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舒适度的最佳沐浴方法。方法 通过对各种沐浴方法进行比较,并利用患儿自身生理反应及音乐的干预,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情绪变化等。结果 新生儿很少哭闹,未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情绪。结论 舒适护理融入到沐浴这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中,使新生儿轻松的享受沐浴,以满足其生理心理需要。
[关键词] 新生儿;沐浴;心理;舒适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77-01
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为无陪护病房,是目前医学界推崇的一种规范的新生儿医学治疗模式,治疗期间全面取消陪伴,减少了非专业的护理操作给新生儿带来的不必要伤害,因此各项操作护理均为护理人员来完成。新生儿沐浴可以清洁皮肤,祛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皮屑,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对新生儿的全身情况进行检查。舒适护理是“以人为本”的护理体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0年5月收住的新生儿320例,孕周37~40周,体重2.62~4.40 kg,随机分为两组。
1.2 方法
①采用传统淋浴方法为对照组,先仰位洗头发、脸、躯干部位再俯位洗背部、臀部等。②采用能够使新生儿舒适度提高的沐浴方法为观察组。在室温24~28℃、水温38~40℃的相同标准的条件下,用盆浴的方法沐浴,并选择先俯位后仰位的体位结合音乐的疗法,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有时会为其准备一个安抚奶嘴,以便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2 结果
通过新生儿的情绪变化,以沐浴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将两组新生儿沐浴状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沐浴状态比较
组别 n 出现惊恐表情 拥抱反射 哭闹 出现微笑
观察组
对照组 200
120 9
45 4
28 2
18 14
0
3 讨论
沐浴时新生儿全身裸露,本身就缺乏安全感,采用淋浴沐浴时,大部分新生儿都会接受被水珠喷洒在身上的刺激,当其受到水流刺激时,本能地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泛化反应”出现下颌或肢体抖动[1]惊恐表情,拥抱反射活跃,甚至大声啼哭。而盆浴方式使新生儿浸泡在温水中,所处环境与胎儿在宫内的环境接近,使新生儿感到熟悉且很舒适,增加安全感,从而较少哭闹。特别是在夏季,个别小儿还会出现微笑。所以盆浴较淋浴是更为适合的沐浴方法。
在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当仰位将新生儿放入盆中沐浴时,患儿会出现不安,哭闹,但将其翻过来俯位洗背部时,新生儿会出现停止哭声,表现的出很安静,甚至很配合的状态,这也就是说俯位比仰位更能使新生儿感到安全。胎儿在母体子宫中的姿势为胎头俯屈,颈部贴近胸部,四肢屈曲,卷曲在宫腔内,娩出后,由于脱离母体特定环境的保护和安抚,缺乏在新环境中生存的安全感,轻微的刺激就会产生全身应答[2]。而当采用先俯后仰位沐浴时,新生儿趴在护士手掌根及手臂上的姿势和胎儿在宫内的姿势相似,新生儿会感到很熟悉,很安全,而后再改成仰卧体位,新生儿也早已适应,明显降低了患儿的不愉快感。
音乐在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兴致、减轻悲痛、驱除疾病、减轻疼痛,对心情焦躁、烦闷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新生儿也有天生感受节奏的本能,因为他们在胎儿期就习惯了母亲心跳的节奏。在为新生儿沐浴时也将音乐疗法引入其中,为新生儿选择些胎教音乐,如《钢琴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从沐浴开始直至操作完毕,大约一首歌曲的时间,音量不超过60 dB,以免形成反作用。新生儿从进入沐浴间开始到沐浴操作的全程,聆听着优美,悦耳的音乐旋律,会直接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明显可以安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变得安静,减少了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更加放松的接受护理人员的操作。音乐还可以使他们转移注意力,使其在面对压力性事件时心态平静[3],满足其心理上的需要,对提高和促进沐浴过程舒适程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4]。
胎儿在预产期前3个月开始练习吮吸手指,所以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吸吮反射。心理学专家认为,从宝宝出生到2岁左右为口唇期,新生儿通过嘴唇的吸吮,会帮助其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除用吸吮的方式来进食维持生长发育之外,更可经由吸吮的动作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而得到满足的快乐感觉。研究表明,非营养性吸吮(NNS)能改善新生儿的生理行为和生理功能,提高其对医源性刺激的耐受性[5]。新生儿沐浴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安抚奶嘴,这种非营养性的吸吮,会激活大脑深处的镇静神经,将宝宝带入深沉的平静,让宝宝进入满意的放松阶段,从容享受沐浴的舒适。
新生儿需要舒适的护理,以减少刚刚脱离母体环境的骤然改变以及各种诊疗操作带来的刺激。提高新生儿的沐浴舒适度要从点滴做起,注意更多的细节,比如护理人员的手是否柔软,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护理人员手的粗糙也有可能会划痛新生儿从而造成不适,大声叫喊说话也会刺激新生儿,使其感到不安。而轻声细语、眼神交流会帮助新生儿适应,沐浴完毕后应尽快包裹在已经提前预热好的被服中,使患儿有包裹的安全感。新生儿作为一个生命体,同样具有生理活动和精神需求,同样与外界进行着能量与情感交流,需要被呵护来满足其身心需要,使其生理状况维持稳定[6]。尽可能的为新生儿提供完整的舒适的护理,从而满足其身心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秋萍.新生儿抚触体位和顺序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4,7(7):1274.
[2]龚梅,王玥钰. 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发展[J]. 护理研究,2007,1(21):95-96.
[3] 刘奇,陈京立.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74-375.
[4] 黄培红.背景音乐对提高新生儿游泳临床效果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1(23):158-159.
[5] 蒙莹.非营养性吸吮在低体质量儿喂养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9,5(25):99.
