言之,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节课就能完成的事。体育课堂教学应担当重任,有机地开展德育教育,在严明学生纪律、端正学生行为、树立良好校风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孙立平.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1996(2):67.
  [2]陈秀华.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五性”.中国学校体育,1998(2):30.
  [3]李格.论体育教学与素质.体育函授通讯,2001(4):71.
  (作者单位 江苏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
其他文献
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认为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评改兴趣  在指导学生的评改作文时,让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对评改的认识  培养学生评改能力不仅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步骤,而且是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其对人对己负责的文风的重要举措。  2.注重实践性  实践出真知。学生在
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真正参与知识的“再创造”,真切地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具体体现在:  一、开放教学思想,挖掘创新潜能  开放题除了在内容、思路上开放以外,还应在取材情节上开放,所设计的开放题既要面向教材实际,又要面向学生实际,更要面向生活实际,要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习题内容,让学生“看得着、摸得着、用得着”。设计面向生活的开放题,既可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  一、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总是设定一个无形的圈子,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限制在自己的圈子里,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有越轨的动机和行为,就立马往回拉,过硬过死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那么,教师究竟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如何反思才能起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真正作用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非常必要。  一、反思集体备课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它并不是一个人独处放
摘 要: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创造足够的空间供学生去想象,使其思维得以放飞,敢想敢做,甚至是一些与实际不相符的想象,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都应该给予鼓励,从而培养新时期的实用性人才。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作为基础教育关键时期的小学阶段,新课程作为
氧化還原反应是贯穿高中三年的基本内容,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书写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一般对应关系  这一步,我们主要掌握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还要注意浓度、温度、酸碱性等对产物的影响,现列举如下:  举例:(2008全国理综试卷Ⅰ26题)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信息时代,农村中学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建设电子图书馆成为时下农村中学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学;电子阅览室;建设    电子阅览室相较于普通书刊阅览室有着很大优势,且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重视。在农村中学建设电子阅览室不仅可以切实为读者解决如何更为快捷和方便地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积极从事实践活动,在动手、动脑、实践操作中理解知识,巩固技能,从而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创新;生活;自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