[6] 樊立伟,李雪琴.新生儿病房实施心理护理体会[J]. 临床护理丛书,2002,11(22):213.
(收稿日期:2011-10-11)
[关键词] 新生儿;沐浴;心理;舒适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77-01
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为无陪护病房,是目前医学界推崇的一种规范的新生儿医学治疗模式,治疗期间全面取消陪伴,减少了非专业的护理操作给新生儿带来的不必要伤害,因此各项操作护理均为护理人员来完成。新生儿沐浴可以清洁皮肤,祛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皮屑,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对新生儿的全身情况进行检查。舒适护理是“以人为本”的护理体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0年5月收住的新生儿320例,孕周37~40周,体重2.62~4.40 kg,随机分为两组。
1.2 方法
①采用传统淋浴方法为对照组,先仰位洗头发、脸、躯干部位再俯位洗背部、臀部等。②采用能够使新生儿舒适度提高的沐浴方法为观察组。在室温24~28℃、水温38~40℃的相同标准的条件下,用盆浴的方法沐浴,并选择先俯位后仰位的体位结合音乐的疗法,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有时会为其准备一个安抚奶嘴,以便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2 结果
通过新生儿的情绪变化,以沐浴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将两组新生儿沐浴状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沐浴状态比较
组别 n 出现惊恐表情 拥抱反射 哭闹 出现微笑
观察组
对照组 200
120 9
45 4
28 2
18 14
0
3 讨论
沐浴时新生儿全身裸露,本身就缺乏安全感,采用淋浴沐浴时,大部分新生儿都会接受被水珠喷洒在身上的刺激,当其受到水流刺激时,本能地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泛化反应”出现下颌或肢体抖动[1]惊恐表情,拥抱反射活跃,甚至大声啼哭。而盆浴方式使新生儿浸泡在温水中,所处环境与胎儿在宫内的环境接近,使新生儿感到熟悉且很舒适,增加安全感,从而较少哭闹。特别是在夏季,个别小儿还会出现微笑。所以盆浴较淋浴是更为适合的沐浴方法。
在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当仰位将新生儿放入盆中沐浴时,患儿会出现不安,哭闹,但将其翻过来俯位洗背部时,新生儿会出现停止哭声,表现的出很安静,甚至很配合的状态,这也就是说俯位比仰位更能使新生儿感到安全。胎儿在母体子宫中的姿势为胎头俯屈,颈部贴近胸部,四肢屈曲,卷曲在宫腔内,娩出后,由于脱离母体特定环境的保护和安抚,缺乏在新环境中生存的安全感,轻微的刺激就会产生全身应答[2]。而当采用先俯后仰位沐浴时,新生儿趴在护士手掌根及手臂上的姿势和胎儿在宫内的姿势相似,新生儿会感到很熟悉,很安全,而后再改成仰卧体位,新生儿也早已适应,明显降低了患儿的不愉快感。
音乐在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兴致、减轻悲痛、驱除疾病、减轻疼痛,对心情焦躁、烦闷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新生儿也有天生感受节奏的本能,因为他们在胎儿期就习惯了母亲心跳的节奏。在为新生儿沐浴时也将音乐疗法引入其中,为新生儿选择些胎教音乐,如《钢琴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从沐浴开始直至操作完毕,大约一首歌曲的时间,音量不超过60 dB,以免形成反作用。新生儿从进入沐浴间开始到沐浴操作的全程,聆听着优美,悦耳的音乐旋律,会直接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明显可以安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变得安静,减少了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更加放松的接受护理人员的操作。音乐还可以使他们转移注意力,使其在面对压力性事件时心态平静[3],满足其心理上的需要,对提高和促进沐浴过程舒适程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4]。
胎儿在预产期前3个月开始练习吮吸手指,所以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吸吮反射。心理学专家认为,从宝宝出生到2岁左右为口唇期,新生儿通过嘴唇的吸吮,会帮助其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除用吸吮的方式来进食维持生长发育之外,更可经由吸吮的动作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而得到满足的快乐感觉。研究表明,非营养性吸吮(NNS)能改善新生儿的生理行为和生理功能,提高其对医源性刺激的耐受性[5]。新生儿沐浴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安抚奶嘴,这种非营养性的吸吮,会激活大脑深处的镇静神经,将宝宝带入深沉的平静,让宝宝进入满意的放松阶段,从容享受沐浴的舒适。
新生儿需要舒适的护理,以减少刚刚脱离母体环境的骤然改变以及各种诊疗操作带来的刺激。提高新生儿的沐浴舒适度要从点滴做起,注意更多的细节,比如护理人员的手是否柔软,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护理人员手的粗糙也有可能会划痛新生儿从而造成不适,大声叫喊说话也会刺激新生儿,使其感到不安。而轻声细语、眼神交流会帮助新生儿适应,沐浴完毕后应尽快包裹在已经提前预热好的被服中,使患儿有包裹的安全感。新生儿作为一个生命体,同样具有生理活动和精神需求,同样与外界进行着能量与情感交流,需要被呵护来满足其身心需要,使其生理状况维持稳定[6]。尽可能的为新生儿提供完整的舒适的护理,从而满足其身心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秋萍.新生儿抚触体位和顺序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4,7(7):1274.
[2]龚梅,王玥钰. 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发展[J]. 护理研究,2007,1(21):95-96.
[3] 刘奇,陈京立.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74-375.
[4] 黄培红.背景音乐对提高新生儿游泳临床效果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1(23):158-159.
[5] 蒙莹.非营养性吸吮在低体质量儿喂养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9,5(25):99.
[6] 樊立伟,李雪琴.新生儿病房实施心理护理体会[J]. 临床护理丛书,2002,11(22):213.
(收稿日期:2011-10-11)